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医疗与现代性
百度一看,才知道梁其姿原来是女的,真让我有点意外。梁其姿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说吧:
1、作者广泛的文献引用我觉得十分受用,这种大量的注释,可能就是老师们总强调的学术史吧。读书十分必要,但读什么更重要,从别人的注释里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还有一点,我发现一个可以“偷懒”阅读的方法,梁其姿特别喜欢在文章里用“换言之”,而一般“换言之”后面就是概括总结性的内容。这一点我在刘宗迪老师和岳老师的文章里也发现了,读起来倒是省了好多事。
2、看了这两篇文章,和杨念群的《再造“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深了我对杨念群的“立场”问题的理解。作者以医疗史和麻风病史为例,对“近代性”进行反思,但我的疑惑是“近代化”进程必须是全面的,还是可以先在某些方面实现“近代化”?近代化的标准是什么,是“理性”或者“科学”,或者中西方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我觉得作者在这里没有讲得很清楚,
3、作者在《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中提到的学者对殖民主义及现代性的反省,虽然是学术化的表达,但中间所体现出来的包容和尊重的思想让我觉得十分感动。“每个地方应有其独特的‘现代性’”,这不仅体现在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地方文化,我觉得现在北京“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相处也是一样的。最近总跑去胡同里调查,才发现事实跟我想象地差得太远。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北京人对外地人的“恶评”,也有很多外地人对北京的“不满”。或许是我戴着“有色眼镜”吧,我总觉得很多北京人对外地人的排斥心理,但谁又能说清到底谁是北京人,谁是外地人呢?这胡同里住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但很多人嘴里蹦出来的都是“京腔儿”,他们在胡同里可能已经住了十几年、二十年,从文化情感来说,可能更多地已经融入了北京。故乡是回不去了,然而这里,又能算什么呢?我想这是很多“外地人”的心声吧。
再说这篇英文文献。作者是有过医学背景的教育么?一大部分都在谈免疫系统和各种各样的细胞,看得我云里雾里,因为对这些医学知识不了解,所以基本都没看懂作者的比喻,但是大体还是能有个把握,作者讲的是特定语境的身体,是从福特主义大众生产而构想的身体到适合于并且以灵活的积累的身体。其实我觉得作者讲的就是向后现代的过渡,也就是她提到的两种共存的矛盾身体里那个“没有内部边界和以快速灵活的反应为特征的全球系统组成的身体”,而过去研究的“身体”,则基本是社会文化研究,也就是“一个由国家、战争、性别、种族和阶级组成的身体”。
作者用三点说明了身体和资本的联系,但其实我真的没怎么看懂,明天上课好好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