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波:田野上的中国,指尖上的中国
发表于东方早报 2012-08-05 00:29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诸多吃货及非吃货的热烈追捧,一夕爆红。对片中讲述的美食知识和故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但对美食之基础的食材,粮食、蔬菜等等,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最近读到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的三卷本大著《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牵引我的目光从餐桌转向了田野,从今天望向了千百年前,书中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诸多农作物起源、传入、扩散的故事,令我大开眼界。
这些作物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中国起源,一类是从外部传入。中国古代所谓“五谷”, 稻、黍、稷、麦、菽(另一说为麻、黍、稷、麦、菽),其中稻、黍、稷、菽,中国均为起源地之一,尤其稻在长江流域、黍(黄米)和稷(小米)在黄河流域得到驯化并传播开来,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意义重大。而五谷中的麦(小麦)起源于西亚,另外像高粱起源于非洲,它们都应该是通过丝路传入中国的,时间早在四五千年前。一般人常常把古代中国想象为一封闭、自足的世界,想象一下这些作物从千万里之外,走过千山万水,一步步来到中国,在一个个地方落下脚来,就会明白,中华文明从来不是孤立于世界的,而是受惠于外部多多。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玉米、甘薯、马铃薯,这些高产的作物原产于地球另一面的南美洲,明清时代才漂洋过海而来,并迅速蔓延到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没有这些高产作物的到来,清代人口的大增长就是不可想象的。农作物对历史的影响,可谓大矣。
我最近读的另一本书,《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讲述的则是另一类无名的中国人——手艺人——的故事。
1920年代,德裔学者鲁道夫·P. 霍梅尔来到中国,走村串户,对中国手工业作了八年的调查,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中国人所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场景,这就是这本珍贵图录的来源。全书分为基本工具、农业工具、制衣工具、建筑工具、运输工具等五章,涉及劳动工具和器物一百二十多个小类,千件之多,配以图片,可感可触,从而呈现了一个蔚为大观的手艺世界。作者于详述工艺流程、技术细节和器具形制的同时,对相关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了铺叙。书中讲述中国人如何采煤、采石,做豆腐、酿酒,纺线、织布,伐木、砌墙,制车、造船,并不时拿欧美日本来作比较,凸显了传统中国在生产、生活技艺方面确有人所不及的地方。作者来华之时,中国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而今,我们已迈过工业化阶段,书中所描述的很多手艺已不再被人们所使用,甚至也许已经失传,思之令人唏嘘——这也就更加凸显了本书的价值。
最后推荐一下蔡美彪先生的《中华史纲》。蔡先生与范文澜先生合作编写《中国通史》,浸淫几十年,对通史撰写自然极有心得,由他来完成这本堪称《中华通史》简编本的“小书”,再合适不过了。该书第一大优点当然是篇幅小,五千年历史,三十万字讲完,另外引文全部译为白话,显见是为一般读者考虑。作者吸收现代以来历史研究的成果,对一般读者的历史认识应该会有许多修正。比如一般人常认为尧舜禹统治的是一个国家,而书中将尧舜禹定位为部落联盟长;一般称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书中认为那不过是一个部落混战的年代;至于国家制度的建立,书中定位为商代,等等。另外,蔡先生是蒙元史的专家,他对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演出给予了相当的篇幅,对于一般读者只熟悉汉族王朝(清朝除外)以及下意识形成的“华夏正统观念”也是一个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