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很具生命力的一说”(炎帝故里会同新说)

“很具生命力的一说”(炎帝故里会同新说)

“很具生命力的一说”(炎帝故里会同新说)
2009-05-06 08:11:00 来源: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 


  4月18日,“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与会的专家都用自己的学说新成果支持炎帝故里会同新说。

  自怀化学者阳国胜2005年提出炎帝故里会同新说以来,几年时间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从湘西到湖南,再到全国,得到了认同;从一家之言,到民俗学,再到史学、易学、炎黄、民族、古文字学的权威、专家的支持,这进一步证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震中先生所说的:“炎帝故里会同新说证据充足,可备一说,而且是很具生命力的一说。”

  那么,支撑这一“很具生命力的一说”充足证据又是什么呢?

  典籍记载

  典籍记载是最有说服力的。

  其实,早在晋代,学者习凿齿就明确提出:“神农生于黔中”(《世语新说》载《伏滔集》,引《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

  《会同县志》等众多史料载,会同属古黔中之地。沅水流域远古称为“黑水”,亦称“黔水”,到战国时才称为沅水。在春秋战国时,沅水流域按自然地貌被分为两大块,以今沅陵县为起点,沅水下游至洞庭湖区称为“洞庭”地区,楚国在此设立了“洞庭郡”;沅陵以上的沅水中上游地区称为“黔中郡”。虽然古黔中郡治现在已发现在三个地方,一是屈原到过的溆浦,二是现在的沅陵县境内,三是学者阳国胜认为,“郡治在今之洪江黔城。”他认为“《史记·苏秦传》记载,‘楚西有黔中,北有洞庭,天下之强国也’。秦昭王三十年(公元225年),秦攻占楚国的洞庭、黔中两郡后,将两郡合二为一沿用黔中郡名,郡址在今沅陵县西二十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整合为三十六郡,此时才取消黔中郡。黔中郡建制几百年。古会同一直处于中心地位,且至今有‘黔阳’、‘黔城’等古地名作证。晋人习凿齿所言之‘黔中’应实指古会同之域。”

  但是,中国的史料汗牛充栋。在炎帝故里的“说法”上,历来有着“南北之争”。“北方说”又分为“陕西宝鸡说”、“山西高坪说”等,而“南方说”分为“湖北随州说”和“湖南会同说”等,而“湖南会同说”是一种“最年轻”的一说。既然典籍有着明确记载,为什么“陕西宝鸡说”成为“正牌”?

  专家如此解释——因为“长期以来,大家总是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可这些年根据考古新发现,史学界提出了“文明起源多头论”。而且,这种观点得到越来越丰富的考古新发现所证明。

  因此,“炎帝故里会同新说”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头论中的一种声音,支撑它的史料和事实更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头论的佐证。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说的,上古时期,包括以会同为核心的怀化一带,在整个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考古发现

  支撑任何一种新的历史学术观点,最终都得靠考古发掘,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人的设想、推测、观点都得靠地下的埋藏“说话”。那么,炎帝故里会同新说有地下“说话”的吗?

  一位专家肯定地说“有”。

  他说,会同盆地就有距今1—10万年的旧石器遗址6处、新石器至商代遗址4处;怀化境内发现距今1—30万年的旧石器遗址113处,新石器遗址18处,且大多新石器遗址分布在连山周边直线距离50公里范围内。关于这种地下埋藏以连山为中心,成三个环状带。第一道环:潭子墙—古经庵—狗陂坡—对江遗址;第二道环:太阳坪—渡头—若水遗址;第三道环:斗篷坡(靖州境内)—怀化高坎垅—高庙遗址。不仅如此,在连山盆地还出土过一些大型动物化石,一些村民家中和会同文物所还保存有化石的标本。

  这些古人类生活遗存,除证明会同这个地方远古就有人类生活外,而且遗存中的文化堆积情况证明着这一方古人类文明已达到了相当高度,并与史籍上记载的炎帝时代情况相吻合。沅水中游的高庙古人类生活遗址就是如此。

  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这里和会同毗邻,过去属于老黔阳县,从这里上溯几十公里水路就到了会同县腹地。这里的发现曾列入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值得重重书写一笔。主持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贺刚曾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祭祀遗址,表明当时原始人类的精神生活已经十分丰富。因为祭祀活动是反映人类宗教信仰存在的不可争辩的依据。”贺刚曾评价一块白陶罐残片上面戳印的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凤凰并不存在,它是原始人类想出来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原始人类对凤凰顶礼膜拜,借助于祭祀活动,沟通和大自然的联系。”“能够创造出这么精美的艺术神器,说明当时有专门的工匠——‘艺术家’存在。这足以反映7400年前原始人类的智慧和精神生活水平。”

  笔者在今年4月间踏访这个遗址时发现,这里地处安江盆地的北部。这里的环境就是一个天然的古人类摇篮。这里有着丰富的食物,地上有野生谷物,河里有鱼虾螺贝,山上有猎物野果。他们伐来山上的树木,搭起了原始的栖身之所,割来洲上的茅草,搭在屋顶上;他们剥下野兽的皮毛,做成了遮体的衣服;采来地上的野麻,搓绳织成了鱼网。如果,河里的水漫上来,他们可以跑到不远的后山躲避;如果在河里劳作累了,他们可以到河心岛的林阴下休憩。这样,他们在进化中一天天“长大”,正如一个考古专家说的,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不惬意:每天都会为了生存而去狩猎、耕作,但他们一有空闲就会耐心地雕刻象牙,并且定期祭祀神灵,他们甚至还能够创造出令现代人惊讶的艺术品……他们不仅相信神灵的存在,而且还懂一点点巫术。

  我们问有关专家,高庙遗址与会同炎帝故里的新说的关系。他说,第一,这说明七千年以前五溪地区不仅有人类生活,而且已经创造了比较高的文明。第二,从遗址里挖掘的两具古人类骨骼来看,这是一对夫妻的,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夫妻合葬墓,从陪葬品中的玉玦来看,这是一对贵族夫妻,很可能是这个部落的酋长夫妇。叫人疑惑的是,在当时的周围地域并没有玉石,难道是新疆的和田?难道是云南的保山玉,抑或是陕西的蓝田玉?如果是三者之一,这种玉的“流动路线”又是如何的呢?是外方的朝贡?第三,白陶罐残片上面戳印的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而崇拜凤凰则是炎帝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第四,高庙遗址中最大的发现还是发现了祭祀遗址,这也与炎帝文化中的特征相同。第五,从高庙遗址中发现的古人类祭祀遗址那几个埋柱子的洞的大小来看,可以看出没有直径一米左右的大木头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大木头只有会同有,即“广木”。

  这位专家由此设想,原先活动在会同连山一带的炎帝部落顺着沅水下漂,他们不断发现了新的世界,也就随水而下搬迁自己的定居点,而高庙正是他们搬迁中的一站。从这个逻辑来说,炎帝部落是顺沅江而下,一路定居,一路发现,一路搬迁,最终漂进洞庭湖,冲进了长江,并走向中原大地,演出了炎黄两个部落相争和融合的历史大戏。

  虽然这仅仅是个推测,有待更多的考古新发现证明,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解谜路径是对头的。

  民俗作证

  另一个支撑会同新说的就是会同的民俗了。

  民俗,是通过一方人类生活而遗存下来的。人类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有民俗也可能几万年,文字记录才几千年。“民俗不是别的东西,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人和事,加上有关的思维。”在会同,可谓遍地炎帝神农文化,而其中在民俗方面的就更多,如山区至今存在的裸体祭神农的风俗,这里人家建房子时的大门上方必定有八卦图案,“神农尝百草”中365种中草药在会同可以找到98%。而最鲜明的就是这一方茶风俗。

  在国家级森林公园鹰嘴界,我们就看到了生气勃勃的野茶。但叫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的茶俗。

  “开茶”:在上个世纪以前,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到井台挑一担水,烧开后放上茶叶,这一天全家就喝这缸茶。

  “凉茶”:到了夏天,会同人将烧好的茶装进一个大瓦罐,然后将它置于井中“冰”着,全家人用这个消夏。

  “茶堂”:会同农家建房,除堂屋外一定建有一个茶堂,这个茶堂和厨房挨着。冬天来了,火堂里烧着火,上方悬着一个砂罐,罐里是茶汤。全家人休憩或者客人来时就坐在这里,将砂罐的茶水再加热,女主人给大家倒上茶。当杯中茶水只剩下少许时,主家又将砂罐移至火堂上方加热,以便续水。

  “三道茶”:主家来客了,女主人将其让到茶堂里坐着,然后端出一个盘子,里头是几个茶杯和几个小碟,碟中是佐茶的“茶食”。第一道茶食是甜品——蜜饯,如糖冬瓜干、嫩柚子干、晒刀豆、南瓜干等。当换二轮茶水时,茶盘里的小碟里换上了酸味的,如酸萝卜、梅子干、杨梅干等。当换三轮茶水时,小碟里换上了姜片和其他咸味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食也与时俱进的,如代以花生糖、水果糖等,但不管怎么变,一甜二酸三咸是不变的。

  那位专家说,茶文化在会同是非常深厚的,渗落在每个人生活中。这种茶文化既不见之于典籍,也无人谈论,是人们的“自觉行为”,而且代代相传。如此就要推问:“会同的茶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当然是炎帝神农氏,因为他才是真正的中华茶祖。”专家说。

  “形”“貌”吻合

  阳国胜先生在《神农炎帝故里会同新说》中说,《连山易》的发现是炎帝故里新说的关键和重要因素。他曾与有关人士十数次反复勘探,发现会同连山有一批座古庙和古庵。其中有八座庙的方位及古地名、卦向与贵州荔波等地发现的《连山易》所记载的八卦方位和内容一致。根据有关古籍记载,《连山易》为炎帝神农氏所创,而这些庙庵的布局形成了九宫八卦之状,这些庙庵加上连山镇江庙附近的渠水,就像一个天然的太极图,这一切都与炎帝首创《连山易》惊人吻合。因此,可以推想,连山盆地就是炎帝推演易象的场所。这就可以证明,连山就是炎帝“治理政事”的中心,也就很可能是炎帝故里。

  连山地形地貌与史书记载的炎帝神农故里特征相同。连山乡境内的大坪村有一山势高峻的山坡,当地村民祖祖辈辈把该山叫做常羊山。在常羊山脚东缘有一奇洞,叫连山洞。因洞体山顶有一数百吨重、形同甲骨文“山”字形的巨大飞来石相连,故有“连山”与“连山洞”之称。洞的右侧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洞长300多米,人可以在洞内自由行走。在洞内中间有一宽20平方米的锅形水潭,潭边宽处有石桌、石凳,其特征与《汉唐地理书钞》等书“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连山。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炎帝生于此”的记载一致。

   (本文来源:湖南日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