打印

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一宗亟待释放生产力效能的人文资源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一宗亟待释放生产力效能的人文资源

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一宗亟待释放生产力效能的人文资源





杨树喆



【摘  要】作为整体赋存的广西传统特色文化在今天不仅是前人馈赠给我们及后人的一宗丰厚人文资源,而且是一种亟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因之,必须至少从战略上认真作如下思考:其一,深入开展广西传统特色文化普查研究,同时作好广西传统特色文化宣传推介;其二,加大服务于传统特色文化发展的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开展特色文化群众活动;其三,大力实施以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的“特色文化名牌创建工程”项目建设;其四,着力构建以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景区开发和文化产业园区品牌集群。
【关键词】广西  传统特色文化  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



     一、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何谓广西传统特色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广西境域文化发展进程中,因物质文化生活、文化传统、民俗民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整体赋存。与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的传统文化相比较,广西传统特色文化总体上凸显出岭南地区特有的本土族群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相整合、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相交融、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辉映的鲜明特色。【1】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禀赋富集丰厚,文化生态类型多姿多彩,文化结构形态多维一体,是多样与一体、传承与变异、整合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中原主流文化与本土民间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广西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既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共时性差异和历时性变异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展示出自身的个性化规律。
    由于特殊的传统积淀、禀赋优势和区位特点,广西传统特色文化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一)民族性与多元性。
    广西传统特色文化首先表现为多民族、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相互依存。从族群上看,广西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等12个民族各有不同的文化源流和底蕴。壮、侗、仫佬、毛南、水等民族的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本土“那”文化风采,汉文化表现中原文化的丰厚基础和悠久历史;京族展现出海洋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瑶、苗、彝、仡佬、回等民族则演绎着迁徙、整合与发展的文化进程。从民系上看,广西传统特色文化带有典型的本土瓯骆文化性质,又兼有由中原文化变异发展而来的客家文化、湘楚文化以及受中原、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桂柳文化。从地缘上看,广西传统特色文化表现出山地、平地、海洋、边关等地缘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服饰、建筑、信仰等民族民间文化。从语言上看,广西有白话、客家话等粤语方言的变种和桂林话、柳州话等西南官话的变种,还有壮语、瑶语、苗语、彝语、京语等多种语言样式。所有这些不同,都昭示着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同民族对不同文化层面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从而使其显示出生动、广泛而朴实的适用性和极强的生命力。
    (二)原生性与独创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广西的壮、汉等12个民族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各异,因而原生型的文化种类繁多,包括原生型的神话、歌舞、习俗、信仰、民居、耕作技艺,等等。这些原生型的文化同时又体现为广西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独创性。与其他民族相比较,生活在广西境域内壮、瑶、毛南、京族等民族的文化,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极具独创性。比如那坡壮族支系“黑衣壮”,崇黑爱黑,以黑为美,其服饰的主色调无论男女均为黑色,再配以各式银首饰,白色银饰品在黑色服饰上闪耀,简单的黑白对比中有玲珑之美,表现出“黑衣壮”独特的审美情趣。【2】生活在东兴的京族也颇具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京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民族心理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与中原汉族以及本土壮、汉、瑶、苗等族群文化完全不同的别样风情。【3】
    (三)整合性与变异性。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4】广西12个民族的传统特色文化,不仅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交融整合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与周边国家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结果。从宏观上看,文化整合又是指单一或地域式的人类文化由于产生惰性、影响自身发展等因素,而不得不融合、继承其他优秀文化以实现进步的一种社会现象。【5】换言之,文化整合一般会给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广西各民族文化就吸收湘楚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的精髓,甚至直接与各种文化进行嫁接,广西各民族文化的这种多元性、包容性,使得各种外来文化在广西的特殊地缘条件下,完全按照广西各民族生产、生活、审美情趣、信仰观念去理解、加工、改造,从而形成了符合各自民族的心理、要求和愿望的民俗文化。广西各民族文化的整合性与变异性,推动各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各民族文化变革的动力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创造源泉。
    (四)边缘性与开放性。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边陲,远离中原,古时交通闭塞,加上历代中央王朝均将广西视为“南蛮之地”,只知道一味地掠夺诸如“南珠”、“荔浦芋”之类的贡赋,而没有半点扶持、开发之意,其结果必然导致了近代以前广西与内地联系不甚紧密,彼此交流也不甚频繁,从而形成了广西传统文化的诸多边缘性特点,并在广西各民族的语言、服饰、习俗、歌舞、民居、饮食等上突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广西又位于东南亚与西南的结合地带,是祖国的南大门,南面大海。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广西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作为中国的西南出海口,广西在历史上更多的时候处于封闭和保守状态,但一旦略有疏忽和宽松,这里的人们也会抓住向外延伸的机会,或漂洋过海,或通过贸易开展隐性的文化交流。梧州、龙州、合浦、凭祥等成为中外人员流动的中转站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市场,不仅引进了海外的各类花果和农作物品种,印度佛教、西亚的伊斯兰教和欧洲的基督教及其他外来文化也随之流入,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也由此传入广西南部、东南部。广西因之而成为近代中国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工农民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二、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的建构维度和表现形态
    广西传统特色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文化禀赋富集丰厚,文化生态系统多姿多彩,文化结构形态多维一体。从建构维度和表现形态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民族文化、稻作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历史文化、边境文化等六大结构类型或文化群。
    (一)民族文化。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各族人民在开拓广西这片祖国南方宝地的同时,也创造了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汉族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迁入广西,带来了中原比较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吸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独特形式和风格的民族文化。他们在文学艺术、科技医药、传统体育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创造和发明。举世闻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壮族先民所创造的;民族建筑的艺术珍品——容县真武阁、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汉、侗等民族智慧的结晶;广西是歌海,广西少数民族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和故事传说,民族节日文化也丰富多彩;在民族医药方面,壮医、瑶医、苗医、侗医都有很多偏方;在民族工艺美术方面,广西少数民族的刺绣、织锦、蜡染以及陶瓷、碑刻等也都享誉海内外。总之,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创造了广西灿烂的传统特色文化。
    (二)稻作文化。
    2012年10月4日,报道全球科技领域最重要突破的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文章,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斌带领团队通过基因分析证明,水稻驯化是从中国南方地区的普通野生稻开始,而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是全球水稻最初的驯化地点。【6】壮族学者梁庭望指出,水稻人工栽培发明以后,逐步主宰了发明人工栽培的民族的生活,形成了全方位覆盖的稻作文化,并通过以下八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链;其二,以大米为中心的饮食结构;其三,同源的稻作词汇;其四,稻作文化涵化的文学艺术;其五,为稻作所用的宗教祭祀;其六,稻作观念浇灌的人生礼仪;其七,稻作文化主宰的节日;其八,稻作文化孕育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7】由此可见,在作为最早发明人工栽培稻的广西原住民(尤其是壮侗语族诸民族)中,稻作文化就是人们的生活本身,这些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盈着浓浓的稻作文化的氛围。也就是说,这些民族的稻作文化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即从表层到深层都浸透着稻作文化。
    (三)山水文化。
    所谓“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8】广西大地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广西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灿烂的异彩。广西山水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内容和形态丰富多彩,包括以山水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和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态。从以山水为载体的形态来说,又可分为山文化和水文化。所谓山文化,就是以山为主要载体的风景名胜,包括峰林文化(如桂林-阳朔一带的岩溶峰林文化)、溶洞文化(如桂林芦笛岩、柳州都乐岩、武鸣伊岭岩等)、山地文化(如猫儿山、大瑶山、大明山、元宝山)、名山文化(如桂平西山、容县都乔山、全州湘山)。所谓水文化,就是以水为主要载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江河文化(广西大大小小不同的江河,往往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孕育成各自的文化,如桂林漓江、宜州下枧河、宁明明江、大新德天瀑布)、湖泊文化(如桂林的榕湖和杉湖、南宁的南湖、柳州的龙潭、贵港的东湖)、滨海文化(见下文“海洋文化”)、泉流文化(如桂林、象州、陆川等地的温泉)。广西山水文化的又一重要形态,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现象。这是人们从审美需求出发,以对山水的审美体验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是人们的审美创造的结晶。这一形态的山水文化,包括山水园林(如桂林的雁山园)、山水诗文(如桂林山水诗文)、山水绘画等。
    (四)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包括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9】北部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广西特色的海洋文化。如合浦被称为“南珠故乡”,古代七大珠池有六个在合浦;南珠享誉中外,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美称;现存有白龙珍珠城遗址,有“珠还合浦”为代表的民间传说。又如京族的“哈节”文化。京族崇拜海神,“哈节”是人们祭祀海神的专门节日。京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在浅海捕捞的过程中,喜唱海歌,好跳海舞,其歌舞的韵律犹如变化多端的波涛海浪,跌宕起伏,回味无穷。独弦琴则是他们征服恶劣海洋环境,以表现乐观豁达情操,抒发悠长旋律的民族乐器。此外,据考证,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而合浦是汉代的主港之一。
    (五)历史文化。
    广西历史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物古迹,有古人类遗址(桂林的甑皮岩人遗址、柳州柳江人遗址)、古建筑(如容县真武阁、三江程阳桥、贺州黄姚古镇建筑群)、古水利工程(如兴安灵渠)、古代石刻(如桂林的桂海碑林)、古墓葬(如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桂林靖江王幕)等。二是重大历史事件及纪念地,如太平天国起义、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百色起义、昆仑关战役、桂林抗战文化等及纪念地。三是历代著名人物,如宋代壮族英雄侬智高,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清学名臣、岭南儒宗陈宏谋,近代太平天国杰出将领石达开、肖朝贵、杨秀清,抗法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李任元、陈铭枢,文化名人梁漱溟、马君武、王力、雷沛鸿,国民党将领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无产阶级革命家韦拔群、李明瑞、韦国清等。四是民俗文化,即广西各族民众(相对于官方而言)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包括物质、社会、语言和精神等四个层面(见上文“民族文化”和下文“边境文化”)。
    (六)边境文化。
    广西的东兴市、防城港市防城区、凭祥市、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靖西县、那坡县等八个县(市、区)与越南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一千余公里。这里聚居着壮、汉、瑶、京、侗、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创造了丰富并具有鲜明特色的边境文化。如边境地区的每个民族都有各具鲜明特色的服饰。在那坡,彝族(分白彝、红彝)、苗族和瑶族不仅工艺精美、色彩绚丽,而且还有许多与别的民族及本民族别的支系不同、文化内涵极其深厚的服饰部件,如树皮腰环、银饧锦带、绣花胸兜及船型手工布鞋等。又如靖西县的壮锦和绣球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其中宋代出现的“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而绣球也有了四百多年的制作史。以靖西壮锦、绣球为代表的靖西壮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六个方面的建构维度和表现形态的归纳仅仅是出于叙述的便利。事实上,这六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的整体赋存。

      三、进一步释放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考
    在今天,广西传统特色文化这一整体赋存已经不仅是前人馈赠给我们及后人的一宗丰厚人文资源,更是一种亟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当今世界继科技生产力之后为社会广泛认同的又一重要科学命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文化的本质与功能、生产力发展要素及国民财富内涵等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所谓文化生产力,一方面是指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应当包括文化生产的溢出效应,即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对文化发展的促进。【10】
有学者研究指出,文化生产力完全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包括了主体要素(即文化生产者)、客体要素(即文化生产对象和文化生产资料)和中介性要素(即文化经济生产过程中文化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与客体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是文化生产力主体性要素对文化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运用的一切手段、方法)。而在文化生产力的三要素中,文化生产者这一主体要素是能动的主导性因素,文化生产对象和文化生产资料等客体性要素是价值性的或物质性的要素,文化生产力中介性要素是文化经济生产者主体作用于客体并联结主客体的中介与桥梁。只有这三者结合,文化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11】
那么,在文化经济条件下,如何在目前已取得明显成就(如南宁市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黑衣壮“尼的呀”民歌品牌、靖西绣球产业以及河池市铜鼓文化带建设等)的基础上,继续保护性地开发和利用广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使其生产力功能进一步得到释放和发展呢?这里拟从四个方面作粗浅的战略思考。
    (一)深入开展广西传统特色文化普查研究,同时作好广西传统特色文化宣传推介。
    首先,尽快完成全区传统特色文化的普查、登记、建档、命名等工作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项目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广西传统特色文化的之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境况、保护与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档案和数据库,实现传统特色文化数据的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其次,发挥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的骨干作用,突出重点课题,整合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分阶段有计划推出若干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提炼出其精神特质和基本价值,引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再次,发挥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新旧传媒的作用,通过编写大众读物、乡土教材,举办特色文化艺术节和拍摄电视片等,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推介宣传工作引向深入,让广西传统特色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更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二)加大服务于传统特色文化发展的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开展特色文化群众活动。
    一方面,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服务于广西传统特色文化良性发展的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善镇(乡)县两级民族文化的展演活动、辅导培训、研究开发等馆(站、室)设施功能,使之成为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基地;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有特色的自治区级文化设施和一批市级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演场所,以及一批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陈列)项目。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基层尤其是农村特色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组织引导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民俗歌舞戏曲演出、山歌对唱等地域特色浓郁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运用特色文化固有载体的艺术魅力吸引群众的同时,注入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弘扬时代精神,倡导科学与文明,克服愚昧和落后,并与当地群众的普及科学、增长知识、掌握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以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多面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大力实施以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的“特色文化名牌创建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开展“广西特色文化名县(镇、村、街)”评选和命名活动,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并命名一批特色文化县、特色文化镇、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街。二是开展广西民族民间工艺等“一地一宝或多宝”如临桂五通镇农民画、扶绥县东门三宝(阉鸡、糯米、姑辽茶)等的评选和命名工作。三是开展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一地一节”如宜州刘三姐旅游文化艺术节、永福福寿文化艺术节等的创建和评优活动。四是重点建设一批自治区级“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如宜州刘三姐山歌生态保护区、三江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生态保护区、贺州瑶族服饰生态保护区等。五是政府扶持或指导社会和民间力量建设一批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博物馆”。通过开展以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的“特色文化名牌”创建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扩大广西文化影响力。
    (四)着力构建以广西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景区开发和文化产业园区品牌集群。
    充分挖掘和利用广西独特而丰厚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各种特色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分工及整合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景区和文化产业集群,如以南宁为中心的节庆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园区、以桂林为中心的山水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园区、以百色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园区、以凭祥-龙州-大新为中心的边境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带、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中心的海洋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带、以柳州为中心的民族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带,着力建设以巴马、永福长寿文化为代表的休闲旅游园区和养生产业基地,以临桂三皮画、阳朔画扇、靖西绣球、东巴风铜鼓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产业基地,以宁明花山崖壁画、桂海碑林、桂平西山为代表文物古迹或宗教文化旅游业等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加强特色产品的创意开发、科技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发挥特色文化品牌集群优势,引领和推动广西文化产业整体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盘福东.八桂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何毛堂等.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3】《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5】百度百科.文化整合.
【6】骆越文化网(luoyue.org).广西电视台:广西为人类水稻栽培起源地.
【7】梁庭望.水稻人工栽培的发明与稻作文化.骆越文化网(luoyue.org).
【8】郑国铨.论开拓“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求是学刊,1995(3).
【9】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10】百度百科.文化生产力.
【11】王天玺文化经济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 本帖最后由 杨树喆 于 2012-11-28 00:13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