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文物
太原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古交、李家社、河口、石千峰等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先民们很早就在这方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太原的早期文明;义井、阎家沟、光社、东太堡以及山城峁等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都生动地揭示出约在6000年前,太原汾河谷地已经是一个人口较密、经济和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原始部落区域。
太原至今留存的众多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及近现代历史纪念建筑、石窟造像和石刻以及丰富的馆藏文物,作为历史文化底蕴的实物见证,无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古遗址 古墓葬
在太原地区,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以古交地区为主的汾河及其支流交汇地带,重要的有古交遗址、凤凰崖遗址。新石器遗存则在全区广泛分布,其中,义井遗址在保留自有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周边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文化内涵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东太堡文化遗址是太原地区夏时期文化的代表,其形成和发展既有周边的文化因素,也直接参与和影响了商文化、周文化的发展过程。而晋阳古城遗址,以其久远连绵的历史性和特殊的毁灭方式为学者所关注。
太原地区的古墓葬历代都有发现,重要墓葬以春秋战国、北齐和隋唐墓为主。晋国赵卿墓是东周时代保存最完整的大型青铜礼器墓。北齐娄睿墓以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空白。唐代墓葬在太原地区多有发现,树下老人图壁画墓最早发现于太原,随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龙氏家族墓是研究唐代官吏家族兴亡和民族融合的重要资料。
古建筑 近现代历史纪念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今太原境内有古代建筑、近代历史纪念建筑5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数量大,类别多,寺观、宫殿、古塔、古桥以及近现代建筑遍布全市各地,为中国建筑史、建筑结构、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在太原诸多历史建筑中,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是“副阶周匝”之规定形制的惟一一处最早木构实物,结构精巧,侧角明显,屋顶檐口曲线圜和,体现了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窦大夫祠献亭,大殿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献亭甚大,四角立柱,内饰八角藻井,由小斗交错层叠构成,结构简练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太原古塔,结构上以砖石为主,形制上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观式样有楼阁式、密檐式、墓塔式及单层、多层、实心、空心式等。此外,山西大学堂、督军府、山西省银行、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等近现代建筑,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
石窟造像 碑刻
太原境内现存石窟造像(包括摩崖造像)18处,时代跨越北朝、隋、唐,直到宋、元、明、清。其特点是规模不大,但人物造型比例匀称,形体秀美;雕凿技艺线条流利,刀法简洁,其中以天龙山、龙山石窟最具代表性。
太原是山西碑刻的重要遗存地,据1984年以来文物普查资料,现存碑刻约千余通。碑刻种类以记事碑、功德碑为主,兼有水利碑、集市碑等。
馆藏文物
太原市境内的馆藏文物以传世历代绘画、书法、瓷器和革命纪念物为大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几十年来,太原市各文物单位通过考古发掘、田野采集、铜厂拣选、交换、调拨等途径,收集到大量有价值的文物,丰富了太原市的藏品。至1996年,晋祠博物馆、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国民师范纪念馆共有馆藏文物4.5万余件,山西省博物馆收藏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自然标本10万余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文物6500余件。
文物管理
新中国建立前,太原市对文化遗产未能很好地保护,致使天龙山、龙山的大批珍贵文物在20世纪初被盗窃、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古建筑的管理、维修、保护。50年代~60年代中期,先后成立了太原市人民文物馆,省、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晋祠古迹保养所,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文物专业机构和管理机构,在天龙山、龙山、窦大夫祠、太山龙泉寺、崛山多福寺等处配备了文物保护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省、市文物管理机构处于瘫痪状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大了文物管理工作的力度,山西省制定了一系列文物管理条例,省、市文物管理机构先后恢复,双塔、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崛山、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区、南郊区、北郊区文物管理所相继成立,同时在太原市有文物古迹的乡村设立文物保护员,建成全市文物保护网络。与此同时,古建筑的维修保护经费和维修工程量逐年增加,考古工作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新中国建立后至1996年,太原市先后进行过三次大规模文物普查。1996年,太原境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