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11月:读《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
这一段时间在读施爱东老师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相信很多童鞋都已经看过这本书,章节内容我也就不再一一罗列。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第八章《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与我目前的工作相通,让我很“心有戚戚焉”,在此,我也想将自己对“非遗”与“民俗学”关系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在本章中,作者分了五部分来“检讨”:一、“非遗”保护运动在学界的兴起,二、民俗学家对“非遗”保护运动的学术支持,三、“非遗”名录的现实利益,四、民俗学家“参政”、“议政”的尴尬,四、 “非遗”保护运动对民俗学学科的伤害。 文章很贴切的写出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运动中,民俗学者和民俗学科所处的困境,作为一场政府倾力导向的运动,民俗学根本无力与之抗衡,被卷入其中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被卷入之后应该怎样尽量保持自己的学术品性呢?文中对“非遗”对学科的建设影响也做了检讨,将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都展开了讨论。
作为一名毕业后即进入市级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一名硕士生,的确是非遗热潮给我提供了工作岗位;而当初单位之所以指定了“民俗学”专业毕业生,也源于乌丙安先生在早期非遗培训班上的演讲中提到了“民俗学是与非遗联系最紧密的(大意如此,原话不详)”。在刚刚结束的新一批市级名录的评审中,虽然是新人,但由于顶着“民俗学硕士”的头衔,我对于某些项目的意见也常能得到领导的重视。从这些方面看来,“民俗学”的确在“非遗”保护运动中受益不少,能够得到重视,也能够拥有比其它学科更多的话语权。我想这大概也是“非遗”运动备受一批学者和高校钟爱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另一方面,“非遗”保护毕竟是政府行为,真正的学术含量微乎其微。民俗学者参与其中,漫不说要“参政议政” ,即使想做研究也很困难。就我目前工作接触到的情况,当申报单位尊称你为“专家”的时候,他们看重的不是你的学术造诣,而是你有“民俗学”家这顶帽子;当他们热情地说欢迎你去调研的时候,他们不是真的希望你去做学术研究,而是希望有机会用糖衣炮弹炸晕你,让你承认他的项目能够上得“名录”。而且,“非遗”分有十大门类,哪个民俗学者敢说自己对这十大门类皆有研究?即使真的有一种研究模式或理论可以一网打尽十大门类,但是诚如《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 中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作为一次有目的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并不需要借助既有的民俗学理论。”
在目前热热闹闹的“非遗”保护运动中,虽然的确给了民俗学带来不少优惠待遇,但是民俗学也要对自己有个明确的定位,热情参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自己要有冷静的头脑,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除了学者之外,还有政府、工商界、传承人等方方面面的主体,其中有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利益在衔接,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期望在其中得到过多,但是如果能将“非遗”保护运动作为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有利时机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民俗学才能是真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