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机构一览(2015年)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机构一览(2015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现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民间叙事学、民俗志学、宗教民俗学。三个方向彼此衔接,共同构成“民间叙事与历史记忆”的长远发展走向。在这个大框架之下,本所的民间文艺学、神话学、故事学、民间信仰研究、身体与民间医疗研究、遗产学与当代文化研究、民俗志学、世界民俗学史与民间文学史、欧美民俗学理论、节日研究、公共民俗学、民族志与田野研究、性别民俗研究、曲艺与歌谣研究、都市民俗学等方面的科研实力,均居全国一流。本所师生在充分重视古典文献(包括文物、图像等)整理与使用的同时,大力提倡并加强民俗学田野作业,通过建立田野工作的资料库和观察、体验、感受民间生活,使所从事的学问进一步关注现实和服务于社会。
        本所有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承担北师大文学院民间文学、神话学等课程的本科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与人类学系
        社会学院学院由原哲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建(2015)的新型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一流社会学科进行重大体制创新的结果,也是顺应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选择。民俗学与人类学系在历史民俗学、民俗史、技术民俗学、宗教民俗学、节日研究、物质民俗研究、民间思想与行为史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实力。
        目前,该系拥有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民俗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民俗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
        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于1993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为我校二级研究机构,钟敬文先生被任命为首任所长。2002年钟先生辞世后,学校正式任命董晓萍教授为继任所长。该所在2000年已并入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2015年恢复建制但仍挂靠文学院与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现有董晓萍教授、赖彦斌工程师、史玲玲博士等三名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理论民俗学、现代民间文艺学、数字民俗学、跨文化比较民间文学研究、城市社会学等。
        该所目前在文学院招收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建于2000年6月。其前身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以及原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科点的一部分。中心的学术目标是将我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开创的民俗学,以著名典籍文物文化学家启功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典籍文献学和由章黄学派重要继承人陆宗达先生创立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结合在一起,从上、下层文化和语言文字载体三方面整理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传承与演变的规律,继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对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咨政功能。

(本帖资料来源于北师大官网以及相关学者的著述)

[ 本帖最后由 张多 于 2015-11-7 09:04 编辑 ]

TOP

TOP

好强大!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