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

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

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

施秋香





《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
刘文良/著
人民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生态批评是一个新生事物。一些人认为,“生态批评”纯粹就是一个舶来品。也许,就“生态批评”这个概念来说,确实是从西方漂洋过海而来,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学界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就一定只能是“鹦鹉学舌”,中国学界完全可以建构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批评理论体系。刘文良《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以下称《范畴与方法》)的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充满了自信。作者指出,“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话语资源,这是全球性的生态批评要想获得长足发展绝对绕不过去的宝贵资源”。中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民胞物与”等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理论、“万物齐一”的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关系理论、“不形相禅始卒若环”的“天倪”论生物环链思想等都是“中国特色”的古典生态智慧。本书还专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内蕴进行了发掘,对这一极其重要的“和谐” 思想的现代生态价值进行了考量,并将其与西方现代生态伦理进行对比研究之后,指出源远流长的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是“不谋而合”的。同时,本书倡导并着力于从中国本土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吸取生态智慧,不仅大大丰富了生态批评的内涵,还有效地拓展了生态批评的批评空间。

        对生态批评理论立足点等一些重要命题的探讨也体现了作者不同于西方激进批评观的“中国特色”。现今学术界尤其是西方学界在探讨生态批评时,很多热衷于以“生态中心主义”作为其理论立足点。然而,“生态中心主义”这一命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且不说在现实语境中,它的可操作性很让人产生怀疑,即使是在理论层面,它也面临着不小的困境。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本书作者并不简单地认同西方生态批评所倡导的“生态中心主义”这一激进的理论主张,而是认为温和、理智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的利益与生态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立足点,应该被确立为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另外,在生态环保要“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为本”的问题上,本书同样体现出中国学者“务实”的作风。

        中国本土文学的生态批评也成为本书主要的观点支撑。当前,国内学界的生态批评一般是建立在对西方理论成果的借鉴和对西方生态文本的阐释上,而本书则将批评重点放在了中国本土的文学、艺术上。通过对中国本土的经典文学、生态文学、生态影视的生态基因以及“逆生态”文学的“反生态”基因的挖掘和评价,充分彰显了生态批评的中国特色。在论析生态批评的“经典阐释”方法时,本书特别强调要把握阐释的“度”,避免完全脱离时空背景的过度阐释。这与一些西方生态批评人士所推崇的生态批评的“无限”阐释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另外,重视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的批评,也是本书较之西方生态批评的一大特色。在西方,生态批评往往是针对于自然生态的。然而,生态危机决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自然生态危机。作者指出,“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要解决自然生态问题,更为根本的也许还在于要解决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方面的问题。因此,生态批评也不单只是关注自然生态这一层面,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同样是生态批评必须关切的对象”——只有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最终归属。无序的社会生态破坏正常的自然生态,良好的社会生态促进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生态文艺和生态批评在直接关注自然生态的同时,更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生态,通过呼唤健康的社会生态推动良性的自然生态的重建。本书分别从“重视精神生态,纯化‘小宇宙’继而净化‘大宇宙’”、“重视社会生态,推动良性自然生态的重建”等角度,对忽视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危害以及生态批评如何推动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良性发展进行了探讨,从而为生态批评视野的拓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5-19 14:18: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