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与都市文化》刘士林

《民俗与都市文化》刘士林

“民俗与都市文化”主题讲座于11月26日晚八点在山东大学知新楼1915举行。主讲人刘士林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主编,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常务理事,讲座由山大文史哲研究院傅院长主持。
刘教授的主讲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城市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乱象。刘教授主要从经济、低俗化、见物不见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二),文化产业的双刃剑与民俗文化。刘教授认为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能否主动纳入文化产业的世界潮流与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民俗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这是由生产方式在当今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决定的;其次,这是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生存现状与未来发展需要决定的;再次,按照当代文化产业的规律与特点推动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可持续。但目前存在两个问题,对文化产业过分乐观及“重”产业与“轻”文化的评价标准。(三),当前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思考。刘教授提出要超越“乡土情结”,理顺“城乡关系”;超越“功利目的”,回归“创意本体”。

如何在文化产业语境下实现民俗文化创新?首先,民俗文化学界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深度介入到火爆的民俗文化产业规划和运作中,以理性的学术研究和客观的价值立场捍卫中国民俗文化的纯洁与真实,在同各种伪民俗的坚决斗争中收回和巩固自己的话语权。第二,是努力推动民俗文化学的学科转型及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与交流。因为当代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早已超出了“小国寡民”的封闭状态,并与很多其他的学科渗透、交织在一起。只有一方面坚守学术本位和学科理念,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调整研究方向、更新研究手段,才能抓住影响当今民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与火热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并在各种冲击与挑战中不断探索前行,寻找到新的出路。(来源:山东民俗学网)
平和的心是金

TOP

“见物不见人”, 旅游成了猎奇,的确是问题所在。 早上看自由女神像 晚上爬东方明珠 见惯了风景 却看不见灯火背后辛苦的人。这种城市文化只能是将人与人的距离逐渐拉长。
     爱默生好像说了一句:你远在天边的爱,就是近在眼前的恨。城市病之一就是:老花眼。好像对千里之外的事很清楚,却不知道楼底下小吃摊腾腾冒出的热气

TOP

回复 2# 的帖子

清春,不要说的这么销魂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