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俗学者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的责任
作者 乔方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标志,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不断前行的重要精神寄托。在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怎样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实现城镇化与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双赢,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然,我们也知道,城镇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其优势和好处呢,在这里我也不用一一分析与累述,因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以各种形式表达了无数次。我只是想说,此时此刻,我或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充分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城镇化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即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传承断裂,片面的政绩观和过度商业开发加速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消亡,重视物质层面的保护而忽视文化精神和内涵的传承等等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与困惑,我们急需要做的是深入乡村,认真细致地调查、挖掘留存于乡村中的原生态的生产生活习俗、民居建筑、礼仪仪式、神话故事、能工巧匠、民俗风情、古居村寨、民居艺术、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这些都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文化魅力。
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用具,以及民间戏曲、民间游艺、民歌、舞蹈等传统的民间艺术,每年都有很多在消失,甚至遭到人为丢弃和破坏。因此,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以弘扬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为宗旨,以抢救和保护农村特色文化为目标,切实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和挖掘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农村特色文化愈加明显,品牌愈加响亮,从而保护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我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1)菏泽市黄河滩区的耕种习俗——泥搂、脚蹼(图片)。
三秋季节,由于夏季黄河水漫滩,此时水虽然下去了,但土地还是稀泥,人们只能光脚汊着泥进行播种小麦,并且所用的搂(俗称“泥搂”)也和其他地区的不一样;而还有的土地稍微硬些的地方,人们发明了脚蹼,即用树条编结的大于鞋底的柳编片片,用绳子绑在两只脚上,耩地种麦,以免陷进稀泥中。还有收麦时,其他地区大都是用鎌割麦,可滩区的农民却是用手薅麦,因为那里的土地是黄河漫滩所淤的新土,土质疏松,用鎌割的话,能把麦根带出来,所以,他们索性就不用鎌,徒手很轻松地就可以拔出来了,这样麦查还可以烧火做饭。这是多年来鲁西南黄河滩区农民们总结创造的独特的农耕习俗,现在随着城镇化和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这种特色习俗基本消失了。
(2)丧葬仪式。这是我亲自经历和感受了的农村丧葬礼仪变革。今年春天,我婆婆去世(梁山农村),发丧时,他们为了省时省事,将“肯亲”、“路祭”、“送山(三)”这三个程序合而为一,节省了出宾的时间和孝子们跪叩答谢的程序;更不可让人接受的是,葬后的几个期数,他们竟然将“圆坟、一期、三期、五期、十期、百天”这六个祭祀节日合为一次,在三天圆坟时,准备了应该烧的六个大包的纸钱、衣物、纸扎等,依次焚烧,将这一年中的所有祭祀节期都一次性过完。当时连我都无法接受。当我问起时,他们是这样说的:这种做法已经兴了好几年了,主要是图省事儿。现在,大家地都不多了,有的已经没有了土地,所以人们都出外打工干活,离家比较远,回家不太方便。如果按照传统的习俗,一年中这六个节期都要赶回家来祭祀,一是老板不准假,二是耽误工作,三是费钱、费时、费力。(图片)
(3)民居建筑装饰。大家知道,我们菏泽的民居建筑——五脊六兽四摆头,极有地方特色。上世纪90年代末,我按照山曼、李万鹏老师的安排,在菏泽市周边做过调查,那时走小街串胡同,真是近水楼台啊,可现在仅隔了十年左右,菏泽市周边的这种建筑基本不见了,都被拆迁掉改建高楼小区了。(图片)
(4)传统乡土文化观念中有着清晰的产权关系及其规范要约。比如,每家每户耕作的土地不仅有面积、地块等标识,还有“鱼鳞图”的勾勒,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就连阳光、空气、水这些取之不尽的自然之物都有明确的产权。盖房子不能挡住别人的风水、行路、采光、通风,灌溉农田要兼顾下游用水,臭粪池不能建在村子的上风头等等,这都是溶化在农民血液中的维护别人产权的乡规民约。同时,传统乡土文化有着别具一格的诚信体系。城市是移民性的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靠契约,乡村社会是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靠的是诚信。这样看起来没有法律的威严,感觉虚无缥缈,实际上比实物抵押更具约束力。因为在这种熟人环境下一旦违约,不仅要被整个熟人社区集体抛弃,还将付出祸及子孙的沉重代价。因此,象这些宝贵的文明遗产不应该被城镇化大浪卷走。(图片)
我想说,象上述这些情况,如果不抓紧时间调查、抢救、挖掘、整理、保护,用不了几年,这些东西就彻底消失了。所以,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我们必需要有紧压感、危急感和责任感,不要空喊口号,也不要讲一些大道理,只有紧急行动起来,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杆子和摄相机等武器,为抢救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而努力工作。
二、抢救、挖掘与保护的具体方式方法
1、继续深入基层调查采风。由于受现代文化艺术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民间文化艺术即将或已经在民间绝迹或消失,普通群众包括一些文化工作者大都可能还知之不多,更谈不上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了。因此加强乡村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势在必行,我们必需要继续深入基层,俯下身子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进行调查采风。其手段一是作好笔记、拍摄纪实照片和视频影像记录等,还要以和蔼谦逊的态度与乡亲们交朋友,并建立联系信息,以便于及时采访调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2、及时建档立目,以便资料整理归档。对于挖掘出来的文化艺术要实行抢救性保护,尤其是对挖掘、搜集来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如:起源背景、历史典故、传承方式、展演过程、工艺流程等,并建立声像档案和台账,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了。我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如90年代,我陪同山曼老师到菏泽牡丹园调查牡丹习俗时,当时我还不会照相,带的笔又给弄丢了,所以我没有及时记录,觉得能凭我的记忆回家再作记录,可因其他的事一耽误,就没能完整的记录下来。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遗憾。所以,切记做好记录。
3、加大弘扬力度。呼吁(只能呼吁)地方各级文化部门要定期举办民间传统艺术节会活动,给予民间文化艺术一定的展示空间和舞台。例如:我们菏泽有牡丹节、水浒文化节、鄄城人发风情节、巨野麒麟文化节等等,为传统民间文艺创造了多上台表演、展示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民间老艺人在当地实行定点或巡回展演并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近几年,我们菏泽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但不如上海、北京、西安、广州等地做的好,所以,我们的老民间艺人大部分时间都在他们那边从艺。如李效普、李双虎、时振山、穆续建等面塑艺人。与此同时,我们各级商务、旅游等部门也加大了对传统工艺品的指导创新及宣传推介力度,这是让人比较欣喜的事情。如山东省旅游局、菏泽市旅游局等都作了不少工作和努力。
4、增强宣传力度。各级新闻媒体要有计划地对传统民间老艺人进行专访宣传,提高传统民间文艺项目和从事者的知名度,特别是电视媒体要多让这些本身是农民的民间艺人上上镜亮亮相,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重视传统民间文艺、尊重传统民间艺人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传统民间文化艺术。
5、要进一步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近些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例如好多地方都在搞传统文化大讲堂,我们的马春霞主席就是一个先行者和倡导者,她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数以万记的民众受益。再一个就是民俗文化讲座,今年8-12月,我们菏泽电视台《百姓讲坛》邀请我做了16期的《菏泽民俗-传统节日习俗》讲座,将一年中所有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传承演变历程,及这些节日有代表性的地区的习俗与菏泽本地习俗的横纵比较及特色等,全部纳入讲座内容,使观众在听看节目的同时,增长传统民俗文化常识。本讲座共计16集、8万多字,每集时长30分钟,一天三次播出(上午11:30、下午14:30、晚上18:00),并连续播出4个月。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反响很好,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喜欢,并有好多追问要书看的,可惜尚未出书。我举这个例子,目的就是要注意宣传普及民俗文化知识,提高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使民俗文化真正起到教化民众的功用。
6、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及照相器材等现代数码产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遗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变,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合理地利用影像资料记录历史的传承,用影像记录并呈现这些承载着农村历史、文化、情感的无形文化,不仅能帮助农村还原和珍藏这些来自祖先的记忆,更能够让更多人通过影像领略农业文化的魅力,感动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深厚内涵。例如:我们可以拍摄一些即将逝去的老建筑,也拍摄几处拔地而起的新建筑,可以拍摄在新老建筑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反应社会的变迁。我们的马春霞主席于2010年4月,出版了以反映菏泽城市变迁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摄影图册《菏泽沧桑巨变》。她以自己的家乡为起点,历经数年,精心选择同地不同时的拍摄方式,拍摄了大量的纪实照片,是农村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影像文献。当我们信手翻阅这些图片,在那些充满细节的文字间流连时,不由得被深深打动。那就是一份乡愁,或者说是我们这个社会曾经的一份共同记忆。本书同样可以带给那些偶然翻阅的人们一些此时此地、正历经变革的乡村生活的样貌,并因此触摸到一份陌生或熟悉,或欣喜或惊异的感受,以及关于家乡的回忆或想象。让我们一起在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中感知吾乡吾土的温暖与厚重。
三、 创造性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民间艺术
承载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化,如历史变迁、名人足迹、传说故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风味名吃、生活智慧等,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其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是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例如:菏泽牡丹的起源与发展、牡丹种植与栽培、牡丹传说故事、牡丹糕点、牡丹花茶、牡丹化妆品等独具特色的牡丹文化系列,是菏泽重要的农村文化与旅游资源。每年谷雨前后,万紫千红的牡丹花,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人观光旅游、洽谈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如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曹州面人”,是菏泽市牡丹区穆李村的品牌文化,近几年,牡丹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曹州面人工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在全区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不仅投巨资扩建改建穆李面塑一条街,还创建发展了乡村生态旅游即苹果采摘园、草莓采摘园、跑马场以及农家乐食宿一条龙服务,使穆李村成为菏泽市著名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每当节假日,来穆李游玩的城市客人真是络绎不绝,采摘园里也是人头攒动,成群结队。穆李人不仅继承宏扬了面塑技艺,还收获了真金白银。(这就叫双赢。)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城市人口开始涌向农村,进行各种农村体验式旅游。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要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瞄准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潜力,对具有丰厚文化特色的资源予以优化配置,立足市场、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把握市场、走进消费,大力发展以乡村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服务,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的独特文化品牌。并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
总之,作为民俗学者或民间文化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的抢救、保护与继承,一定要放下身架走进田野,走进村寨,下大力气去研究实践,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进行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等,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取得持久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者: 山东菏泽 乔方辉
[ 本帖最后由 南池子 于 2015-4-16 11:0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