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申遗成功意味责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申遗成功意味责任

  新华网内罗毕11月16日专电(新华社记者 王雅楠)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16日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达到了预期目标,大家都很高兴”,这是率团与会的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马文辉说,京剧吸纳了中国地方戏剧的很多元素,表现力、感染力强,演唱技巧高超,中医针灸则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代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这两个项目是我们多年来的心愿,我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回想此前的申遗过程,他娓娓道来。
  马文辉对记者说,各国文化背景差异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方面的一个需要克服的难点。类似于中医针灸和京剧这样的项目,文化含量高,历史积淀深,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理解和认识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申报过程中,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做好说明解释工作,让国际社会真正理解这些项目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5日是大会首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和“麦西热甫”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中国本次申报的5个项目全部上榜。
  谈起评审过程,马文辉说,第一印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体系成熟和评审标准严格。他说,随着世界各国申遗热情和愿望的提升,教科文组织在申报和审议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操作也越来越规范化,竞争激烈不言而喻。
  他以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申报项目“麦西热甫”为例说,该项目在大会审议过程中引起了激烈讨论,与会代表提出了一些疑问和建议,当然还有对未来保护前景的担心。马文辉说,对此,中国代表团在会前做了充分准备,对所提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解答,论述严谨,回应有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谈及申遗成功的感受,马文辉说:“申遗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缔约国和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国,一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发挥着积极和建设性作用。自2001年以来,中国就全程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中国今后将继续深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国际规则的修改完善工作。”
  他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是各民族、各群体存在的依据,因此这绝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关系着人类长远发展大计,应该更多地通过国际沟通和交流提升保护意识,完善保护办法和措施,把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好。
  马文辉说,此次与会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非政府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起到作用的新认识。通过与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与会各国代表的沟通,他认为,非遗保护应该形成社会整体自觉性,这并不是说政府制定一些措施、设立一些法规就可以的,“法规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动员社会,鼓励社区、普通民众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按照非遗项目自身发展规律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环境,让非遗具有传承发展的活力”。
  马文辉说,申遗成功仅仅是一个开端,“申遗的成功也就意味着更多责任”。目前,进入中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已达7万项之多,国内非遗保护任务依旧很重。今后,中国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非遗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雅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