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为了适应本校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该专业向民俗文化研究方向拓宽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实际,在原民间文学教研室的基础上,于1990年3月10日正式成立了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由该专业学术带头人、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出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中心现有在编研究人员6名,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兼职研究员30名,其中日本、韩国、德国籍兼职研究员9人,其余均为国内有成就的本专业学者。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了3个较大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并取得突出成绩。第一个项目:自1990年3月开始到1995年6月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合作,共同采录、编制
《中国辽宁农业民俗图解辞典》(中德文对照本)。由乌丙安教授与德方冯·门德教授共同主持,德方三位博士与中心研究人员协同作业,对辽北、辽西、辽南、辽东及辽沈平原各方言区进行了艰苦的田野考察。历时5年,现已完成了预定指标,该辞典正在德国进行最后的文字校订和商定出版中。第二个项目:自1992年至1994年,历时3年完成了与日本满学协会合作的国际科研项目
《中国满族民俗研究》课题。先后对辽宁省宽甸、新宾两个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老户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家族惯习调查采录,共16人次参加了田野作业。先后在东京出版了合著的两部论集,共收人论文15篇,中方学者有论文8篇,其中该研究中心乌丙安教授、江帆副教授论文5篇,对满族家族惯习中的通婚、族谱、八旗归属、祈子信仰等做了论析。第三个项目:1995年至1996年,完成了中、日、韩联合对中国东北朝鲜族移民传统习俗的变迁等专题的实地考察项目。先后对辽宁省、黑龙江省的4个朝鲜族乡镇12个朝鲜族村的日常习俗及其源流、变异做了深人调研。该项目最后成果将于1997年8月完成,于东京出版大型论集。
研究中心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9人次应邀出访了日本、德国,除了参加协作活动、民俗考察外,还出席了日本远野92年世界民话博览会、德国柏林92年辽宁农业民俗文化展览会、柏林94年“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新时期的变迁”主题研讨会、日本东京95年日、中、韩“关于中国朝鲜族民俗”的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发表了专题报告。同时期,先后有12人次出席了全国重大的学术研讨会,并宣读了学术论文。先后有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同行学者前来讲学或作短期访问学者。
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强化专业研究。6年来在省教委立有4个专题研究项目,已先后完成。6年来出版专著有《中国民间信仰》(乌丙安著,1996年)、《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江帆著,1995年),由日本第一书房出版了合著日文本论集《日本的家族和北方文化》(1993年)、
《满族的家族与社会》(1996年);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乌丙安任主编之一)、《东方民间故事》(多卷本、张朝柯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江帆任副主编)等。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4 6篇,其中在国外学刊发表12篇。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一、二等奖的共14篇。
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该中心早在1982年专业教研室阶段已开始招收民俗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到目前为止已培养硕士生26人,其中在籍生13人;代培外国博士生6人,硕士生1人,其他留学生48人。主办全国性民俗学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6期,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共108人,结业后都已成为各地民俗文化工作的重要专业骨干。
研究中心以6年多来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荣获了一系列奖励。1991年因主持并参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的编辑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乌丙安、江帆均获文化部、国家民委嘉奖,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连续获全国优秀专著一等奖(《中国民俗学》)、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中国风俗辞典》)。1996年乌丙安获省人文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江帆因民间文艺研究成绩卓著,被全省文艺界评选为“文艺新星”,并获奖牌、奖金。
1991年乌丙安教授被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评选为正式会员,是该组织本世纪以来仅有的78名最高资格会员之一;1994年获美国“20世纪成就”奖,其贡献事迹被载入《500学术权威》一书总统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展出和收藏。1996年9月5日乌教授应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及夫人的正式邀请,出席在柏林总统府白列维宫举行的首届“总统文化节”庆典。
研究中心除了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科研、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关注国家的建设事业,为全国许多省、市的移风易俗、民俗旅游、现代化发展的民俗应用、民俗节会、礼仪规模策划等多种民俗文化活动,献计献策、咨询论证,办了许多有益的实事,杨太副教授为此做出了成绩。该中心的目标是:办成一个教学、研究、应用三位一体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机构。
目前,该中心拥有一套摄像、照像、录音设备,便于田野作业调查;有最新型的电脑实验室,还有足量的中外文专业图书,以利于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应用。这些都为该中心适应辽宁大学进人“211”工程的高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廖达宣)
——本文摘自《民间文化论坛》,199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