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他两提提案促南京烟花爆竹开禁

他两提提案促南京烟花爆竹开禁

他两提提案促南京烟花爆竹开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08:15  南京晨报



  1977年,秦淮河畔的夫子庙灯市悄悄开张,这个曾是“破四旧”对象的老民俗在消逝了10年后开始恢复……1978年,一位叫陶思炎的“工农兵学员”参加了高考进入南师大中文系。如今,夫子庙灯会闻名全国,而陶思炎研究的民俗学也从原来不为人们所理解渐渐成为一门显学。

  首位民俗学博士最初心仪外国文学

  1978年,陶思炎结束了数年的插队知青生活,通过招工到邗江县建设设计院做了一名制图员。在当年的高考中,陶思炎弃工学文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的中文系。他回忆说,如果没有时代的转折,他也许就固步自封在那个县城继续画一张张工程图。

  1979年,当时7位老教授联名写信给国务院,要求恢复已消失了20多年的民俗学学科。正在读大二的陶思炎当时心仪的是“时髦的”外国文学,但后来他觉得研究外国文学始终隔了一层,一度想转向,“后来接触到本土的东西,转念一想,还不如研究最本土的东西。”最终他决定转向民俗学。

  1987年陶思炎考入北师大读博,两年后提前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个民俗学博士。

  两提提案让南京春节又闻爆竹声

  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然而南京和国内许多大城市一样,曾度过了没有爆竹声的10年春节。

  1994年12月1日,《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实施。当年就有市民曾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被行政拘留,在严厉的管制措施下,原本过年时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很快被管住了。“别的地方尽管有禁令,但老百姓仍偷着放,而南京一直执行得很好。”陶思炎回忆。

  而到了本世纪初,情况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实施了10年的“禁放令”后,上海、青岛、苏州等城市开始实施烟花爆竹有限开禁,即允许市民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燃放指定品种的烟花爆竹。“年味越来越淡,春节期间没有爆竹声冷冷清清,南京的过年氛围一直不如周边,很多人过年往外地跑。”作为一个南京的民俗学家,眼前的景象让陶思炎很苦恼。这么久的积淀,已让烟花爆竹成为春节特定的文化符号,就像西方圣诞节要有圣诞树、感恩节要有火鸡一样,如果缺少了这些“符号”,这些节日还能找到传统的感觉吗?

  2003年陶思炎作为省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南京春节期间解除对烟花爆竹燃放禁令》的提案。这份提案后来得到的答复是:南京的禁放效果在全国是最好的,成果来之不易,开禁的呼声的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但还有很多人赞同禁放。

  2004年,当初全面禁放的282个城市已有105个采取了有限开禁。陶思炎再度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呼吁春节期间解禁烟花爆竹燃放。他提出目前烟花爆竹的禁放效果好,并不是这一规定好,而是因为老百姓遵纪守法。如此看来,解禁后市民也会积极配合。

  连续两年,关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解禁的讨论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批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呼吁开禁。2004年3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各政府部门进行座谈,并书面征求意见。23个单位中,有18个单位主张实施有限开禁。2004年5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就烟花爆竹是否有限开禁广泛征集市民意见。通过对市民来信、电子邮件的统计,超过半数的市民主张有限开禁。

  “这份提案最终被采纳了一半,我建议限点开面,南京一开始实行的是限面开点。”陶思炎说。直到2008年春节,南京的烟花爆竹燃放规定改成了限点开面,春节期间南京城内四处可闻爆竹声,阔别已久的年味又回来了。

  “端午”申遗引起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2005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的消息让国人很震惊,民族节日和民俗的保护再次被高度关注。陶思炎说,虽然韩国申报的是江陵端午祭,和我们的端午节不太一样,但其“捷足先登”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国人很大刺激。文化资源的保护引起各方重视,多位学者呼吁尽快将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很受重视,对文化传统的保留比我们中国要多,这些民俗文化应当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内容之一。”陶思炎说。

  据了解,人大校长纪宝成连续几年在两会期间提出加快将中国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立法进程建议,引起广泛关注并最终获得采纳。通过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努力,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大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假日。

  清明节放灯,传承中创新民族文化

  2008年清明节,这个新的法定假日,在夫子庙的泮池举行了放河灯的活动。扎灯老艺人陆有昌告诉记者,秦淮河放河灯的习俗至少中断了七八十年,现存的扎灯人都没有做过,他们只能慢慢试验做出合适、安全的河灯。

  陶思炎告诉记者,其实在设计这个活动时,不少人担心,清明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搞这样的放河灯活动是否妥当。陶思炎在传统习俗中为此找到了依据,南京人以前会在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放河灯。唐代韩翃在诗中写道:“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武侯家。”陶思炎说,古代清明节有个重要仪式“取薪火”,清明之前寒食,不生火不做饭只吃冷食,到了清明,由皇帝赐火,百姓家中才开始重新点火,一年中真正的春天也从这时才开始。

  陶思炎解释,放河灯的含义与清明节相符,既可以追思先人,也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放灯祈福祝愿。陶思炎认为,民间文化活动在“传承”之外也需要“创新”。一方面可以丰富人们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对扎灯的民间艺人群体和民间灯彩工艺也是一种保护。

  南京民俗地图

  夫子庙:年年元宵观灯者如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包括花灯在内的民间艺术被划为“四旧”,灯市和灯会被完全禁止。1977年,夫子庙再次开放灯市,这一传统习俗恢复原貌。1985年,南京秦淮区政府开始在春节在夫子庙大成殿组织每年一届的“金陵灯会”。1988年,夫子庙尊经阁建立灯彩艺术馆,一些大型灯组陆续在金陵灯会上出现。2000年,秦淮区凭借金陵灯会,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灯彩艺术之乡”。据了解,现在夫子庙灯会期间接待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元宵节当天观灯人流量甚至突破45万人次。

  南京的民俗文化中,现在全国知名度最高的要数夫子庙花灯。陶思炎说,夫子庙的灯市、灯节和灯展已成为南京春节中的一个高潮。自清代以来民间各处都有做灯看灯的地方,比如省内的扬州、苏州,浙江的杭州,福建的漳州和泉州等,而南京一直是观灯的第一方阵,现在南京的花灯更是一枝独秀。

  高淳:跳五猖重现江湖

  “高淳是江苏省民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陶思炎说,他在全省跑了那么多地方,发现高淳才是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高淳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在物资交换上处于边界线,高淳人习惯于东西交流而不是南北交流,主要和溧阳、安徽交流,现在讲的还是地道的吴语。

  高淳的跳五猖活动,其实是傩文化的一种,以前被视作封建迷信一度被废止,当地老百姓把跳五猖的面具偷偷藏了起来,大约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恢复。

  陶思炎解释道,这种驱邪仪式可以追溯到上古。此前在湖南的湘西、江西、安徽等地都有发现。现在高淳的跳五猖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已走出乡野成为当地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

  “打水浒、跳马灯,尤其是它的大马灯其他地方都没有。此前在高淳还发现了一批道教的水陆画。”陶思炎说起高淳地区的民俗遗存如数家珍。

  江心洲:外来的民俗村成一大特色

  和夫子庙越来越火的传统民俗相比,江心洲的民俗村则是一次“无中生有”的尝试,江心洲本来没什么资源,这个仅高于江面4米的小岛,也没有太多的文化资源遗存。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搞起了特色农业,但受季节性影响很大,陶思炎给当地干部提了一个建议,不如搞民俗旅游试试看。

  江心洲的历史其实只有100多年,当地居民主要为安徽等地来的移民,虽然当地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民俗遗存,但通过到安徽泾县等地征集民俗资料,办起了民俗馆。第二年,江心洲就拿到了全国2A景区的牌子。如今江心洲的民俗一条街上,有婚俗馆、农艺馆等各种民俗展馆,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

  人物点评

  回首30年,似乎是绕了一个圈。以前被认为价值不大、档次不高,掺杂着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开始得到重视;一度被禁止的庙会现在成为各地重要的节庆活动与旅游和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点话题;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假日……陶思炎说,这30年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社会生活由原本的思想被禁锢朝着更为开放的方向发展。陶思炎乐观地展望,今后在提高民族自信心上,传统文化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仇惠栋/来源:南京晨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