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的发展

文化部部长 蔡 武


2008年12月04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30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历程

  30年来,中国文化事业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历史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拨乱反正,文化领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迅速改变。

  第四次文代会迎来文化蓬勃发展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祝辞》中提出我国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党如何领导文艺等一系列重大根本问题。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杰作,文化园地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以区分。从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开创了文化建设新格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来认识,对于提升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中的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使文化建设踏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代号召,中国文化建设步入了历史新起点。

  改革创新贯穿30年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文化发展中的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文化发展道路上的新课题。3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 30年来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历史上近代以来文化发展最稳定、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之一。

  (一)文艺创作日益繁荣。30年间,我国文艺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文艺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重在建设、锐意创新成为文化发展主潮。精心组织筹划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美展等文化活动,设置“文华大奖”等重大艺术奖项,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对艺术创作产生积极明显的引导作用。传统艺术在继承、弘扬与创新中薪火相传。扶持全国重点京剧院团,实施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实施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藏剧、白剧、彝剧、苗剧、壮剧、阜新蒙古剧、满族新城戏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也都得到政府大力扶持。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30年来,社会文化工作理念逐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得到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为重点,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以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骨干文化设施在大中城市建成使用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 2799个,文化馆 3217个,博物馆1722个,文化站37384 个,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带动社会文化工作的开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数字资源量已达到68TB,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古籍保护、中华再造善本等重要工程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30年来,我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到2007年底,全国文化系统登记注册的文艺表演团体达4512个,艺术表演场所2070个,演出经纪机构1024个,文化娱乐场所8217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112家,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机构87137家,网吧13万多家,其他文化经营单位11783家。文化市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格局和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的文化产品流通新网络。各类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产业领域,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演艺、音像、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较快增长,网络、游戏、动漫、流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应运而生。截至2007年底,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达27.2万家。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GDP比重2.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年增长速度达到17.1%,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9.9%,是2001年的6.1倍,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观。

  (四)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作。国务院自2006年起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深入人心,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国家分别于1981年和2007年开展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国务院先后公布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10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157处。西藏布达拉宫、故宫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考古发掘与保护、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文物保护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只有349个,截至2007年末,全国文物系统有博物馆1722个,增长了近5倍。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和民间兴办的博物馆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400个,初步形成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自1987年中国的第一批6项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37处。民间文物收藏快速发展,收藏的规模、范围、品质和社会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物市场逐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逐步深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逐步建立,国务院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先后设立了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五)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实施品牌战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活动的影响力,“春节品牌”、“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已成为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六)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3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从局部到整体,从机制调整到体制创新,不断探索,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方针为指导,不断向面上扩大,向纵深拓展。积极探索艺术院团改革的有效途径,探索多种资源整合的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存量资源的效用,使艺术资源的配置和院团的布局结构得到优化。按照“成熟一个转一个”的要求,完成了一批艺术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积极塑造市场主体,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现转企改制。

  (七)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3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建设的政策,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引导文化公益捐赠、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扩大市场准入等,使长期困扰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等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十六大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580.82亿元,年均增长22.5%。在全国文化事业费增加的基础上,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文化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法规进一步健全,文化法律框架体系初步形成。2006年国家首次颁布了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制定并修订了《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国务院制定文化行政法规十余部,文化部发布部门规章45件,为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 30年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围绕大局,充分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二)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四)必须坚持重在建设,以发展繁荣文化为主题,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五)必须坚持三个“两手抓”的发展思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六)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七)必须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文化的理想发展、和谐发展。

  (八)必须坚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九)必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改革开放30年,是广大文化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30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30年,是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年。当前,我们正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要在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之后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

  《 人民日报 》( 2008年12月4日   07 版)

(责任编辑:雷志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