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福清(R.RIFTIN)通讯院士访谈录(二)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李福清(R.RIFTIN)通讯院士访谈录(二)

关于母题研究最近有一个新的观点,即母题较之故事还要古老,故事可以变化,但母题不会改变。俄罗斯某学者专门研究美国印第安人民间文学、神话故事的母题,传统观点认为印第安人是从亚洲北部迁往美洲,但他在进行民间文学母题分析中,发现印第安人故事中的许多母题与亚洲北部民族的并不相同,反而与阿泰山的,特别是土瓦族的十分相似。后来,遗传研究所通过遗传基因研究,证实阿泰民族DNA与印第安人的DNA相同。由此证明,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是从阿泰来到西伯利亚,又由西伯利亚到达美洲。所以当前母题研究十分重要。我知道中国的杨利慧正在研究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我研究民歌较少,只发表过一篇关于东干民歌的文章。民歌研究与音乐有关。中国关于民歌的研究远远不够,还需加大研究深度。
传说也十分重要。中国可能是全世界传说最多的国家,因为中国文化从古代到现代从未中断,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化都曾间断,只要印度和中国的没有间断,但印度缺乏历史思维。中国人思维的一大特点是历史思维很强,所以往往把中国古代神话历史化,如把伏羲、女娲、黄帝等传说人物变成历史人物,再如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也根据历史所写。但这种历史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如中国人演戏时,演三国戏的演员穿的却不是三国时期的衣服;在西方则不同,如果演古希腊的内容,要求布景、衣服等都必须是古代希腊的,在中国则没有这种要求。年画也是如此,如在诸葛亮画像中竟然出现了钟表,三国时又怎么会有从西方传来的钟表呢?我在东干调查时曾与一个皮匠聊天,他说中国的历史有汉、唐、宋、明、清,我很奇怪他为什么没有说元代,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元代吗?事后我才明白,因为说书人不说元代的故事,他的历史知识都是从听说书中得来的。
中国民间文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情节在许多体裁中都可以见到。这是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俄罗斯,民间故事里的人物不会出现在叙事诗中,叙事诗中的人物在民间故事中也找不到;而且情节也不相同。但在中国,例如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等,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如在戏曲、民歌、传说中都有。这是中国民间文学的显著特点,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

叶涛:昨天我们校长已经给您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欢迎您以后经常来山东大学。从今年开始,我们这个专业将招收民间文学的博士研究生,关先生将要带俗文学史的博士生,欢迎您来给学生们上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您有什么建议?

李福清:我也很高兴被聘为山东大学的客座教授。从研究方法来讲,我采用的是历史诗学的角度。从历史诗学的角度研究文学发展的阶段,从古代文学,至中世纪文学,直到现代文学。中世纪的文学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我写的第二本书,论证了《三国演义》的发展过程,如何从最早的历史书、传说变为评话、演义,以及《三国演义》对曲艺的影响。我的《从神话到章回小说》也运用了历史诗学研究方法,研究演变的过程。在中国,历史诗学研究还没得到关注,但在俄罗斯,19世纪著名学者米谢洛夫斯基已经提出,进而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出版著作《历史诗学》。我总是从历史诗学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这也是我研究中的一个特点。运用历史诗学必须善于利用全世界的相关材料,不能局限于某一国家的民间文学,从而探寻文学发展的规律。
研究民俗,应该注意外国人早期在中国搜集的资料,因为这一方面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如俄罗斯人波塔宁,于1883年搜集了许多中国民间传说,他可能是第一个到中国搜集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人。1892年在圣彼得堡出版著作,包括蒙古族的、藏族、锡伯族、满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各民族的故事。我早就计划写一篇介绍俄罗斯学者关于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民歌研究的文章,但一直没有时间写,因为我现在正在研究年画。
西方有许多研究中国著作和文章的目录、索引。最早的是从18世纪到1924年,由法国人编写的,搜集了法国、德国、俄国、英国等国家关于中国的所有文章和著作,名为《中国索引》。后来,曾为北图馆长的袁宗礼?编写了1924年-1960年欧洲各地出版的中国著作的目录;英国教授编过俄文索引。这些目录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中国学者却很少注意并加以利用。例如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可以从1932年联合国出版的《翻译索引》中查找全世界关于中国文学的翻译材料。
推荐一本非常好的工具书,从30年代开始,京都大学每年出版《中央文选目录》,使用十分方便,可惜不是很全,许多日本本国的文章都未见记录。
这是研究中国汉学的重要参考书。

TOP

母题比故事还古老,很有启发。

TOP

中国民间文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情节在许多体裁中都可以见到。这是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俄罗斯,民间故事里的人物不会出现在叙事诗中,叙事诗中的人物在民间故事中也找不到;而且情节也不相同。但在中国,例如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等,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如在戏曲、民歌、传说中都有。这是中国民间文学的显著特点,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

受教受教!!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