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社会科学类出版社要彻底转制

社会科学类出版社要彻底转制

社会科学类出版社要彻底转制

作者:记者 李春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时间:2009-05-12



  本报讯(记者李春艳)“ 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所有省市区和大学所属的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社及其他经营性出版单位,今年年底前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中央部委所属的148家出版社明年年底前也要全部转制为企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在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明确指出。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9年年底前,除明确为公益性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外,所有地方和高等院校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完成转制;2010年年底前,所有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完成转制。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党政机关所属新闻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原则上逐步与原主管主办的党政机关脱钩。

  虽然出版单位转制改企已成定局,但是对于一些以前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经营的出版单位来说,会不会是个难渡的关口?转制对它们以后的经营和发展会有何影响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表示,目前出版社转制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整个计划要在今年年底提前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自1997年实施第二次转制以来就已经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了,整个内部的机制基本上是按企业来实行的,所以转制的难度应当说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还是比较小的。

  谈到转制的前景,谢寿光的心情很明朗:“没有转制前,我们不能向银行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样的享受全额财政补贴的单位不能做我们的担保单位,所以我们连流动资金都没有,在经营上难度比较大。转企后可以以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争取到流动资金和项目贷款。另外,有助于吸纳高素质、懂经营、有水平的人才加入到创业团队中来,也可以留住人才。还有,转制有助于出版社做大做强。一个出版社要做大做强,需要资金的投入,在自身企业性质不明的时候,再好的项目也很难吸纳到投资商。最后是走内涵式的扩张道路,把各个业务做强做大,形成我们自己的企业集团。”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思琴也表示,截至今年年底,上海市图书出版单位包括音像将全部完成转制。上海市共有39家出版社,目前共有8家还未完成转制。上海市的出版社虽然不在中央部委所属范围之列,但是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上海市出版单位将要在今年年底提前完成转制。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出版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国出版业按照传统常规的单纯产品生产模式,与国外出版企业相抗衡的目标很难实现。国外的跨国出版集团规模巨大,一个集团的年销售额就相当于国内图书销售总额的1/3。

  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兆成介绍说,中国的出版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体制”,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出版集团70% 以上利润来自教材、教辅;投资结构单一,投资主体长期缺位,同质竞争严重,出版业整体效率低下。战略重组无疑是消除体制弊端负面积淀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出版行业重组转制,柳斌杰进一步指出:“总署将制定和实施出版资源向改革到位的出版传媒企业倾斜的政策,特别是对大型跨地区骨干出版传媒企业,通过鼓励上市、银行信贷、境外投资、扩展业务等优惠政策支持其尽快做大做强。我们还将扶持非国有相关企业发展,针对普遍关注的民营文化工作室问题,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已按照‘积极引导、择优整合、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引导和规范民营文化工作室的经营行为,鼓励国有出版单位与民营文化工作室以多种方式合作发展,打通发展的通道,为出版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TOP

不管怎么样,要出好书,出精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