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收藏要慎重
老陶/文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收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百姓业余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收藏的器物要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年代越久远的越珍贵。收藏有很多门类,如石器、青铜器、玉器、书画、陶瓷器、木器等等。现代收藏领域越来越广泛,已经涉猎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玉是指年代久远的中国古代玉器。在古代,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玉器是权力、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古玉收藏,首先要了解古玉的历史、地位、形制、名称与用途,以及真伪古玉的鉴别方法。
玉器,顾名思义,就是用玉石制成的器物,传统的玉石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专指产自缅甸等国的翡翠,软玉则指产自新疆的和田玉,其颜色有白、青、黄、碧、墨等,不透明或半透明,摩氏硬度为6 ~ 6.5,为最名贵一种玉石,在古玉中普遍使用。其它玉石还有产自辽宁省的岫岩玉;产自河南省的独山玉;产自湖北省的绿松石;产自陕西省的蓝田玉等。
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这个时期在人类发展史上属于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的过渡。玉器作为礼器,是先民们对大自然、神灵、统治者顶礼膜拜祭祀用的神圣器物。玉器的礼器地位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玉器除了作为礼器外,还有陈设器、佩饰、实用器等。
礼器是古玉的主要形制之一,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玉璜、玉琥是贵族享用的佩饰;玉圭、玉璋权力的象征。璧、琮、璜、琥、圭、璋并称六瑞之器。古玉除礼器外,还有玉环、玉瑗、玉带勾、玉剑饰等玉佩饰;有玉瓶、玉尊、玉鼎、玉山子等陈设器;有玉杯、玉碗、玉盘、玉梳等实用器。可以说古玉品种繁多,不胜枚举。
玉器的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反映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能力与美学意识,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能够收藏到一件年代久远精美的古代玉器,是每一位古玉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由于古代工匠用最原始的方法生产加工玉器,生产能力有限,并且历经数千年,加之自然灾害、人为损毁等原因,所以古代玉器存世量极少,极为珍贵。大型古代玉器大多数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以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内,民间常见玉璧、玉环之类小型古玉,小型陈设玉器、玉雕以明清时期器物居多。
近年来,古玉收藏热催生了古玉造假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专访《探访古玩收藏市场,古玉造假形成产业化》系列节目,深入揭露了古玉造假的的过程。受骗的收藏爱好者张先生,先后花了三百五十多万元购买了1千多件伪造的齐家文化古玉。甘肃天水市武山县造假的齐家文化古玉入选“著名专家”主编的收藏类图书,造假者与贩假者却津津乐道。
2011年,2.2亿拍卖未能成交的所谓的“汉代玉凳”,成为古玉造假的最大丑闻。
目前,国内古玉造假业分布除甘肃天水外,主要还有安徽的蚌埠、江苏徐州、浙江湖州、河南南阳等地,市面上的假古玉主要是仿红山文化古玉、汉代出土古玉、良渚文化古玉。赝品古玉可谓是自古有之,各种类型、各个年代的古玉无所不仿。中国有上千年伪造古玉的历史,其作伪手法甚多,据明、清一些专著介绍,起码有几十种。现代仿古玉,除了极少数高仿外,大多数造假者用俄罗斯玉、阿富汗玉等低档玉石或似玉石料,利用现代机械手段大规模地疯狂生产假古玉或臆造之伪品。俄罗斯玉石与石油矿伴生,有天然石油的沁色,呈深浅不一的黑褐色,加工的仿古玉极似出土古玉。目前,古玉的造假技术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曾经有位四川大学的考古学博士,花40余万元在一家与其有较好私人关系的古董店买到75件古玉,有商、周、汉代的玉璋、玉刀、玉龙纹器、玉剑饰、玉冠等。后经文物部门鉴定全部是赝品。
现在假古玉流通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造假者与贩假者利用人们对古玉收藏的热情,拉大旗作虎皮,编造故事设局,大量兜售假古玉谋取暴利,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家和退休老同志,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醒悟过来为时已晚;有的则蒙在鼓里,陶醉其中。
老陶有一件珍藏多年的战国古玉器“白玉三才环”,直径约3厘米,和田白玉制成,保存完好,沁色美丽,过渡自然。玉环表面及内外侧被琢出三个平面,每面各代表“天,地,人”,表示着天,地,人的循环往复,和谐统一。是古人护身避邪之物,寓意吉祥。这件古玉环,老陶曾在雅昌、盛世、藏龙等艺术品收藏网站展示过,令藏友们羡慕不已。有一外地藏友重金索求多年,老陶未舍割爱。有一件真古玉在手,老陶足矣。
古玉收藏需要知识与悟性的结合,更需要冷静与理性的心态,敢于否定自己,不为假象所迷惑最重要。面对纷乱的古玉市场,风险更大,捡漏的机会微乎其微,切记古玉收藏要慎重。
[
本帖最后由 老陶成局 于 2016-1-24 20: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