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精品课程:《蒙古民俗》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蒙古民俗》教学大纲

《蒙古民俗》教学大纲

敖其 编写      扎格尔 审定




课程名称:蒙古民俗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1.通过传授蒙古民俗学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民俗的内容、概念、功能、研究方法、蒙古民俗的分类、学科研究现状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了解蒙古民俗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原则与方法:
    1. 理论结合实践,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结合课堂教学、讨论和田野调查,使学生掌握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课时共:5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导言(1课时)
    在导言部分介绍民俗的涵义、蒙古民俗发展史及特征的同时介绍蒙古民俗的分类、研究现状等。

第一部分 生产民俗民俗(2课时)

第一章 采集业民俗
第一节 文献中的信息
    本节主要从文献、游记中收集有关采集业民俗的内容,追述生产民俗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民间野生采集食物
    介绍了野生植物蒙古族游牧生活中的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将采集到的食物分为果实类植物、叶类植物,同时阐述了食用采集食物的习俗。
思考与讨论题:
    1. 说说您家乡野生植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2. 从民俗角度出发,谈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 狩猎民俗(3课时)
第一节 狩猎目的
    本节将蒙古族狩猎的目的分为满足生活需要、进行军事演练、保证食品来源、娱乐作用等几方面加以解释。
第二节 狩猎方法
    介绍蒙古族传统狩猎方法的同时,介绍狩猎工具及技巧。
第三节 猎物的价值
    介绍狩猎是出于皮张、肉油、贵重器官的实用价值。
第四节 特殊的狩猎习俗
    阐释狩猎习俗中的昂根仓(意为猎神祈颂词)、甘旗甘仓、朱力特礼、图腾崇拜、去躁礼及禁忌、
思考与讨论题:
    1. 举例说明狩猎民俗。
    2. 简述昂根仓与甘旗甘仓的联系与区别
    3. 信仰崇拜在狩猎过程中的影响?

第三章 牧业生产民俗(6课时)
第一节 五畜及其名称
    在饲养和管理五畜过程中,牧民们对牧养的牛、马、骆驼、羊、山羊根据毛色、牙齿、体态等不同特点命名。
第二节 四季游牧营地及走场
    主要讲授游牧的目地;春、夏、秋、冬四季营地;介绍与其相关的民俗事项,以及选择游牧迁居点的过程。
第三节 饲养
    牧业生产是一项有规律的完整的生产过程,其中包括接羔、打印、育肥、配种、分群、驯化使用,以及相关民俗事象。
第四节 畜产品的加工与利用
    畜产品加工与利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制作奶食品、肉食品棕毛利用、皮革加工、燃料利用等,通过介绍上述形式及相关的民俗事项,介绍五畜的价值及牧民利用畜产品的技艺。
思考与讨论题:
    1. 掌握根据五畜体态与特征的命名方式。
    2. 游牧的有益之处是什么?
    3. 简述马奶宴?
    4. 举例说明利用畜产品的生产经验。

第四章 农业生产民俗(3课时)
第一节 农耕史概要
    考古学和文献记载证明蒙古草原很早就有了农业生产活动。随着清朝末期大规模的开垦土地,及其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使得农耕面积逐渐扩大,形成了四大农业区。生产方式的多方面改变影响了蒙古族生活方式,并促进其生产方式的改变。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
    蒙古族农业生产方式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起初是最原始的耕种方式,后来受到汉民族农民的影响,改进了耕种方式。随着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出现了粮农与菜农两类农民。介绍私田、合作田、租田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农业的其他民俗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蒙古族生产中的主要生产方式,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蒙古族创造了新的农耕文化及独特的民俗。其中包括梨米拉礼、驯礼、观征兆、福苗宴及颂词粮仓宴及正月二十五天仓日仪式等。
思考与讨论题:
    1. 了解蒙古族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
    2. 举例说明蒙古族农业民俗。

第五章 工匠习俗(3课时)
第一节 蒙古族手工艺特点
    蒙古族手工艺产品是以家庭生产,仅供给家庭需求,牲畜及其皮毛等初级畜产品用于和异邦进行交易。蒙古族工匠以自己娴熟的工艺技术展现了手工技术的高超,其中不仅有蒙古族还有中原地区的(工)匠、回族、尼泊尔、俄罗斯工匠。
第二节 铁匠和其他工匠
    关于铁匠,在《史集》《蒙古秘史》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并主要记载了生产工具和在战争中使用铁的纪录。使用铜制作家庭用具的同时作装饰。金银为珍贵金属,所以能显示人们的富有、社会地位、名誉声望等。
第三节 木匠和其他工匠
    工匠在蒙古族生产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作品渗透于蒙古族生活各方面。除蒙古族工匠,需专门提到瓦匠和农区的其他工匠。
思考与讨论题:
    1.讨论蒙古族手工艺的特点。
    2.举例说明在手工艺制作过程中需完成的民俗。

第六章 交易和运输的民俗(3课时)
第一节 交易民俗
    交易民俗的渊源;基本因素,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双方需有剩余产品或为了交易而生产的产品;有固定的时间、固定地点、媒介。介绍蒙古族商贸的历史概况,从交易猎物皮张到交换五畜产品的规律,介绍各种媒介的区别。
第二节 交通运输
    本节将注明交通运输习俗的构成因素,介绍蒙古地区交通运输概况、运输方式及工具。介绍有关交通运输组织和阿音钦习俗。
思考与讨论题:
    1.交易习俗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2.掌握蒙古族商贸历史概况。
    3.举例论述交易的基本因素。


第二部分 生活民俗

第七章 服饰民俗(3课时)
第一节 蒙古族服装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讲述体现在蒙古服装的颜色、镶边儿、纽扣缝制针线的蒙古族传统思维和审美观。介绍蒙古服装的种类及因性别、地区差别而产生的不同蒙古服装,总体介绍蒙古服装的象征礼仪、祝福礼、迷拉礼等。
第二节 腰带
    本节要介绍腰带不仅是适应游牧生产的蒙古装饰,并且是精神、主权的象征物。阐述蒙古族珍重腰带的历史记载及腰带的颜色、形状、阐释用腰带辨别性别的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思维方式。
第三节 蒙古帽子
    本节阐释蒙古文化习俗中的尊重帽子的礼仪。详细介绍蒙古帽子的种类:鹰帽、狐皮帽、圆顶帽、头巾等。介绍蒙古帽子的形状、帽子颜色的象征礼仪和禁忌习俗。
第四节 其他类蒙古服装
    本节详细介绍蒙古族传统服装中的皮马甲、上衣等的制作工艺、形状、作用。介绍在各地区的不同称谓和颜色及形状所体现的蒙古族思维方式及审美观。
第五节 靴子
    介绍靴子是适应游牧生活的一种服饰,并讲述蒙古靴子的总特征。从形状特征、制作材料上分类;靴子的构成和缝制技法;不同名称;介绍毡靴的种类、袜子的作用、制作工艺。
第六节 蒙古族男士的饰物
    本节介绍蒙古族男士的褡裢、戒指、鼻烟壶、火裢、腿带、银碗、套马杆、刀、弓箭等饰品的构成材料、制作技法、作用价值和象征意义及蒙古族的审美观。
第七节 蒙古族妇女饰物
    本节介绍蒙古族女士的饰物概况;装饰的目的和不同年龄段女士的装饰的区别。介绍分发礼仪、头饰和镯子及带戒指习俗;荷包袋的形状、制作技法和饰的变异性。
思考与讨论题:
    1. 掌握蒙古袍的制作工艺及地域区别。
    2. 阐释蒙古族用“有腰带”、“ 没腰带”来辨别性别的特殊文化现象。
    3. 论述蒙古服饰的象征礼仪。

第八章 蒙古族饮食习俗(6课时)
第一节 蒙古文化习俗和饮食
    本节在介绍蒙古族传统饮食与传统文化习俗、经济、环境、气候、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探讨饮食与蒙古族思维意识之间的关联。介绍蒙古族注重提炼饮食的精华、注重饮食的新鲜、注重饮品的基本观点及有关禁忌、“份食”的价值与作用。
第二节 蒙古族的精神生活与饮食
    蒙古族饮食不仅要满足生存需求并且渗透到信仰习俗、尊重礼仪、象征习俗、馈赠礼仪等诸多方面。从萨察礼、德吉礼、迷拉礼的细微区别充分表明了这一点。讲解蒙古族所谓“污食”的概念与内容,涉及到饮食的禁忌、祝福礼、馈赠礼;介绍饮茶颂词、肩胛骨颂词、用奶食、酒、茶、肉食、全羊、酸马奶等实例来详细说明有关习俗礼仪。
第三节 蒙古族饮食的种类
    本节介绍蒙古族传统饮食的种类及奶饮品、茶饮品、酒饮品、汤饮品的分类及各自的作用。包括介绍奶食、肉食、紫食等蒙古族传统饮食的分类,各自的作用、区别和使用及提炼过程中产生的特有习俗。
思考与讨论题:
    1. 论述蒙古族对饮食的基本观点。
    2. 谈一谈蒙古族的文化生活与饮食的联系。
    3. 萨察礼、德吉礼、迷拉礼的区别是什么?

第九章 蒙古族居住习俗(3课时)
第一节 居住习俗的产生
    居住文化习俗是一个民族和地方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介绍由自然洞穴发展而来的居所的发展历程。阐释窝棚的种类、构造、作用;介绍帐篷的形状和不同地区帐篷的区别;蒙古包的结构与发展、“棚车”的由来、金帐。
第二节 蒙古包和传统游牧生活礼仪
    本节介绍蒙古包是蒙古人智慧的结晶,思想与生活的结晶。解释体现在蒙古包的形状、颜色、结构中的审美观、象征意义。蒙古包是适应环境的产物;无论从适应环境、便于生产,还是科学的角度审视,蒙古包都是游牧文化的结晶。
第三节 蒙古包的结构
    本节介绍蒙古包的原材料、基本结构和作用。蒙古包的“木制部分”包括陶脑、乌尼、哈那、门、柱。“绳索部分”包括围绳、固索。
第四节 蒙古包的空间布局风俗
    本节介绍使用蒙古包的内部空间布局的传统风俗。蒙古包内有明确的炉灶区位、祭神区位、主人区位、男人区位、女人区位等。介绍涉及以上区位的风俗习惯,蒙古人对区位和方向的理解和尚右习俗。
第五节 蒙古包的拆迁与搭建风俗
    本节介绍蒙古包便于拆卸和装运的特点。讲解从上至下,从外到里的顺序拆卸蒙古包的习俗和所涉及到的其它礼俗,蒙古包装运礼俗及顺序等。
第六节 蒙古包的起居礼俗
    本节注明居住在蒙古包是蒙古人向往吉祥与美好的心理反映。举例说明起居蒙古包的有关礼俗、禁忌及走出蒙古包时所遵守的礼俗等。
思考与讨论题:
    1. 简述蒙古包的发展历程。
    2. 结合蒙古族文化意识论述蒙古包各部位的象征涵义。
    3. 掌握蒙古包的结构及拆迁与搭建风俗。


第三部分 社会民俗(9课时)

第十章 家族民俗(3课时)
第一节 家族形成的习俗
    本节介绍家族是社会民俗产生的发源基础和传承单位。讲解家族的历史发展概貌、构成家族概念的基本因素、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介绍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关系结构的特点,介绍以姻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关系结构的特点及习俗等。
第二节 家庭的种类
    本节介绍为家庭进行分类的不同依据。介绍依据辈份划分的不同家族形式和以婚姻关系划分的单一家族与复合家族之间的区别。
第三节 家族的分工
    介绍家族分工的概念及蒙古族家族细微分工。举例说明男人与妇女所分得的工作,详细介绍与家族分工相关的习俗惯制。
第四节 家族职能
    家族职能一般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维持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合、管理、制约、调整内部成员行为,尤其对老人的关照是家族对内职能。讲解家族对外,即对社会所负的职能以及对内外只能所涉及的礼俗。
第五节 家产继承
    本节介绍家族遗产和财富的内容及功能。讲解蒙古族传统的家产继承习俗和有关的文献记载;长子为主要继承人及与幼子共同生活的习俗以及该习俗产生的时间,涉及到的其它习俗等。
第六节 家教
    本节介绍家教的概念和作用。注明家教是蒙古族思维、习惯和生活习俗之反映。具体介绍对幼子的教养,其内容及其社会价值;关于生活生计的教导及对新娘的教导等。
第七节 家谱
    介绍家谱的概念及不同称呼。论述蒙古族铭记自己的祖先,传授给子孙的习俗与此相关的历史记载以及研究家谱的价值。
思考与讨论题:
    1.掌握家族概念的构成,血缘与姻缘关系的习俗。
    2.儿子继承家产是指什么?
    3.举例说明蒙古族铭记自己祖先的习俗。

第十一章 人生礼仪(3课时)
第一节 求子习俗
    本节介绍求子习俗和信仰的关系、通过祭拜敖包、石人、庙宇、祖先神灵、朝拜活佛等方式来求子的习俗。
第二节 诞生礼仪
    本节介绍孕期习俗、诞生礼仪、割脐带礼仪、坐月子礼仪、摇摇篮礼、洗礼、满月、起名、周岁、剪胎发、少儿骑乘礼等一系列诞生礼仪,介绍相关的禁忌与信仰礼仪。
第三节 成年礼仪
    本节介绍蒙古族留发传统、儿童发型、男子发型、姑娘发型和妇女发型之间的区别。通过《成丁礼》以及蒙古族男子三项竞技来说明已成年的礼俗惯制。
第四节 婚礼礼仪
    本节阐明婚姻礼仪的作用,出现于求婚、定婚、喝小酒、迎亲、女方婚姻、嫁女、男方婚姻、探望礼等全部过程中的婚姻习俗、禁忌等。
第五节 本命年礼仪
    介绍蒙古族数年龄和过本命年的习俗,介绍在不同的本命年遵循不同礼节的习俗以及贺岁礼品、本命年宴庆等。
第六节 丧葬礼仪
    本节介绍丧葬礼仪的概念,属于蒙古族丧葬习俗的家庭、乡土习俗、敬重礼与禁忌。比较土葬、坟葬、天葬和火葬等不同丧葬习俗。
第七节 造福礼节
    蒙古族造福习俗,喇嘛和平民百姓造福习俗的区别。以阿拉善、青海蒙古族、苏尼特、喀尔喀蒙古族造福习俗为例,介绍造福礼仪的地方区别。
第八节 守寡习俗
    本节介绍不同地区对守寡的叫法,妇女与男子们的居葬礼节、禁忌行为以及《解除禁忌礼节》或《安慰礼节》。
思考与讨论题:
    1.谈一谈求子习俗与宗教信仰的联系。
    2.蒙古族成年仪式包括哪几个方面?
    3.蒙古族婚礼礼节中应当履行哪些象征仪式与习俗?


第四部分 信仰民俗(9课时)

第十二章 信仰民俗(6课时)
第一节 自然崇拜
    本节阐明自然崇拜是原始信仰崇拜的一种形式。详解蒙古族天崇拜、地崇拜、日月崇拜、北斗星崇拜、山水、土地神崇拜、树木崇拜、石头崇拜、火崇拜的同时介绍牲畜系放生绸习俗。
第二节 图腾崇拜
    本节阐明图腾概念、特点和分布,介绍历史文献和传说中所记载的蒙古族狼图腾、鹿图腾、天鹅图腾、种牛图腾,介绍图腾与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及其对图腾进行研究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祖先崇拜
    本节解释祖先崇拜的根源;比较并解释成吉思汗祭祀、哈萨尔、拖雷祭祀和萨刚彻辰祭祀。介绍关于祖先崇拜的习俗与燔祭习俗。
第四节 其它崇拜
    本节介绍蒙古族吉雅其(牲畜保护神)崇拜与宝木乐(自然神灵)崇拜,判断两者的信仰渊源,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萨满信仰
    本节阐明萨满信仰是亘古的蒙古族原始信仰,并解释萨满祭祀翁公、驱邪、治病习俗,判断翁公崇拜的渊源。介绍萨满的主要疗术、治病方法。
第六节 征兆
    本节阐明征兆是从原始崇拜活动中遗留下来的一种理解与手段。举例介绍从自然景象、动物姿态、人的身体器官、梦境及器物上获知征兆的习俗。
第七节 占卜
    本节介绍肩胛骨占卜,黄历卜算,扔筛卜算、泉卜、看方向、出路迹、观时辰方法及习俗。
第八节 巫术咒语
    本节阐明巫术咒语是信赖言语和动作魔力的习俗。举例解释转移隔离巫术咒语和模仿巫术的内容与用途。
第九节 禁忌
    本节介绍禁忌概念,蒙古族禁忌种类,举例介绍因崇拜而产生的禁忌、因惧怕而产生的禁忌和因厌恶而产生的禁忌两者之间的区别。
思考与讨论问题:

阐述蒙古族自然崇拜的分类。
论述对图腾崇拜的理解与认识。
论述信仰崇拜与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
论述蒙古族萨满、翁公崇拜、萨满的疗术。

第十三章 节日民俗(3课时)

    1.节日

    本节介绍蒙古族节日分类及腊月二十三、除夕、春节、清明、五月初五、成吉思汗祭日,与宗教活动有关的祭祀日等节日庆典与相关习俗。

    2.集体盛会

    本节解释了集体盛会的组成根据和分类,劳动生产集体盛会的内容范畴,社会文化价值及敖包祭祀集体盛会的心理依据、目的及作用。
思考与讨论题
    1、阐述与蒙古族节日相关的习俗。
    2、谈一谈集体盛会的种类以及需要履行的习俗。

第五部分 游艺民俗(3课时)
第十四章 游艺民俗(3课时)
第一节 体育竞技
    本节介绍蒙古族竞技产生的原由、目的及类型,蒙古族男子三项竞技的由来、内容、特征、尊从男子三项竞技的文化意识及其价值、掷布鲁的由来、布鲁竞技的种类、掷布鲁的方法和所涉及的礼仪及禁忌等。
第二节 智力竞技
    本节介绍蒙古族智力竞技的基本导向、分类及吉日格、蒙古象棋、帕尔吉、牌、羊拐游戏等的玩法与独特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儿童游戏
    本节介绍儿童游戏的目的、特征和羊拐游戏、石子儿游戏、老鹰捕鸟、狼抓旱獭、捉迷藏、踢毽子等游戏的游戏规则及其社会价值。
第四节 民间歌舞民俗
    本节注明歌、舞、文化艺术是民众的观念认识和生产生活的反映,对蒙古族的围茂树舞、宴歌、好来宝对词等文化艺术进行比较解释,阐释蒙古人的文化观点的特征及习俗。
思考与讨论题:
    1. 掌握游戏的种类、男子三项竞技的内容和价值。
    2. 谈一谈智力竞技的种类与社会文化价值。
    3. 谈一谈儿童游戏、民间歌舞的习俗。


实践指导:
    1.给学生布置暑假、寒假的调查实践作业,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实际方法。
    2.让学生撰写田野调查报告,锻炼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与观察能力。
考试与评语:学期论文和教学过程中的考试占50%,期末考试分数占50%。


参考文献
一、蒙文参考书目

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哈·丹碧扎拉桑主编:《蒙古民俗学》,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年
赛音:《蒙古民俗学》,民族出版社,1996年
散布拉诺日布:《蒙古风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0年
  5.敖其:《蒙古民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蒙古] X·桑琵乐登德布:《蒙古族风情》,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7.巴雅尔标音:《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扎格尔等:《蒙古游牧文化溯源》,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布仁特古斯主编:《蒙古民俗百科全书》,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99年
  10.敖其主编:《蒙古民间文学导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
  11.满都呼、哈斯其木格:《蒙古民俗故事》,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蒙古]色·杜力玛:《蒙古象征学》,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蒙古] 阿日雅苏荣、宁布:《蒙古习俗解释词典》,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年
  14.敖日布巴斯日:《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97年
  15.松茹布、斯钦毕力格:《阿拉善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16.那木吉拉道尔吉:《鄂尔多斯风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年
  17.德·查干:《苏尼特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
  18.呼日乐巴特等:《蒙古文化研究丛书风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19.纳·宝音贺喜格:《巴林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宝音特古斯:《克什克腾蒙古族风俗志》,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96年
  21.萨仁格日勒:《上蒙古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纳·巴生《卫拉特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23.富荣嘎、阿木尔门德:《乌珠穆沁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24.呼日乐沙:《科尔沁风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那日苏等:《乌拉特风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二、汉文参考书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张紫晨:《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3.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5.陶立璠:《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6.扎格尔等:《草原物质文化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
  7.敖其等:《中国民俗知识丛书内蒙古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8.敖其等:《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9.叶涛等:《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苑利等:《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11.后腾兴善:《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12.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张殿英:《东方风俗文化辞典》,黄山书社,1991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