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朝戈金】建构多元文化社会——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上的演讲

【朝戈金】建构多元文化社会——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上的演讲

  【编者按:中国社科院自2010年起设立“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名称为CASS Forum)以社科院雄厚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为基础,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网络为依托,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展开高层次、高水平的研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论坛突出战略性、前瞻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嘉宾主要来自中外知名学者、智库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中外政界及经济界高层人士。“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发展与和谐——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作为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学部的专家代表出席了该论坛,并作了题为《建构多元文化社会》的演讲。以下是朝戈金研究员的演讲稿全文。】
  很荣幸参加这次论坛,这个论坛主题是发展与和谐,文化问题是跟和谐有关的。所以,我发言的题目叫“构建多元文化社会”。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频道的样子。文化多样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近年热切关心的“优先事项”。在彼此关联的重要文件中,有四个特别重要的应当提及,它们是:
  2001.11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3.1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4  《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UNDP)
  2005.10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文化多样性宣言)
  文化多样性不是“愿景”,而是现实。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全球超过200个国家里有6000种语言和超过5000个族群。其中超过100个国家拥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为文化上的少数人群。文化多样性在大都会人口构成上体现得相当充分,如加拿大的多伦多有超过44%的人口出生于外国。大量移民流动,尤其涌向富裕国家,也极大地增强了特定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觉醒的大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人群希望和要求他们的文化得到认可和尊重。这种文化诉求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呈现为一浪高过一浪的态势。中国也是文化多样性特征十分鲜明的国家,拥有56个族群,他们讲130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几个大的语系。他们操持着不同的生计方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通过民居、服饰、口头传统和深层文化心理特征等,都可以看到他们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各个族群文化不同,如何相处呢?
  下面的两个事例,就有深意:
  据英国广播公司10月17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16日表示,作为一个有400万穆斯林的国家,德国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和平共处方面没能取得成果,“文化多元化社会的尝试已经失败,并且是彻头彻尾地失败了”。她也指出,德国人必须接受“清真寺成为德国风景的一部分”。
  关于多元文化政策的另外一个著名案例是关于学校穆斯林女生佩戴头巾的。2004年,法国议会关于禁止穆斯林少女性在法国的公立学校佩戴“头巾”的法令,同样引起长久不衰的争议。当时左翼知识分子分别采取了赞成禁令和反对禁令的两个立场:既捍卫言论自由和反对歧视穆斯林,又捍卫政教分离和两性平等价值观。连在穆斯林妇女中进行的调查也反映出了这种尴尬局面:两派意见人数相当。这个个案突出了各国在试图调和移民群体的宗教及其文化差异时所面临的困境。在此案例中存在着艰难的折衷和复杂的论点。捍卫禁令的人认为这是在捍卫自由——宗教自由和妇女摆脱依附地位的自由;反对的人士认为,他们捍卫的,是禁止歧视,反对机会不平等。
  这两个例子,和我们身边的其他一些事例,提示我们,即便从学理上接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念,在具体制定文化政策时,也会遇到复杂的局面。当然,上面这两个例子都涉及族群间关系,而我们知道,文化的族别属性,只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但远不是全部。我们往往拥有多重文化身份,如性别、种族、宗教、语言、党派和政治倾向、国别等等,可见多元文化并不是单一层次的现象。
  有人说,多元文化政策和操作,可能并不总是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那么,人类社会为什么还要强调这个理念呢?
  有人总结出下述诸要点,作为回答:
  1,文化多样性作为人类精神创造性的一种表达,它本身就具有价值;
  2,它为平等、人权和自决权原则所要求;
  3,类似于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以帮助人类适应世界有限的环境资源。在这一背景下多元性与可持续性相连;(在这里我还要加上一点,在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耦合关系——在植物和脊椎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20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的语言超过了50种!这说明文化不完全是人为的,而是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有复杂的关联)
  4,文化多样性是反对政治和经济依赖于压迫的需要;
  5,从美学上讲,文化多样性呈现一种不同文化的系列,令人愉悦;
  6,文化多样性启迪人们的思想;
  7,文化多样性可以储存好的和有用的做事方法,储存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UNESCO世界文化报告1998P3)。
  文化多样性,如果说在道理上是正面的,积极的和有前景的,那么,在应对文化多样性局面时,国家都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
  从人类历史经验看,不外乎采取两种做法,并得到两种结果:
  其一,同化:试图建构单一的居统治地位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这必定会导致损害文化自主权,这这些做法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还会导致紧张局面。这种做法从长时段考察代价巨大,后患不绝。我们在帝国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看到过许多这样的事情。这些旧手段不仅无效,而且导致问题加剧。从长时段考察,代价巨大。而且,这些旧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民主政治、国际交流和全球化趋势。
  其二,多元化:尊重和认可多元文化,这必定会推进社会公正(尊重文化权利),这在实践中有效并且可行。也会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社会晚近的对多元文化政策和文化遗产的思考中,有几点应当注意:
  第一,强调文化是人类这个物种所“共享”的,而不特别强调所谓文化事项的“原产地”或者“本真性”特征。这在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中,体现得尤为清楚。
  第二,考察“文化多样性”在不同国度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因为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国民构成诸方面彼此有很大差异。环境不同,推行多元文化把政策,做法自然会有不同。在学理性思考和付诸实践的两相碰撞中,总结经验,提炼智慧。国际社会和学界不寻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建立和推行某种“范式”或“样版”。
  第三,讲差异性,也讲统一性。因为差异,可能是由于时代差异造成的,民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或者生态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例如渔猎、游牧和农耕,等等。而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具有强烈的统一性特征。讲同,也讲异,才符合辩证法。
  回到中国的问题上来。在中国范围内,56个民族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景观。
  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有大量异质基因,是整合中国文化的重要因子。
  尽管有冲突和对立,有矛盾和斗争,但历史主流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上和谐共处、协同发展,这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经验,在世界上种族冲突和文化冲突频仍的今天有特殊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有的尚保存在现存少数民族之中,如藏医、蒙族的天文学等,比较容易看得到;有的已融化到华夏族或汉族科技文化的历史成果中,就不易看得见。对此要有正确认识和评价。
  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活动留下了各种遗迹和文化艺术传统资源,它们是宝贵的人文资源,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延续的成果。
  少数民族的人文资源是人类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一个部分,有很多是属于不可再生的。它们对于提供优美的艺术享受,对于开发新的人文精神,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
  最近看到有议论,说强调民族政策,强调民族特点,这是不是会导致族群间疏离感的增强,团结和谐的削弱?我们看到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年度报告中,就有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可见,持有这种看法的人,不光是在中国有:
  鼓励多样性并不消解忠诚和削弱国家统一
  多样性并不是剧烈冲突的根源
  鼓励文化自主权并不是传统主义对人权的排斥和拒绝
  某些文化集团并不比另外一些集团更成功
  多样性并不妨碍增长和人类发展
  最后,说一点在推行文化多样性政策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之间,存在着的关联性。我大致总结出几个要点来:
  其一,在中国,各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局限于那些已经束之高阁的文化“遗留物”,恰恰相反,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为特定人群持守和操演。所以,非遗,也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其二,这些活态的遗产,不能被与西方文明捆绑在一起的“现代科学知识”所取代,因为它是顺应特定自然和社会条件,经过长期演进而发展起来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系统,它至今仍发挥着维系特定社区文化进化、强化社区文化认同的巨大作用。所以,非遗仍具有社会功能和活力。
  其三,文化整合效应和文化同化进程,往往是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消亡的原因,制定和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产生直接的和间接的两重作用。
  其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人类社会健康、平稳、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在一定意义上推进了多元文化建设,也就促进了民主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社会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朝戈金
  2010-11-11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