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会议直播:学术探讨第三场B组(7月16日下午)

会议直播:学术探讨第三场B组(7月16日下午)

B
主持人:周福岩 辽宁大学
点: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机关楼109会议报告厅

发言人:


孟慧英: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于萨满教认识的变迁

陈岗龙
:北京大学
当东方文学遇到民间文学:乌丙安先生与严绍璗先生对日本《竹取物语》和藏族《斑竹姑娘》的比较之比较

其:内蒙古师范大学
六十载的耕耘、六十载的收获
——试论乌丙安先生建构中国民俗学理论体系中的贡献

陈金文
: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民俗学多元一体的特征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
关于传统礼俗重建的思考

:辽宁大学
民俗文化学的研究走向

高荷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书写型传承人研究

郭永平
:山西大学
民俗学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

吕慧敏:
广州大学
神圣与世俗之间——东北丧葬仪礼中的二人转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顶起,第三场交流开始!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还是由小虾咪为大家细细道来吧~

TOP

第三场开始,主持人周福岩
第一位发言的是孟慧英教授——满族祖先系统问题

TOP

一是家谱系统。谱单特别长,已经出现电子文档。家谱和神爷不可混淆,后者是萨满活动 。
二是祭祀族别系统 。
二者谁更久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第二位发言人:陈岗龙
当东方文学遇到民间文学:乌丙安先生与严绍璗先生对日本《竹取物语》和藏族《斑竹姑娘》的比较之比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通过民间文学与东方文学的比较,增加对学科发展的启示。
民俗学如何能更多的影响其他学科?

TOP

敖其老师发言:
   六十载的耕耘、六十载的收获
——试论乌丙安先生建构中国民俗学理论体系中的贡献

TOP

敖其老师发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敖老师提出:要从民俗学基本知识入手建设民俗学理论。
指出了《民俗学原理》这本书对于民俗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TOP

陈金文教授发言:中国民俗学多元一体的特征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TOP

陈老师对钟先生提倡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中“多民族一国民俗学”进行修正,认为不仅是多民族一国民俗学,而且是多区域一国民俗学。
提出通过学术流派战略来繁荣民俗学事业。

TOP

萧放教授发言:关于传统礼俗重建的思考

TOP

萧放老师回忆到:2004年乌先生对端午祭的讨论让学界受益颇深。
民俗学丛话这本书又启发了他的思考:民俗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 民俗学回答什么问题?
民俗学既是人文科学,又是社会科学。当代社会高度物化,技术化,个人化,造成高度分化,也就引发共识问题。传统礼俗可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提供借鉴,成为整合社会的资源,当然不是照抄照搬。关心民俗主体,民俗学才有生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杨太教授发言:民俗文化学的研究走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