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文化学者吁传承禹羌文化别停留在建筑符号上

中国文化学者吁传承禹羌文化别停留在建筑符号上

中国文化学者吁传承禹羌文化别停留在建筑符号上

2009年04月30日 02: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川四月二十九日电 (记者 肖青)“中国禹羌文化文坛”今日在大禹故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四十余位研究禹羌文化的专家学者齐聚震后北川。

  与会学者就禹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灾区文化重建与传承进行研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四川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泉认为,大禹治水所体现的务实、民本、博爱精神与此次北川抗震救灾精神高度一致,这是对禹羌文化最好的诠释。他希望对禹羌文化的传承不要仅仅停留在建筑符号上。

  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宋西平教授认为,应该用大羌族、大民族的概念来理解禹羌文化。大地震确实对羌民族造成极大灾难,他建议对易因生存环境改变而失传的文化内容(如山歌、民俗等)加大抢救性保护的力度。

  据介绍,四千一百三十六年前,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夏王朝奠基者大禹诞生于今日北川禹里乡石纽村,至今该县仍留有大量遗迹:石纽、甘泉、神禹故里坊、禹穴沟等。而羌族被喻为现代“活化石”的少数民族,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称号亦于二00三年七月落户北川。

  在去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北川遭受毁城之殇,近两万民众遇难。禹穴沟等遗迹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羌族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倒塌,大量文物和档案文献被埋或严重毁坏,部分羌族文化传承者在地震中遇难。(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