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逻辑吗?
李文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13日 17:19 来源:光明日报
一
如果谈起逻辑,有人会给出两个判断,其一,逻辑很重要,其二,中国人自古不善于讲逻辑。
有理走遍天下。讲逻辑,就是讲理。西方主流观念认为,上帝用逻辑创造世界,人类用逻辑认识世界。如维特根斯坦说逻辑是“类似于上帝意志的东西”,爱因斯坦说逻辑是造成西方科技日新月异的根本原因。中国学者严复更是把逻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逻辑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中西方学者还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自古不讲逻辑。爱因斯坦认为,“中国无科学”,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无逻辑”。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中国的一些著名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杨振宁和港台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也都认为“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李茗公:《反思启蒙:中国呼唤“逻先生”》)。
窃以为,中国古代没有经济学,但不等于没有经济;没有逻辑学,也不等于不讲逻辑。王国维说得好:“一切吾人,其得推理之能力及习惯,实远在闻辩学(即逻辑学,笔者注)之名以前。”
我认为,较为符合现实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古代人也讲逻辑,只是在程度上,与西方人相比,有些逊色。有学者指出,“那些鼓吹‘中国有逻辑’的论著,都是用古籍的只言片语勉强拼凑的。”其实,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主要根据,并非来自寻章摘句,而在于逻辑推理:既然逻辑非常重要,一个社会没有逻辑,就没有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就没有进步,那么,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从没中断,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又作何解释?
二
在我国,无论是以往还是现今,不注重讲逻辑的情形,确多有发生。
常见的错误是自相矛盾。金岳霖先生曾经指出“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这个谚语有问题:既然“金钱如粪土”,朋友也就一文不值。
缺乏缜密推演和论证的现象也很普遍。张岱年就指出:“中国哲学只重生活上的实证或内心之神秘的冥证,而不注重逻辑的论证……中国思想家并不认为细密论证是必要的。”(《中国哲学大纲》)。先说古代。孔子主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此,有人就提出质疑:“从逻辑上讲,父亲如果正确就没必要改,如果错误就没必要再等三年。”我则以为,孔子所界定的“三年”这个时间长度,缺乏数据支撑,主观随意的成分有点多:改为“两年”,或说成“四年”,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可以。再说现代社会。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有种学说很主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过七八年再来一次。”但为什么是“七八年”,而不是“六七年”,也不是“九十年”,同样缺少定量分析和严密推理。同一时期,还有一个说法:“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八亿人民,不斗行吗?”对此,李茗公就指出,按照逻辑要求,如此主张之后,还“必须把斗与不斗的各种情况全部罗列出来:人数在多少以内可以不斗,不斗的原理是什么;人数达到多少之后就必须斗,必须斗的原理是什么。就像科学家对自然水进行反复研究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在正常气压下,零摄氏度是冰点,一百摄氏度是沸点。”(李茗公:《反思启蒙:中国呼唤“逻先生”》)
三
讲不讲逻辑,结果大不一样。在个人层面,讲逻辑,就是讲诚信、有条理,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社会层面,讲逻辑,就是照章办事,依法治国,这是和谐有序的前提条件。在决策层,讲不讲逻辑,则关系到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的成败与兴衰。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在于党和党的领导集体,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在决策过程中重视“讲逻辑”:论证充分,考虑全面。“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调查,是一个归纳、概括和抽象的过程,更是一个把握客观规律,力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无不包含周延而缜密的学理,表明了作者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有着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人,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辉传统。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小康”目标。邓小平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这一构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经过了缜密推演和论证。其主要统计数据支撑为:中国经济增长如持续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10年可翻一番;而如年均增长10%,7年就能翻番。
迄今为止的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战略部署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