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土家文化论坛24日上午在湖北来凤举行

土家文化论坛24日上午在湖北来凤举行



        荆楚网消息(记者黄松、吴坚)5月24日上午,“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土家文化论坛”在湖北来凤举行。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武汉大学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薇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长柏桂喜教授及武陵山区16个县市的领导等近百人出席了本次论坛。来凤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泽致欢迎词。
  “土家文化”主要存在于我国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该地区也是我国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土家文化灿烂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土家族先民巴人就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唐末五代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土家族。土家人民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的民族文化,其乐观旷达、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使得土家族的情歌、哭嫁歌、摆手舞、跳丧舞、南剧等民族传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尤为突出的是来凤土家摆手舞和南剧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凤县是我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土家文化资源,部分文化在全国土家族中具有唯一的地位,基本上是土家族的代名词。来凤摆手舞作为土家摆手舞的发祥地,在土家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境内现保存了4个较完整的“摆手堂”,其中位于舍米湖村东的“摆手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摆手堂。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土家饮食和服饰”、“土家族社会结构”、“土家族语言”、“土家族祭祀”及“土家摆手舞”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倡议“土家摆手舞”应当作为“土家文化”的灵魂予以保护。武汉大学张薇教授就指出:“摆手舞是中国土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不仅具有健身、交际和教育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功能”。
  据了解,由来凤县委、县政府于2009年5月中旬编写成册的《土家文化论坛论文集》,共计21万字,汇集了省内外众多资深专家对土家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将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所有参加“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的嘉宾与媒体朋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