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术史] [陶立璠]怀念“文化长城”的奠基者周巍峙老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陶立璠]怀念“文化长城”的奠基者周巍峙老

【陶立璠】怀念“文化长城”的奠基者周巍峙老


周巍峙老离开我们已经好几个月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常常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他对民间文化的坚守精神,工作激情还在鼓舞着我们。周老常说从事文化工作是要讲感情的,他对民间文化的一往情深,也在时刻感动着我们。在追思周老时,我们背靠的是周老一手策划,亲力亲为建立起来的“文化长城”——《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在这一浩大工程的进展中,我们追随周老,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光,日日夜夜坚持不懈,终于成就了周老的宏愿,我们同样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200910月,当《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完成出版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为庆祝《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程的竣工,举行总结表彰大会和学术研讨会。记得在这次研讨会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文化长城下的随想》。回顾将近30年的时间里,参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走过的路程,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表达我的感受的,“说起中国十部民间文艺集成,它起步于1979年,至今已经30个年头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1984年获准进入10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规划,算起来也有25个年头了。我们这些参与者用了三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业余出勤,努力编纂,终于完成这一大业,是很值得自豪的。”当时周老同往常一样,满脸挂着微笑参加会议,他亲眼目睹、见证了“文化长城”的合拢,为国家重点社科规划项目画上圆满的句号。作为这一项目的总设计师和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周老是幸运的。因为他以90多岁的高龄,见证了工程的竣工。而曾经参与过这一项目的许多学术前辈,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总主编周扬、副总主编钟敬文、马学良、林默涵,《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钟敬文、副主编许钰、张紫晨;《中国歌谣集成》副主编陶建基;《中国谚语集成》主编马学良以及担任三套集成特约编审的许多前辈都已仙逝,他们盼望看到,但最终没能看到“文化长城”的竣工,这是十分遗憾的。
回想我们参与集成志书编纂时,都还年轻,刚过不惑之年,如今已年逾古稀。值得庆幸的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遇到民间文化保护的极好机遇,遇到了民间文化的保护神周巍峙周老。他带领我们开展大规模的民间文艺普查,投入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的热潮。二十世纪80年代,是传统与现代化极大冲突的时期,也是中国民间文化工作者觉醒的时期。这一时期,同时进行着两项伟大的工程,一项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一项是《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我曾经庆幸自己的学术生涯中,遇到两位德高望重,赤心维护民族文化,奠基伟大工程的长者。一位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奠基人姜椿芳先生,一位是《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奠基人周巍峙先生。姜椿芳先生是当代著名翻译家,中国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事业、外语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文化大革命中被监禁7年,出狱后的第一件事是筹划《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姜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前后花费了十年时间,71卷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完卷出版。作为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少数民族文学分支的副主编,我自始至终参与了编纂工作,从框架设计,条目拟定,组稿、撰稿、改稿到定稿,使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学(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第一次进入中国百科全书。这也是姜老用心谋划的结果。与此同时,周老倡导、策划的《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紧锣密鼓地展开。自此我们看到一位古稀、耄耋老人不知疲倦,奔走全国的身影。十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出版,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责任和良知。十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是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周老的人格魅力,对民间文化的炽热感情,感动了全国各地10万余专家学者,编纂出版了298卷,400册,4.5亿多字的著作,这绝非易事。没有精神、责任和良知,没有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周老带领他的团队,用坚持不懈的毅力,乐观必胜的信心,战胜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重困难,实现“文化长城”宏伟的蓝图。
今天我们在追思、感念周巍峙先生时,不仅仅看到“文化长城”的宏伟壮丽和它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周老对民间文化的坚守精神,工作的激情和遇到困难时的豁达气质。《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贡献不是以卷本和字数的多少来计算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集成志书的编纂,带动和培养了一支出色的学术团队,这支队伍战斗在全国各地,如今已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周巍峙周老是文化的先知先觉者,也是民间文化的坚守者和保护者,我们怀念和周老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他的和蔼、谦虚和微笑,会永远激励我们,为民间文化的复兴,尽我们毕生的努力。

[ 本帖最后由 南池子 于 2015-4-16 11:02 编辑 ]

TOP

2015年1月8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周巍峙先生晚年文化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位学者、友人参加了会议。拙文是本人在小组会上的发言。

TOP

引用:
原帖由 陶立璠 于 2015-1-9 09:55 发表
【陶立璠】怀念“文化长城”的奠基者周巍峙老
周巍峙老离开我们已经好几个月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常常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他对民间文化的坚守精神,工作激情还在鼓舞着我们。周老常说从事文化工作是要讲感情的,他对 ...
贴一张周巍峙、王昆两位前辈延安时期的照片。
致敬!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怀念周巍峙老

周巍峙周老是文化的先知先觉者,也是民间文化的坚守者和保护者!

TOP

一份事业,比起奠基者所经历所奉献所创造,后来人惟有努力,再努力!

很珍贵的照片!

TOP

周老倡导、策划的《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紧锣密鼓地展开。自此我们看到一位古稀、耄耋老人不知疲倦,奔走全国的身影。十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出版,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责任和良知。十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是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周老的人格魅力,对民间文化的炽热感情,感动了全国各地10万余专家学者,编纂出版了298卷,400册,4.5亿多字的著作,这绝非易事。没有精神、责任和良知,没有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周老带领他的团队,用坚持不懈的毅力,乐观必胜的信心,战胜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重困难,实现“文化长城”宏伟的蓝图。

TOP

十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是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周老的人格魅力,对民间文化的炽热感情,感动了全国各地10万余专家学者,编纂出版了298卷,400册,4.5亿多字的著作,这绝非易事。没有精神、责任和良知,没有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

TOP

一直对这套书心生敬畏!曾经与钟老一起参加过一些省卷的研讨会,今天看了陶老师这篇文,才知道这套书的缘起与落定。
向前辈学者表达深深敬意!

世界一切,终于草木同朽!惟有民族文化里程碑式的经典,永存!

TOP

陶老师这篇文,也是史料,应该发表出来。

TOP

怀念在心中,行动在足下。这是昨天参加座谈会的深切感悟。也是对周老最好的悼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