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久违了,童谣

久违了,童谣

久违了,童谣


原载:《云南日报》2010年6月1日第11版
作者:罗  霞


        童谣?童谣?儿童节前提及的这个话题,不仅儿童们迷茫,连他们的父母、甚至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们也觉得困惑。不经意间,童谣竟然变得遥远而陌生了。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躲猫猫,来耗耗……”。搜寻记忆的长河,这些曾经朗朗上口的童谣片断,虽然已变得断断续续,但随之浮现的却是令人回味的童年。院坝里,一片绿绿的草地,儿时的伙伴们晚饭后就会不约而同地到这里相聚。吟唱着彼此都熟悉的童谣,交替地玩着各种需要大家参与的集体游戏,直到夜色渐深,筋疲力尽,伙伴才“各回各的家,扁担开花”。原来,童谣是伴着童年快乐生活的记忆,是儿时伙伴们相约相伴快乐成长的见证。
       几年前,曾经参与过《云南新童谣》征集整理,编撰出版的省教育厅德育处许颖元调研员,回忆起当时的征集背景,一段记忆清晰而深刻。由于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的童谣少了,中小学生中传唱“灰色童谣”一度成为时尚,甚至改编一些精典的古诗词来相互调侃取悦。面对童谣苍白的时代,这种易于传唱的形式,也让低俗文化找到了载体。为此,创编云南新童谣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积极响应,曾经有上千首创编童谣从全省城乡汇聚到了征集部门。经过精选分类的230首优秀童谣还结集出版,向全省中小学校推广传唱。在缺乏优秀童谣创作、推广的社会环境中,集思广益、自编自创不失为一种值得赞赏的补偿。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有关童谣的记忆,依然还是显得模糊而陌生。其实,这样的尴尬,远不止童谣,包括孩子们广为喜爱的儿歌、游戏、连环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为何总是贫乏“断炊”,除了社会关注的缺失外,一位同事的见解很有见地,“在教育评价单一的环境中,孩子们的生活也难以多元。” 童谣的久违,乃至于各种精神食粮的贫乏,甚至于因为价值取向的变化而淡出生活,就不显得奇怪了。只是,少却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谣,也少却了儿时伙伴相聚游戏的快乐和记忆。在此,我为传唱过童谣的童年而幸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