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曾有幸:打工打出来的“非遗博士”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转)曾有幸:打工打出来的“非遗博士”

2011-04-21 15:06:03 湖南在线  1073名网友正在讨论 字体:【大 中 小】



  曾有幸,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于娄底市娄星区百亩乡赛辉村,系中国民协会员、湖南省民协会员,湖南省社会学学会民俗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娄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娄星区作协理事,参加过中国第三、四、五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中法合作“湘中宗教与乡土社会”课题调查。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曾有幸自1982年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即默默无闻的着手于地方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1988年至1990年自费大学毕业,至今又二十一年,一直都是靠四处打工维持生计,曾搞过建筑,修过马路,修过单车、摩托车,当过厂矿企业办公室主任、报刊采编,1995年结婚,妻子曾是市属国营企业工人,1996年工厂破产后下岗,全家完全处于无田、无土、无固定经济来源的“三无”状况,而家中至今尚上有二老需赡养,下有孩子未成年,生活压力真是不小。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曾有幸同志有感于“许多东西由于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已经失传了,许多东西也正在面临着失传,我们这一代再不去搞,就更加损失惨重了,就会愧对列祖列宗,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据介绍,平时他白日里要打工养家糊口,晚上还要写文章整理资料,稍闲就是作田野调查,简直没有半点空闲,他所担任的社会兼职也全是民间社团组织,没有工作经费和工资待遇,而地方文化研究又是一项很费劲、费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在如此一个市场经济十分明朗的社会里,他一个人任劳任怨的在工余时间中艰苦奋斗,他把所有有限的资金也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的爱好之中,他的足迹曾踏遍了湘中大部分乡镇,并常常是每打工到一处地方,就把走村串户作采访当作繁重的体力劳动后的“休息”,热心把工作做到一处地方,经受着一番番辛勤奔波、采访碰壁的“冰霜苦”。难怪他的恩师、湘潭市职工大学教授张德文先生要在他的毕业留言纪念册上留言道:“小草的伟大在于它从岩石的缝里挤出来,在千万只脚的践踏下,骄傲而慷慨地赠给大地绿色。”

  2008年初,娄底市委副书记赵协卿、市委宣传部部长伍美华、市文联主席李德仁等同志前去他家春节慰问,发现他家确实贫穷如洗,至今仍长年租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民房里,所用稿纸也全都是不值一钱的香烟纸盒,很感震惊,也很受感动。至今,曾有幸同志已掌握非物质文化资料200余万字、音像资料若干。

  三十年如一日锻就“非遗博士”


  曾有幸同志对地方文化,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研究、整理是很执着的,他自1982年始,在从没得到过政府半文钱经费资助的情况下,近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

  1999年3月,曾有幸同志在双峰县花门镇修娄衡公路,碰巧遇到一个年过六十八岁的夜歌高手,这个歌手的歌本有一些是他没有的,且很有价值,从而多次接触了他。开始的时候,这个歌手心有疑虑,常存戒备,怕曾有幸同志也是一个唱夜歌的,怕别人抢走了他的饭碗,或是在自己今后的演唱过程中遭到别人的刁难,影响自己的生意,也就硬是守口如瓶,秘不外传。曾有幸同志开始是坦诚相对地公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意图,希望他以大局为重,献出资料,继而是真诚、友好地和他交朋友,甚至装烟、打酒讨好他,向他讨教当地的演唱形式、风格和排场布置,并首先交流出自己所知道的地方的演唱风格和排场布置等相关情况套近乎,慢慢地,通过近半个月的友好交往,老歌手才终于被曾有幸同志的学识所打动,从而,在一个寂寞的夜晚,把所有保存的歌本全部拿了出来,让曾有幸同志抄了个够。这样的事例,在民间田野采风中,曾有幸同志是屡见不鲜的。后来,他又为了印证夜歌风俗在这一区域内的流行情况,又多次前往该地,实地参与演唱活动,从而真实地掌握了该风俗在这一地域流传的第一手资料。

  2003年10月,曾有幸同志首次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看到同行们“长枪大炮”的忙碌着,为了工作的方便,他自费花了两仟余元添置了一台能用而不显高档次的摄影机,为此,他妻子还跟他大吵了一场,两人差点离婚。曾有幸同志就是这样醉心于地方文化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迄今,他已在海内外公开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打印内部资料一部,正式出版地方文化研究专著《湘中民间故事》一部,为由中国民协负责组织,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国家民委共同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湖南非遗评选报道组记者伍均哲 整理】

TOP

有幸结识博主!为奋斗在非遗保护前线的战士们鼓掌!我们要好好向前辈学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