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旧民居岂能一拆了之

古旧民居岂能一拆了之

2009年10月09日 16:55 来源:广州日报 
 专家呼吁改造城中村要保护文物 建议将祠堂变成村落文化博物馆

  城中村并不是文化沙漠,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文化内涵元素。

  年逾六旬的崔志民曾在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广州博物馆工作,20多年来,他抢救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化载体。谈起城中村的文物保护,他认为可以利用祠堂建立村落文化博物馆,让文化得以传承。

  为何城中村本土村民那么注重祠堂?崔志民说,因为祠堂和寺庙都不是私人的,而是属于整个村整个姓氏族群的,过去大家把最好的都贡献出来修祠堂,可以说这是一个村最好的建筑物,包含了整个家族的文化和村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现在祠堂还是不少村摆放族谱的地方,有些古旧的碗碟是祖传的,无人敢撼动,喜庆丧事也在祠堂举行。


  沥滘旧祠堂 曾归农会用

  崔志民说, 现在城中村祠堂一般用作宗族节庆聚会的活动之地,如老人活动中心,办一些书画类文化活动。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古建筑是不能作为工厂仓库的,沥滘村情况有点特殊,过去很富裕,村中祠堂众多,解放初期,祠堂被农会使用,后来归还村里,但是却没有归还使用权,也由于历史原因,一开始只顾着发展经济,到要重视文化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破坏了。

  他认为,有时候应该抛开狭隘的宗族思想,把固有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这才能够让本土文化代代相传。

  规划不到位 文物遭破坏

  广州不少村落都面临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为何没有保护好当地的祠堂?崔志民说,一方面是被修坏了,有的村把祠堂越修越漂亮,实际上是进行了建设性的破坏;有的则是规划不到位,在搞规划的时候没有先进行文物普查,未纳入保护之中;再一种就是文物部门不重视,不懂得其中的价值也就不会去保护了。

  崔志民告诉记者,沥滘村祠堂,也得到了广州考古界的重量级人物麦英豪的关注,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崔志民说,麦老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到过沥滘,当时沥滘还有数十座祠堂,有的还比现在看到的卫氏大宗祠古老漂亮得多。

  昔日“九太祖” 柱子99根

  卫浩然老人讲述了“九太祖”的故事。当年玉溪卫公祠旁边还有一间叫做九太祖的祠堂,里面有99根柱子,气势恢弘,可惜“文革”期间已经被拆掉了。

  此次,村民邀请麦老先生前来鉴定祠堂的价值。麦老回去之后还到规划局查过,确实没有把祠堂列入保护之中,他还说,下次还要去规划局商量这个事情,没想到还没有来得及去做这件事,祠堂就被拆掉了。

  谈文物发现

  别轻视“烂屋”

  随时发现古建筑

  上世纪80年代,崔志民在文管会工作,时常下乡进行文物普查。除了沥滘,他还到不同的村落游历调查,寻找散布各处的文物。

  “很多时候一件有价值的文物得到保护是很偶然的。”他回忆说,1997年的一天,他跟一个朋友喝早茶,其中一人的妻子来自从化钱岗村。他就问:“那边有什么古建筑值得一看的?”那位女士只是说村里有一个破破烂烂的祠堂,没什么好看的。

  本着职业的敏感,崔志民还是去了,当时祠堂荒废,村民在里面养牛,但让他眼前一亮的是,建筑构件原汁原味,祠堂上还有古旧的文字记载,写着嘉靖年重修,“五仙观也是嘉靖年,在广州地区,明代建筑凤毛麟角。”崔志民回去后想叫上其他专家一起来鉴定,然而当时从化钱岗村并不出名,且路途遥远,竟然没有人愿意来看一眼。

  直到后来开展古民居调查,从化当地邀请崔志民去视察古建筑,也根本没有提到这一祠堂,他才提出要看就去看广裕祠,并罗列了一些年代的数据,让当地文化部门重视起来。随后,有关部门进行修葺,加上媒体报道,众多专家纷纷自动前来看宝。

  2003年12月1日经修复的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获得了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头名。崔志民说,如果不是当时偶然的发现,这一古建筑也许还名不见经传。

  谈文化交融

  延续村落文化

  祠堂改作博物馆

  崔志民建议,祠堂修复之后,可以继续作为宗族活动的场所,延续本土风俗文化,也可以用作村落文化的博物馆,为后人留下更多历史的记忆。

  越秀区矿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文胜认为,城中村缺少文化现象,但并不代表没有文化元素。祠堂正是体现村民德义、孝义等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村民对于祠堂的崇敬仍然保存。

  张文胜还表示,准备开展一个“寻找祠堂过去的故事”的活动,发动村民把跟祠堂有关的老照片和老物品都拿出来展览。“寻找祠堂过去的故事”不仅针对本地村民,同时也通过展览,让居住在当地的外地人了解广州本土文化,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

  文、记者张顺美、曾卫康、姚卓文

TOP

什么时代了呵还在延续这类悲剧!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祠堂改成博物馆,等于把活的东西直接送进坟墓。
似曾相识燕归来

TOP

"孔祥熙旧居"2亿元叫卖? 保护建筑名录没这房

2009年10月19日 10:11 来源:青年报 
  

“孔祥熙和宋蔼龄的爱巢”、“孔祥熙旧居,宋庆龄姐姐出嫁之婚房!!”、“檀宫的创意由此而来”、“上海市中心之内第一大豪宅别墅老洋房!!!!”这些极其吸引眼球的字句,连同后面的硕大感叹号,近日成为许多房地产中介网站上最火爆的宣传广告,它所要推销的是位于本市愚园路469号的一处千余平方米的花园洋房私人住宅,挂牌价格为2亿元人民币。

  昨天,记者探访这座精致而华丽的花园豪宅。女主人表示自己从未以“孔祥熙旧宅”为卖点挂牌,房产中介则表示对“孔祥熙”这个卖点只是“跟风行为”,没法进行详细核实。

  【房产中介】

  “孔祥熙”让房子大幅升值

  在安居客网站上输入“孔祥熙”的关键字,跳出32套符合条件的房子,尽管罗列的洋房面积、楼层,甚至地址等各种信息都不尽相同,然而仔细比较可发现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处房产。

  通过网页上的咨询电话,记者联系上了21世纪不动产的房产经纪人凌先生。他表示,这套房源虽然到公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自己还是昨天才将其挂在网上的。

  “但房东不是独家委托给我们,许多其他房产中介也在卖这套房子。”据凌先生介绍,受委托买卖此类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洋房,中介公司也需要接受许多部门的监督,“每一道手续都会受到监管,所以工作量比较大。这种洋房,一般是不卖给外籍人士的,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下家的身份等许多个人资料进行详细审查,所以流程比较复杂。”

  而志远地产的房产经纪人杨先生则向记者透露了更多信息。“这套房产其实在去年11月就开始挂牌了,在我们公司也有好几个经纪人在跟。房东的身份我们不能透露,据我所知,他可能是一位外籍华人。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所知道的有4个客户在经纪人的带领下去愚园路看过房子,但至今还没有交易的意愿。”

  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老洋房交易有许多规定与限制,因此看过房子的客户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成交。“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买家的个人资料,包括他曾经从事的职业,做过什么工作,去过什么国家,他的家族直系亲属的个人资料等等。这种房子,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据杨先生介绍,曾经有一个客户有意愿买下这处房产,作为会所来使用,“这个客户给所有做这套房产的房产经纪人都发了短信,表示要看房买房,很热情。但因为这种老洋房是受保护的,规定不能作为营业性的场所来使用,所以最终不能交易。最近一个客户是在今年6月份看的房子,是个台湾人,最终也是在审核方面有些问题,没有交易。”

  “我们公司曾经卖过标的最高的一套洋房是在长乐路,1.6亿成交的,这套孔祥熙的旧居因为有个文化内涵在里面,所以市价非常高。这种老洋房现在越来越少了,都是古董,所以价值只会越来越高,一般商品房的成交价可能会低于挂牌价,但这种老洋房的成交价很有可能还会高于挂牌价。”

  【记者探访豪宅】

  女主人称6年前买下房子

  这座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标价两个亿的“孔祥熙旧宅”到底是何模样?记者昨天傍晚来到此地,一探究竟。

  南京西路、静安寺、百乐门,与这些地标毗邻的愚园路469号“大隐隐于市”,4米多高的黑色厚重铁门,沉稳地挡住了马路上的喧嚣,也令一幢美丽的老洋房和满园的绿荫一并优雅地隐身于此。

  大门徐徐打开,隔着青石铺就的宽阔庭院,是一幢三层楼的米白色洋房。而更难得的是,那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前院,可供几百人举办Party的草坪,以及沿着围墙的那些高大香樟。

  站在前花园青绿的草皮上,可以闻着空气中飘荡的金桂花香。这幢3层楼高、白色的欧式洋房具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房间为对称设计,一楼中间是客厅,6扇落地铜质大门显得房屋既古典又气派;二三楼中间是两个超大的弧形阳台,镶嵌其间的是石柱式栏杆,左右还各竖立有两根罗马式圆柱,带格子窗户的房间对称位于洋房的两端,顶部则是一个三角雕花的屋顶。外墙贴的白色石质墙面砖,让整座洋房看上去更加典雅。

  三开间的格局、超大空间的前后客厅,与房屋匹配的红木装饰、特意定做的真皮沙发,悬挂的水晶吊灯,无不彰显着主人的高雅品位。据了解,这幢洋房占地面积1997平方米,而房屋前后花园也有1960平方米。

  据女主人介绍,2003年买下这幢房屋时,并非是因为它是传说中某位名人的旧居,只是喜欢闹中取静的位置,还有开阔大气的格局,所以买下,并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了装修,拆除了原先对老洋房的违章搭建,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还对整个地下给排水管道系统进行了改造,并铺设了整个花园的自动浇灌系统。

  这位女士说,当初房屋刚买下一周,就有买家找到他,要求直接加价购买。此后,陆续有不少外国领事馆、公司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购买意愿。而房主坚持要选择合适的买家,继续保护好这幢难得的上海市中心的超大洋房。

  至于网站称其房子为孔祥熙旧居,这位女士表示卖房是真,但自己未曾有过这样的介绍。对于其他问题,她委婉地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罗丹妮)

  记者手记

  是谁在打“孔氏”牌子

  这处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房产,其典雅、大气的外表每每令经过的路人印象深刻。然而这样的一处豪宅居然要卖掉,卖房广告在网络上铺天盖地。2亿的天价,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人们不禁会对这位神秘的卖家,与潜在的神秘买家心存万分好奇。

  带着这份好奇,记者兵分两路进行了一番调查。然而,无论是现场走访,或是请教相关的专家、业内人士,似乎都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这座豪宅的真实“历史身份”。一位房产中介透露,如果没有“孔祥熙旧宅”这个名头,该处房产的挂牌价不会那么高。居住在大宅中的女主人却表示自己从未以“孔氏旧宅”对外宣传。那么又是谁在挂牌时加上了这个吸引人的卖点,并被反复复制的呢?

  晚些时候,记者又拨通了房产中介的电话,提问中介公司如何认定这处房源真乃孔祥熙旧居。这位先生表示,房产中介公司对房源会有一定程度的审核,但不是很详细,“我们不可能去审查这个房子究竟是不是孔祥熙的房子。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它的历史身份。”当记者问及,如果不能肯定身份,为何又能以此为卖点挂牌出售之时,这位中介说,“其实,这套房子不是我们公司最先挂牌的,我们也只是跟风而已。”当记者再次追问之时,这位中介先生终于说出,“其实,这只是个广告。就算有客户来追问我房子跟孔祥熙的关系,我也会这么解释。”

  愚园路469号住宅也许曾经与孔氏颇有渊源,但至今尚未有人发掘。然而如何监管打着名人故居名目的广告,在房产交易如此频繁而火爆的今天,也许确实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丁烨

  求证

  保护建筑名录没有这座房子

  豪宅围墙上除了门牌号,并无“优秀历史建筑”或“文物保护建筑”等政府部门悬挂的身份铜牌,那么所谓的“孔祥熙旧居”究竟是否真的是孔祥熙旧居呢?

  在上海城市规划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份《历史保护建筑》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并未找到愚园路469号的该处住宅。之后,记者联系了上海市文管委地面文物处处长谭玉峰,他很肯定地表示愚园路上的这处豪宅“肯定不是文物保护建筑”,“保护建筑不一定都是文物建筑,愚园路上属于文物级别的建筑都在我脑子里,没有这个地方。”

  作者为黄国新、沈福煦的《名人·名宅·轶事》一书中,作者写到孔祥熙在上海至少有4处豪宅,分别为位于现虹口区多伦路250号的具有浓厚伊斯兰情调的阿拉伯风格建筑,位于永嘉路389号的西方城堡式建筑,位于东平路9号的一幢德国式建筑(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办公楼),以及现虹桥路 1472号的一幢西班牙式建筑。但没有提到愚园路这一处。

  专家

  若真是孔氏旧宅应属于保护建筑

  作为上海优秀建筑保护领域的专家,原市房地局历史建筑保护处处长,现任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安石告诉记者,他对愚园路469号这处房产并不熟悉。

  “如果这处房产真的是孔祥熙的旧宅,那么它应该属于保护建筑,卖家需要根据其保护的类别在交易时告知买家住宅的重点保护部位,保护内容,而买家必须承诺并履行对保护建筑的保护责任,这份‘告知与承诺’应作为书面文件附在房产买卖合同之前。”

  王安石介绍说,有些花园住宅虽未列入保护建筑名目,但也是政府保护的对象,一些保护的做法可参照保护建筑。

  记者:丁烨(除署名外)

[ 本帖最后由 王媛媛 于 2009-10-19 20:2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这些绝不能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