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3月读书情况:
《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王斯福,赵旭东译,江苏人民,2009
《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施爱东,社科文献,2010
《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自选集》,钟敬文,山东教育,1998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辽宁大学,1985
《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公主传说与珠腊沁村信仰民俗社会研究》,纳钦,民族出版社,2004
《语言地理类型学》,桥本万太郎,余志鸿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学术论文若干,略
帝国的隐喻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王斯福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特别是民俗信仰问题的研究。《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江苏人民,2009)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海外汉学和中国民俗信仰领域的重要著作。
《帝国的隐喻》提出了“地域崇拜”的概念,详细分析了在帝国时代的中国社会,地方性的崇拜及其节庆仪式深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特别是村落社会的日常生活。“他者”的视野是作者在中国台湾、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田野考察中最突出的表述因素。
王斯福教授主修人类学,因此这一部著作常常被认为是宗教人类学的“享有盛誉”的研究,但是实际上,作者涉及的领域正是民俗学民俗信仰。由于明显的人类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作者将“民间宗教”的概念置于确定的含义层面上,包含民俗学界争论的“俗信”、“民间信仰”、“宗教民俗”等概念。按照作者在台北地区所看到的“地域崇拜及其节庆仪式”而言,用“宗教”来概括似乎不甚妥当,“民间信仰”的因素是主要的。民俗学知识的缺憾是这本著作的“瑕”,但是瑕不掩瑜,作者对地域崇拜与政治的关系的研究,的确是一次创造性突破。
作者从中国村落社会以及一定程度城镇化的原村落社区的社会结构出发,在节庆仪式、祭祀、斋蘸、进香、翁公、庙宇、巡游等民俗信仰活动中,发现了政治版图的“上下映射”,由此提炼出“帝国的隐喻”。
王斯福始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村落如何将家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地域崇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这样的地域崇拜有的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这些组织能够将分散的个体集合,并且这样的认同在帝国时期和近现代都始终有效。民间社会极强的模仿能力,使得帝国时代的政治结构、社会组织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在民间社会发挥管理和组织作用。这种社区惯性还可以随着政治话语的改变而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帝国政治的“强化”,而是一种隐喻的存在,一种社区的自治方式。是在中国社会最末梢的自我管理。这样的管理对于庞大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稳定是农业社会民众最重要的需求。
将民俗历史化,俗信的话语权力量,控制,宗教的政治与政治的仪式等都是作者论述民间宗教、地域崇拜的重要着力点,限于学习紧张,不再赘述。总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具有启示意义和阅读价值。
书目下载信息: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