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书札记】《缅边日记》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读书札记】《缅边日记》


        昨日,购得一册《缅边日记》,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本,薄薄100页,售价4.10元。在丛书中,这本书被列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考察和地理考察类。。在丛书中,这本书被列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考察和地理考察类。本书初版于1941年,收集在巴金主编的“文化生活丛刊”中。


        这本小册子引起我的注意,首先是因为它的作者。作者曾昭抡(1899-1967),我国化学科学研究工作开拓者之一。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化学学科,曾在中央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高教部副部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受到不公正待遇(书中即如此介绍),降级下放武汉大学,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仍努力工作。1967年12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缅边日记》是曾昭抡先生在抗战期间由昆明到滇区边境实地考察的记录。三四十年代的大后方,聚集了当时的各路英杰,由于西南当时所处的特殊地位(政治的、地理的),其社会人文景观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此前,曾读过罗常培先生的《苍洱之间》,也是那个时期写的游记,至于费孝通先生的《鸡足朝山记》,则已成为名篇。
        《缅边日记》记录了作者从3月11日至25日十五天里的所见所闻。时间虽然有限,但正如他在游记中所提到的,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差不多每几公里都有笔记记下来”,因此,书中真实地记录了边陲民族的风土人情、珍贵稀有的植物和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特别是书中的文字朴实无华、优美流畅,读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缅边日记》,最明显的一点,是作者在记述方面的精确。书中所记里程,以离昆明的远近为基准,精确程度达到零点几公里;行程每到一处,都要注明其海拔高度;书中的时间,也准确到分钟。当时的读者若在滇边地区旅行,完全可以拿着这本日记作为向导。
        日记中多处记录了当时的少数民族“夷族”的生活、生产状况,叙述之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少数民族的同情。夷族分为四大族:“崩龙”、“摆夷”、“山头”、“栗粟”。作者在日记中记述了这四大族的社会组织、居住、服饰、生产状况、婚姻家庭情况等,尤其是对这四个民族妇女服饰的差别描述甚细。
        作者在其不经意的记述中,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民俗资料。如各地的土特产方面,记有禄丰的剪刀,保山的板鸭、三拼酒、点心,山头人织成的的“同酣”,摆夷人织成的五色锦等。在距昆明125公里的平浪,有一制盐场,往外运盐除用卡车,还有驮马和人力作为辅助,当时把用人力背盐的人称为“背子”(14页);楚雄的街道没有街名,而是把某某街称为某某镇,作者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城是由过去的几个镇合并而成的(16页);“滇西的妇女素以能干和勤俭闻名。据说她们以为雇用老妈子,是女主人的耻辱,因为那就是表示女主人不能干”;下关多风,作者记录了当地人关于多风来由的神话,并结合地形、地势做了分析(23页);当时形容路程远近有用“几站地”的说法,“所谓‘一站地’,就是指驮马一天走的行程,平均是六十里左右”(23页);保山印象最深的三件事:“辫子多,小脚多,驮东西的黄牛多”(37页);滇缅公路沿途的四绝:“下关的风,龙陵的雨,芒市的米,摆夷的女郎”(48页);保山一带,有“穷走夷方急走厂”的俗语,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57-58)……。
        由于作者注意到对所到之处生活环境的记述,所以给我们留下的场景就更加生动。作者记下关的街道,对店铺的种类详细进行描述(22页);记保山的夜晚,对店铺中点的各种灯的描写更是十分传神:“大街上最考究的店铺,夜间点着打气灯。普通店铺,多半是点洋油灯。店前的摊子(大部分是食物摊子),有的点马灯,有的点一种本地特有的灯。最后一种,是把松香放在一只直径大约三寸左右的铁碗里,上面架着小条的木柴;烧起来以后,这样的灯,发出不小的火焰和黑烟,确是别有风味。”(35)小镇上的夜晚如在眼前。
                                                                                 1999.6.18-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