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龙】北京大学:一个温暖的“民族大家庭”
北京大学:一个温暖的“民族大家庭”
□ 本报记者 王彦龙
9月21日是穆斯林重要的节日之一——开斋节。这一天,北京大学清真佟园餐厅热闹非凡,餐厅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为即将举行的庆祝开斋节的活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这天也来到庆祝现场,与少数民族师生一起欢度开斋节,向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长马化祥说:“服务少数民族师生是北京大学的一项传统。”长期以来,北京大学通过举办联欢会、餐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度传统佳节。而每年的庆祝活动均采取学生工作部全程全方位支持、少数民族学生自主策划举办、校领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为他们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民族团结也在这欢快的气氛中,融入了每位参与者的心中。而这只是北京大学民族工作的一个缩影。
从心理到生活,关怀无处不在
哈萨克族辅导员沙丽曼2004年刚调到北京大学工作,就感受到了这里的温暖——刚到不久,一封来自学校党委统战部的座谈邀请信送到了她的手中。当同事们都奇怪为什么一位新来的老师会受到邀请时,沙丽曼笑着告诉他们:“这是统战部关心我这个少数民族啊。”
沙丽曼在感受到学校温暖的同时,也和其他辅导员一起温暖着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位于育人工作的第一线,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大部分都是由他们承担的。沙丽曼在工作中发现,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相比,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因为之前的生活面不够广、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拮据以及学习成绩等原因,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于是她就和每名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我从他们的专业谈起,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在学生眼中,沙丽曼是可以“把写在日记上的话,对她倾诉的人。”因为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沙丽曼入选了“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北京大学非常注重加强辅导员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工作,多次组织辅导员赴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民族地区高校进行参观交流,增进对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和心理特征的理解,学习掌握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专项学习和研讨,请少数民族辅导员和有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进行案例讲解、经验分享和现场答疑。此外,在学生工作系统例会上,学生工作部定期进行情况通报,组织院系辅导员进行经验分享,将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导的专项研讨常规化、案例化,形成了内部充分交流和分享的良好氛围。
“通过组织辅导员,进行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的专项研讨,他们对各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方法,做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导工作的能力普遍提高。”马化祥说,目前在辅导员队伍内部已经形成了定期沟通、持续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北京大学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北京大学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使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获得助学金。学生资助中心坚持在每学年初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普查,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数据的收集、分析与保存。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中,特别关注申请助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能优先获得助学金资助。近3年来,仅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就有40多人获得了10余万元的困难补助金。
学生资助中心在给予少数民族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也通过“学生服务总队”等平台鼓励少数民族同学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高尚人格。北京大学藏族女生德庆玉珍参加了由财政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首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比赛并获得了特别奖。
北京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上受到细致照顾的同时,在学习上也丝毫不马虎。元培学院有一位白族特招生在得知自己的学习成绩属于“不错”后,非常郁闷,她告诉沙丽曼,自己要的不是“不错”,而是“很好”、“非常好”。沙丽曼说:“在北京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和前途规划与所有学生一样。我们也对他们与所有学生一样要求。”的确,高校的民族工作不仅是关心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更是要培养出少数民族高水平人才。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是北京大学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途径。1999年至今,北京大学共派遣了120多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赴西藏、青海、宁夏、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事教育扶贫志愿接力工作,创造了“三个最”,即:北京大学是全国高校最早开展研究生支教工作的高校,是最先往西藏派出支教团的高校,是历年来向西部贫困地区派出志愿者人数最多、素质最高的学校。
刘堃就是这其中的一员,2005年8月本科毕业后,刘堃响应学校发出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到西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一年后,他带回北京大学的不仅是工作上的历练,更是对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的深厚感情。留在北京大学工作后,刘堃不仅每年都会参加藏历年等民族节日,而且更加关注身边的少数民族学生。去年西藏“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刘堃迅速联系拉萨的藏族同事和学生,向他们表示关心,并与他们共同谴责民族分裂势力的罪恶行径。
与刘堃一样,很多北京大学的学生也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有着深厚感情。北京大学很多学生社团每年都会前往各地考察调研,并通过支教的形式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发展。北京大学爱心社从1995年起就组织“爱心万里行”活动,每年暑假到全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比较贫困的乡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还会为当地支教学校建立图书室,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方面的社会调查。
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北京大学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前往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工作,为当地发展献计献策。2006年,社会实践团队实践区域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前往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团队有13支。2007年,前往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团队有20支。2008年,前往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团队有27支。2009年,前往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团队达到了40支。自2000年起,北京大学开始组织博士生实践团远赴西藏等民族地区深人进行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举办培训班,培养地方人才,促进当地发展。
在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北京大学一方面广泛进行宣传动员,教育广大毕业生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采取奖励奖金、考研加分、经济资助、岗前培训等鼓励措施,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近几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就业趋势进一步明显,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人数大幅增加。从2006年至2008年,北京大学学生毕业后签约派遣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分别是70人、87人、111人。截止到2009年7月,北京大学今年共有157名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每年都亲自为这些毕业生送行,勉励大家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作出贡献。
北京大学宣传部门和统战部门也高度重视,长期坚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北大的传统优势,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唱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多年来,北京大学这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殿堂,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北京大学也正是用自己充满特色的民族工作方式,把北京大学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联系得如此紧密。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