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

北京时间8月7日22时49分,2010年的立秋日正式到来。

  节气名称:立秋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节气,在8月7日或8日;表示秋季开始。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冒出两种时间版本,到底何时“立秋”?
  “立秋”到底在哪天?有市民反映,自己看到几本日历上关于今年“立秋”的时间居然不同,有的是7日,有的是8日,不知道哪个正确。
  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解释,节气的具体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太阳位置推算出来的,因此经常出现弄错时间的情况。一般来说,“立秋”是在8月7日或8日,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在9日。而今年准确时间是在7日22点49分。
  “立秋”了,天气就该凉快了?
  从天文学意义上讲,“立秋”就是秋天已经开始了。所以民间有“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了秋,把扇丢”等说法。
  不过对于江浙以南地区来说,真正凉爽的秋天还要再等等。南京近百年气象资料显示,“立秋”节气中日平均气温还有28.1℃左右,平均最高气温则达到32.8℃。要满足气象学入秋标准,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下,一般要到9月中旬的“白露”节气前后。

TOP

天南地北,立秋习俗各有不同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北京:
  8月7日,是立秋的日子,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杭州: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等地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立秋习俗)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天津:
  立秋(立秋习俗)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立秋习俗)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立秋习俗)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立秋习俗)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立秋习俗)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 本帖最后由 ClariceChen 于 2010-8-9 12:31 编辑 ]

TOP

3000年前的立秋迎接仪式

  8月7日“立秋”。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8个重要节气之一。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到了宋代,太史官要高声奏禀“秋来了”。
  乌丙安说,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岁时记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岁时节日有8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对“立秋”这个节气一直非常重视。据《礼记》记载,周代“立秋”这一天,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宋代皇家习俗,“立秋”这天要把放在外面的盆栽梧桐移到宫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奏:“秋来了”。
  乌丙安指出,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秋”的民俗丰富多彩。在民间,以往最主要的习俗是“捉秋膘”,因为经过一个酷热夏季,很多人都会消瘦,所以“立秋”这一天很多家庭要吃一次炖肉。但现在社会追求健美,时尚青年要保持体形,“立秋”这天“捉秋膘”的习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
  八大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TOP

立秋后的“秋老虎”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立秋后出现的高温天气就是“秋老虎”。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1.秋老虎应是夏老虎:立秋之后,也就是8月上中旬的秋老虎应是夏老虎。按照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在≤22℃~≥10℃时,首日作为秋季开始的划分标准,处暑(8月22、23日)之前我国华北、江淮、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的许多地区还正处在夏季,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谚语,立秋节气15天内,仍处在二伏和三伏期内,正是炎热之时。此时出现的高温天气实属正常。夏季本来就应该炎热,这时的老虎,应该是夏老虎,提秋老虎太早了。
  2.秋老虎应指先凉后热的天气:大气科学词典上说: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这里的关键含义是天气变凉后再次出现短期的炎热天气,称为秋老虎。的确,每年8月22或23日的处暑之后,往往炎热程度减弱,早晚会感到秋天的信息。
  提到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气科学词典提到:“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气温回升,形成了闷热天气。”可见,南方处暑后天气也有渐凉的表现,只不过没有北方那么明显。大气科学词典进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以后,持续日数约一周至半月,甚至更长时间。
  有不少年份,立秋热,处暑依然热,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这种夏秋连热的情况出现,“秋老虎”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需更多提醒防暑降温。

来源:雅虎文化

[ 本帖最后由 ClariceChen 于 2010-8-9 12:35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