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研究] 田野札记·其一(撒营盘—马鹿)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田野札记·其一(撒营盘—马鹿)


        10月31日晨,迎着阳光走在去向校车车场的路上。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后,在清真餐厅吃过早餐。走过一二一大街,穿越师范大学的校园来到建设路的车站,赶着1路公交经过约四十分钟的路程来到西北部客运站,乘坐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抵达禄劝县城。在禄劝县城经岳一个半小时抵达撒营盘镇,从撒营盘经约一个小时抵达马鹿。这是一天中主要的行程路线,在车上度过时间约五个半小时,时间在它的轴线上不断绵延,在地理空间上的也位移也伴着风景的变化。

       从呈贡校区出发,穿越城市的抵达西北部客运站,关于这段记忆寥寥无几。一如既往的校园,看似的相同的风景,坐上校车看了几页书便觉得困了,合上书轻眠到终点,清真餐厅的面条味道还是不错的。走出餐厅,走过车流在桥下不断穿越的天桥,走进师范大学的校园,来到公交站挤上满是人的公交,据说有时候人很少,看来今天的运气不错。站了大半程也终于熬出了头,翻着报纸不知觉间就到了。在匆忙间,买票上车一整套流程接续完成,在车上不时的张望一下,发现走在和上次不一样的路上,似乎也在没发现其他的风景。

        想到这,想起了一个问题,风景的发现与流失。当然,我们知道每天的情景都是不同的,然而在我们看似不断重复的生活节奏中,风景的差异性不断消失,每个人每一处风景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所看的“风景”真的熟悉么,回答并不那么确定。就像云大的呈贡校园,我就在去年刚入学的时候到处走了走,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似乎就将它了然于心,有时候一副全知道的样子,然而碰到问路的时候却只能说不知道。风景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陌生感,而风景的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陌生感的流失,这种的心理上的“自我调整”,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即便并不是真正的全貌式的了解,在心理上也呈现出,对于这里没有我不知道的样子。之余所学便是,发现熟悉的风景,便要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持陌生感,而陌生感的生产确实有些困难。我们很快就将其转化为“熟悉”,以求获取心理的安全感,而生产陌生感就要和这种心理倾向斗争。就自己田野感受而言,初次的体验完全是新鲜的,也是最直观的,受着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考的能力,完全是好奇的节奏,再次进入就可能表现出这里我很熟的假象,做了更多的功课之后,也是更加自信满满,如此可能发现更多问题的可能在流失,从而钻进某一个问题挣扎着寻找什么所谓的“新发现”。当然风景的发现就像在考古,既要专业的积淀和视角,又担心这种强势的专业视角又带着内给盲人摸象的危机感。


TOP

一点零碎的感受,和大家分享,欢迎批评交流

TOP

前两段懂,第三段不十分懂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