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守护“民族记忆”

守护“民族记忆”

守护“民族记忆”

潘大副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09-05-06 10:37





  患上不治之症,身体瘫痪,双手无力,当年医生断定他少则活3到5年,多则活25年,可如今他却活了近30年!而且,在这30年中,他凭借着对苗族民间口传文化的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意志与病魔抗争,搜集整理出两万余行堪称苗族百科全书并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的《贾》和三万余行苗歌。

  由此,人们记住了他:王凤刚——贵州省丹寨县苗族民间文化的守护者。

  至爱深情

  从丹寨县城往南六公里,有一处坐落在云贵高原东南端半山窝里的静谧所在,这就是名叫高排村的水族村寨,64岁的王凤刚老人就出生在这里。

  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世代农耕,说着苗族的语言,唱着苗族优美动人的歌,口传着苗族无穷无尽的神话故事。

  小时候的王凤刚,像苗族村寨里其他的小孩一样,常常围在火塘边,听老人讲述苗族远古的神话故事。无数个漆黑的夜晚,他就这样依在母亲的怀里,枕着那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酣然入梦。

  1963年,王凤刚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了整整四年的民语系苗族语言文学专业。1971年王凤刚被调到丹寨县革委政治部宣传组(宣传部)工作。

  虽然未能实现做一名专业苗族文化工作者的愿望,但他却割舍不了对苗族文化的热爱。工作之余,对当地苗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成了他的爱好。

  有一次,县委宣传部到五一村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他的堂外祖父吴玉金当时是被当作牛鬼蛇神来批斗管制的。王凤刚想知道巫事与苗族文化有什么关系,顶着被人误解的压力找到老人摆谈。

  老人告诉他,《贾》是苗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许多巫事和巫词与《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贾》口传了从开天辟地到迁徙、历史、习俗、婚姻、祭祀等大事;懂《贾》的才能当理老,当寨老,当巫师。那以后,王凤刚知道了《贾》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宝藏,不能让它失传,而要把它传承下去。

  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人们的思想开始从文化禁锢中走出来,县里逐步恢复并重视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县委宣传部还请来歌师、《贾》师座谈。

  不久,县里推荐吴玉金和陈金才两位歌手参加了黔东南州民间文学工作会议。随后,王凤刚和陈若尘等用一个多月时间记录了陈金才的材料,写成《陈金才歌选》,总计1000多行,16K纸整整100页,苗汉对照,开创了贵州省民间文学资料集科学版本的先例。陈金才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诗人歌手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诗刊》编辑部还选刊了他的民歌。

  从此,王凤刚踏上了寻访苗族文化遗存的征途,踏遍了丹寨的山山水水,当时全县139个大队,他走了110多个。一到寨子他就打听谁的歌多、谁的故事多。晚上径直找上门去,点上蜡烛,跟老歌师们摆谈,边谈边听边记,蜡烛完了就打手电筒记。

  凭着对苗族文化的热爱,王凤刚不断地创出业绩。1980年到1984年,王凤刚参与《丹寨县苗族民间文学资料》、《陈金才歌选》、《民间文学三套(故事、歌谣、谚语)集成》等搜集整理,共撰写神话、民歌等40多万字。

  医学无情的宣判

  1982年,王凤刚发觉腿脚乏力,走几里路就像走了几十里。起初,他以为是风湿,没有挂在心上,只找点草药随便应付。1983年,他感到走路越来越费力。在单位领导和县领导的催促下他才到州医院去检查。由于条件限制,当时州里没能查出是什么病。后转到省人民医院,终于查出了病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结果出来那天,神经科主任王医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用很亲切的语气说:“叫你到我的办公室来,因为你是共产党员,我相信你能承受这个事实。医书在这里,你自己看吧!”王医师指着办公桌上的《神经内科学》让他自己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目前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病程发后,快的3至5年就死,最长的25年。”看到书上的记述,王凤刚仿佛遭到晴天霹雳,心都凉透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似乎有所好转,王凤刚打心底高兴,于是早上接受治疗,下午空了就拿出录音机记录整理和翻译苗歌,仅在省医治疗期间就整理和翻译苗歌1000余行。10天过去了,病情又恢复原样。在省医治疗了一个月(一个疗程),效果仍令人失望。后来在县领导的建议下,王凤刚又转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一个疗程,也不见好转。

  回来后,县领导听说有个上海医疗组来到省城,又让他去治,可病情依旧。眼见县领导为治疗自己的病如此操劳,王凤刚深为感动:“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干部,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县领导却为我付出那么多心血;县里的困难我是知道的,有时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起,还挤出钱给我治病,我又为国家做了些什么呢?”后来县里再叫他去治他总是婉言拒绝:“谢谢你们的关心,不要再浪费国家的钱和时间了,我要静下心来,用有限的生命把工作做好,才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

  迎战“死神”创奇迹

  病痛中的王凤刚,凭着坚强的生命意志,写就了人生的辉煌!在他搜集的五万行苗族文化口传经典中,就有两万行的苗族百科全书手稿《贾》,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世代口传的《贾》,由许许多多相对独立和完整的部分组成,包罗远古神话,古代叙事诗,古代与近代社会历史事件和理词巫词等,内容涉及远古至近代人类创世活动,苗族西迁黔东南经过及迁居中所建立的鼓社组织、婚制与婚俗沿革、各种社会经济婚姻道德案件判例、原始宗教与巫术等等。有《贾理根源》、《浑河黑水》、《水淹树绝》、《葫芦兄妹》、《跋山涉水》、《寨落鼓社》、《开亲结戚》、《婚合姻离》、《解怨释仇》、《禳鬼祈神》等十二首(篇)。老贾师告诉他,《贾》是苗族文化的最权威“经典”,苗族祖先通过《贾》来解释人类与自然的一切现象,阐述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与自然观,树立评判是非的依据和法则。在研究中,王凤刚发现《贾》是丹寨县境内苗族民间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一种诗歌体文学形式,具有文学、历史、宗教祭祀、习惯法等各方面功能。《贾》为五言叙述体,间有三言、四言、六言至十多言句,能诵能唱,其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押调、对偶、排比、拟人,想象丰富,哲理性强。当代许多民俗事象和歌谣故事,都可以从《贾》中找到渊源或出典。

  在搜集《贾》的岁月里,王凤刚常常把堂外祖父吴玉金叫到家里,用录音机一句一句地录吴玉金的《贾》。《贾》里面有很多古音僻语,不懂之处他就请老人解说,为此花了很多时间。当时录音磁带全是进口的,一盒就是7元钱,王凤刚50元一个月的工资,除了生活就是买磁带、买电池。后来没有钱了,他只好向父母恳求,两老把责任山上的两棵松树卖掉,换得100多元钱。拿着这钱,王凤刚高兴地跑到展良村,把陈金才请来录制《贾》。老人看到王凤刚对《贾》和歌如此喜爱,非常高兴,说:“树老翻根,瓜老蒂落,你喜欢,我就来给你讲,这是我们苗族祖先传下来的东西,很有用的。”老人这次在他家一住就是9天,后来又两次主动到王凤刚家给他录《贾》,一共住了半个多月。

  1987年,王凤刚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要求辞去县党史办主任的职务。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后,他把工作之外的精力全部倾注在苗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上。他通过亲戚朋友把贾师请到家里对着录音机录音,按下录音键后他就撑着到办公室去上班,估计磁带录完了又赶回来换上磁带,再赶回办公室。晚上再认真细致地听贾师们念《贾》、解《贾》。身体好些时,他陪贾师们抿几口酒,身体不适就由家人陪贾师吃饭。除吴义金、陈金才外,丹寨县内余应忠、余育忠、金育毓、杨应安等10多个贾师都被他请到家里来唱《贾》、念《贾》、解《贾》。

  王凤刚是家里的独子,爱人没有工作,再加上身患疾病常常引发并发症,治病和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全部靠他每个月的工资,生活十分清贫。即便如此,他仍然挤出钱购买用于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的资料。为便于掌握国家民族文化工作方面的动态信息,他每年还咬紧牙关挤出100元钱订阅报刊杂志。

  他的爱人告诉我们:王凤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穿的是解放鞋,10年后才穿上第一双皮鞋,是那种5元钱一双的猪皮皮鞋。工作了20年后他才穿上毛线衣。

  “父亲一辈子给我们惟一而又最多的玩具,就是从录音机里取出的数不尽的旧电池。”他的儿子补充说。

  王凤刚说他永远记得他用坏了三个录音机和一支录音笔,以及那数不清的磁带和被家人误当作废纸卖掉的一尺多高的古歌手稿。

  退休后,王凤刚全身心投入到《贾》的记录整理中来。已经十分虚弱的他在书桌旁最多只能坐两个钟头,累了就让家人把他扶到床上,打开录音机继续听录音,听清并理解了录音机中《贾》的含义后,又让家人把他扶到桌旁,费力地抬起那只因左侧身子发病而无力的右手,费力地书写。每天五六次,天天如此,周而复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25年的生命极限,最终被王凤刚坦然的生命观和对苗族非物质文化争分夺秒的搜集改写,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不治之症让王凤刚的身子瘫痪,却没能让他的意志坍塌,他在病床上完成了《贾》和苗族经典歌曲的搜集整理,手稿长达五万多行。

  2006年,丹寨县委、县政府给他送去一台电脑和一部激光打印机。刚接触电脑时他什么也不懂,叫儿子买书给他自学。每次上电脑,他都费力地抬起那只惟一能活动的右手,半天才触摸到键盘打出一个字。就是靠这只手,王凤刚掌握了电脑的国际音标、中文、苗文的录入和电子排版,完成了近两万行的《贾》的苗汉对照和注释录入,并为《贾》写出序文……


作者: 潘大副  编辑: 李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