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香港信报】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

【香港信报】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

编者按:此文是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教授在香港信报11月17日教育評論专栏发表的署名文章
  “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是费孝通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题词中的两句。最近有机会访问这所中国各个民族集中的高等学府。去之前,多少带点好奇,因为觉得这一定是与普通大学不一样的院校。果然很不一样。校园,只有360亩。在这争相建设几百亩甚至上千亩校舍的世代,算是非常小的校园。不过校园很漂亮,树的品种很多。深秋立冬,到处的银杏黄叶,转眼满地落叶,煞是好看;引得许多人驻足拍照。
  这是一所985大学,也就是说,顶尖的、国家特别关注的、但也要求特别高的大学。985的概念,现在被“双一流”的目标所取代:“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流行的看法,没有一流的校舍,怎麽算一流大学?全国如是。中央民大也难逃建大校舍的浪潮。将在丰台建一个大校园,1200亩,又会在海南建一座更大的校园。与学生座谈,都捨不得现在的校园,不是固守,而是担心”没有人气”,也是颇为合理的担心。
  学术内涵 大学根本
  这种担心,许多学校都会有,但是在中央民族大学,也许会特别有其特殊的原因。许多大学建起了庞然校舍,一流的最新科技设备,所缺的却是学术的内涵,缺少支撑的文化底蕴。中央民族大学却似乎恰恰相反。设备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比较匮乏,但是却有著深厚的学术能量与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却恰恰是人际之间的和谐共融。也就是费孝通所说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中央民族大学有学生1.6万多人,少数民族佔55%左右,涵盖全国正式承认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的“民族”,既包括西方概念的种族(race),此处不赘),但也包括一些人数极少的“未识别”的民族。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也是使得笔者不断思索的,是全校瀰漫的和谐共融气氛。与学生座谈,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都自然地流露出在共融文化中生活的幸福与感恩。汉族的学生一样如此。即使在教工食堂遇上毫不相识的教师,都会流露这样的气息。学生还可以讲出许多共同生活中经历的,从误解、彆扭、适应,到享受、感恩的过程。
  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不管什麽专业,也很多与民族共融有关,例如语言、考古、历史、舞蹈、音乐、美术。继续念硕士的是大多数,但是比一般的985要少;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才发觉自己民族的许多优势和“美好的东西”,因此立心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甚至有汉族学生,开始爱上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格,希望到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就算是创业,也多多少少运用了他们的少数民族的特点。
  和谐共荣 幸福感恩
  教师也是如此。教师略多于1000人,37%是少数民族;教授之中的比例还略高些,39%。在各院系访问的时候,根本分不出他们的民族身份,真箇是打成一片。但他们又毫不忌韪自己的民族,反而是自豪地表明自己的身份 – “她是白族”,“他是土家族”。那气氛十分动人。民族共融,看来是中央民族大学上上下下引为自豪的一个共识。
  访者无不动容,因为这是世界少有的范例。许多国家,都有种族问题.但是,第一、一般只牵涉一两个种族;第二、那是在主流种族佔绝对优势的校园中,处理少数族裔;第三、无论如何努力,还是有种族之间有形无形的张力。同行的一位外国学者,说这种情形在世界上非常难得,值得写一本书。
  中央民族大学成立于1951年,就是专门为面对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这里教师的说法,中央民族大学的特点,恰恰就是不迴避差异,而且特意承认差异、突出差异,但又致力于差异之间的共融。回头看,也可以说是人类一个很特别的试验;也是一个颇为成功的试验。
  听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同事说,汉族学生的增加,是近年的事,开始感觉到,若整所大学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会产生“隔离”的效应,反而不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这个群体,假如放在全球的背景来看,其意义就远远超出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似乎痛定思痛,因此出现了很多致力于多元文化和种族和平共处的世界性理念。就教育而言,大的如UNESCO的成立,小的如联合世界书院(United World College)开办,都是以人类解消分歧,共融共处为宗旨。
  但是环顾现在的世界,到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思想、文化、宗教 — 而酿成对立、衝突、仇恨、撕裂,甚至酿成战争,互相毁灭。国际争端、党派纷争、地缘衝突、宗教战争,无不是由于人类不善于处理互相之间的差异,而把差异轻率演化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止如此,而且即使是知识分子,很多人都已经假设,一旦有差异,就一定是互相厮杀,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
  多元共处 世界渴望
  从这个背景出发,中央民族大学的存在,应该是“求大同,存大异”的典范。突出多元差异,而又能够和谐共融,就不只是一国之内的典范,而应该有全球的意义。她见证了一种回归人类本性的哲学。
  简短的访问,无法深入了解这种浓郁的多元共融,是如何形成的。生活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仝人,也许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裡面,一切都是理所当然,taken for granted, 因此未必会感到有深入研究本身的必要。
  1996年UNESCO的Delors报告,提出学习的四大支柱。裡面就有裡面就有“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共同生活),但是只是提出了必要性;中央民族大学实践,提出了可行性。这就不只是这个群体的存在,而且她是一种哲学的见证。假如加以努力,中央民族大学,完全有条件站到共融哲学的学术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民族学院素来是大师聚集之地。著名的学者与如潘光旦、费孝通、翦伯赞,都曾经在这里任教。他们所在的单位,现在把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学院,可以说是打破学科人为分割的一种积极创举。走访各个学术部门,真箇是大将如云,直觉自己非常渺小。这些都是长年累月在少数民族地区辛勤奔波,不断创造学问的大师巨擘。
  看来,中国的民族共融,裡面有许多学问,等待发掘。一、比较容易感到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宗教之间的互相认识,学会一起生活,而且享受这种相处。第二、理论上,人们常说,多元是一种财富,而不是一种包袱;话是这样说,真正做到很难;中央民族大学体现了这种理念。
  与许多大城市一样,北京街头,到处可以看到随意放置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联想起,正在逐步步向“共享”社会的时候,人类却似乎很不懂得如何“共存”。中央民族大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中央民族大学的精神,如何能够传播给更大的群体?传到其他大学、传到校园以外,能够让全球共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