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风谣”:民歌的盛会
2010-3-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苗族小伙吹起芦笙表达丰收的喜悦 本报实习记者 陈曦 摄
“有个地方叫歌海,飞出山歌一排排;草在歌中长,花在歌中开;情从歌里出,爱从歌里来;八桂风谣春常在,歌飞千年情满怀。”3月21日晚,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八桂风谣”,在首都天桥剧场拉开帷幕。本次演出共展示了广西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10个国家级和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有些表演都是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为了尽显原生态艺术的魅力,参加演出的120多位演员中,40%以上是当地的农民和渔民。
整台晚会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出生、成长、情爱、劳作、归天等场景为框架,采用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与文化风貌。
演出一开始,舞台上就出现一幅巨大的“花山岩画”仿制品。岩画是2000多年前,广西壮族先民骆越人画在岩石上的历史图像。其中出现最多的形象就是被奉为神灵的“蚂虫另”(壮族人对青蛙的俗称)。在接下来的舞蹈里,一群小伙子匍匐在地上模仿蚂虫另的动作,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此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肥套中的傩面舞蹈、马山县的壮族三声部民歌、龙州县的天琴表演等,都借助文化的力量让观众神游了广西。
三声部的民歌
广西共有12个少数民族,多民族的特点让这次调演有了一个中心,即不以某个民族的“非遗”展示为重点,要尽可能多地阐释各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八桂风谣”共表现了壮、瑶、苗、侗、京、毛南、仫佬7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晚会以“八桂风谣”命名,突出了以民歌为主的特点。“以歌求爱”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特有的习俗。姑娘小伙谈情说爱、互诉衷肠,不能讲话,只能唱歌。“瑶族蝴蝶歌”曲调采用一主一从、一唱一和的同声二重唱形式,曲调清丽、婉转悠扬、词句优美、令人难忘。“壮族的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出现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被誉为民族音乐的活化石。婉转的歌声,唱出了要出嫁的女儿对母亲的眷恋和不舍。同时,该民歌的出现,推翻了西方学者有关“中国音乐没有多声部民歌”的论断。
壮族的插秧舞 本报实习记者陈曦摄
“那坡县的刘德华”
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58个,其中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等28个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加此次演出的罗景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那坡壮族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当地有“那坡县的刘德华”之称。为了能让那坡壮族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罗景超开办了民歌学习班,每年两期,学员由18岁到25岁的社会人员组成,结业是以比赛的形式来完成。由于参加补习班还有相应的补助,所以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课余时间,学员们还和罗老师一起制作山歌光碟,搜集山歌资料,希望山歌能更好地保留下来。
“独弦琴”是京族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因独有一根弦而得名,音量虽小,却可以弹奏出复杂的乐曲。苏春发是京族独弦琴的自治区级传承人。他从事个体经营工作,但自从2008年被评为传承人以后,就很少照顾自己的生意了,把精力都放在了独弦琴上。他经常参加演出和一些传承活动,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场演出。目前,他正免费教一些孩子学独弦琴,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成为独弦琴的民间传人。
“凌云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壮族的原生态音乐,并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音乐形式发源于宋朝的广西泗城府,即今天的凌云县泗城镇一带,主要是巫婆在做法事时演唱,一般为女声独唱,用壮语演唱。黄兰芬是最后一个能把七十二巫调音乐完整唱下来的人,目前担任凌云县文化馆馆长。黄兰芬不无遗憾地说:“后继乏人,这是我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事情。”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她完成了专著《凌云泗城壮族巫调》,为七十二巫调音乐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她表示,以后还会录制光碟,让这一财富更好地保留下来。
“为了达到最佳演出效果,演出中使用的灯光、音响、道具,都是从广西运过来的。”看到演出如此成功,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班华勤激动地说,结束在北京的演出后,这台节目还要在广西进行巡回演出,并希望今后这台节目能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他说,此次调演活动,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