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会议直播:学术探讨第二场B组(7月16日下午)

会议直播:学术探讨第二场B组(7月16日下午)

B
主持人 陈华文 浙江师范大学
点: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机关楼109会议报告厅

发言人: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
乌丙安先生与当代上海的民俗学研究

孙庆忠:中国农业大学
乌丙安先生与中国民俗学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刘德龙: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
民俗学的繁荣发展需要增进地域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

何晓芳
: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
民间说唱与政治:民族关系发展史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民间说唱艺术挖掘与抢救
——兼谈“辽宁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大系”

吴效群:
河南大学
民俗学前景展望

杨正文: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简报

热依拉·达吾提:
新疆大学
从民间来、返回民间: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记录与民众接触

汤嵋厢
:马来西亚师范学院
砂拉越泗里街广府丧葬仪式歌“时闻”的功能性解读

王志清:
鞍山师范学院
潜在民俗的民俗志书写策略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
乌丙安先生与当代上海的民俗学研究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陈老师准备讲故事了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上海民俗学的发展离不开乌先生的战略性构思。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回复 4# 的帖子

今夏再邀乌先生亲临华东师大作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邮箱:msx_liuhui@163.com

TOP

陈勤建老师:
“乌先生在北方提倡麦黍文化,与南方提倡的稻作文化相互呼应,提高了民间文学的研究深度。
在国际文化交流上,乌先生的牵线搭桥使上海与日本建立了联系,开创了上海民俗学研究新局面。”

TOP

“乌先生甘为人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TOP

接下来是刘德龙老师发言:民俗学的繁荣发展需要增进地域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

刘德龙老师讲述了自己从门外汉到学界内的过程。

TOP

刘老师提到:“民俗学界有着关于学科归属,级别的普遍困惑。问题如何解决呢?”
“民俗文化日渐繁荣,民俗学如何提高等级?学术界是否应多下功夫,多做公关。 "

TOP

刘老师谈到自己的一本新书,里面涉及到了学科分化与融合的讨论。
他提倡:投身社会,放下架子,提高民俗学影响力

TOP

主持人陈华文老师:“民俗学少有文人相轻现象。民俗是塑造生命特征的文化。”

TOP

附图一张:接下来是吴效群老师发言——中国民俗学前景展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吴老师首先提出来了自己的思考:
“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解释,学者应有自觉性”
“二是世界民俗学发展的路向:社会科学化 ”

社会科学化要求我们怎么做?
“首先,要从价值判断走向事实判断。民俗学起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底蕴不足,我们不要自说自话,要真正剖析民俗  ”

TOP

“第二,工作要在学术史脉络中去做 。学术需要共同体,是在讨论中产生的。”

“我们如何避免重复低水平工作呢?做研究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我们民俗学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吗?我们不算一个共同体,缺乏共识和共同的问题。我们必须关注知识界对社会科学知识最新动态,才能引起学术界重视。 民俗学是民众的知识和智慧,我们的研究要从基础做起,不要强调学科特异性。任何时代都会遇到生老病死问题,民俗学是总结中国经验和智慧的学科。”
“民俗学可能走向物质民俗学的路向,但是我们要抓住中国立足点,不必盲目学习西方。”

TOP

主持人点评:民俗学路子不一定越走越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