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谁能玩转绝活?民间自有高手

谁能玩转绝活?民间自有高手

谁能玩转绝活?民间自有高手(图)

时间:2009-05-0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本报5月3日讯 (记者 赵清源 辛戈)5月1日,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盛宴在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开场,这就是“山西晚报民俗文化嘉年华”大型公益活动。“五一”期间,民俗文化嘉年华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享受,装点了省城百姓的假日生活。活动开始3天以来,已经吸引了两万多人次前来观看。

此次活动由山西晚报社和太原新晋商联盟文化传播集团主办,奇略文化会展机构、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太原市锣鼓艺术家协会承办。活动期间,场内场外人山人海,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为了控制和分流观众,主办方免费发票时,采用了单双号制。许多观众领票时,都先要仔细算一番,看看家里一共几口人、来几次、哪天来,然后才确定领几张票。他们说:“山西晚报举办的是公益活动,免费领票。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想领多少领多少,以免浪费,应该把参与机会留给更多的人。”

活动现场,皮影戏和木偶戏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剧场外面,家长带着孩子,队伍一排就是几十米。有的孩子虽然等到最后一场也没能轮上看,但还是兴致勃勃地央求爸爸妈妈:“明天咱们一大早就来排队好不好?”

二人台、庙前高跷、民间社火、晋剧……这些晋味儿十足的民俗表演,则让成年人过足了瘾。有的老人为了能占一个好位子,自己搬上凳子,提前来到会场;中年人则扛着孩子,带着妻子一起驻足观看,听到精彩处,便大声喊好。

此次民俗展演将持续到5月10日,后面的表演会更加精彩。经典鼓乐专场、太原秧歌、徐沟背棍、魔术戏法表演专场、山西面道绝技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获奖节目,将在今后几天的活动中陆续上演。

晋风、晋韵、晋情……一场场晋味儿十足的民俗表演,一件件弥足珍贵的民俗物件,5月1日至3日,设在煤炭博物馆的“山西晚报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本报记者在现场记录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婚礼”表演
数百观众迎亲

“接新人喽——”随着司仪的一声长喊,顿时,鼓乐大作,迎亲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红顶子,红轿子,红盖头……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新娘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

数百名观众跟着迎亲队伍,边走边闹,许多人为了一睹新娘子的芳容,挤挤挨挨往里看,周围的闪光灯闪个不停。有人还试着坐上了轿子,体验了一回当新娘子的感觉。

人们还沉浸在传统婚礼表演所带来的甜蜜感觉中,一组急促的锣鼓点敲了起来,一排舞龙舞狮的队伍从远处跑了过来。并州祥龙、金狮闹春、旱船闹元宵、跑驴走西口……这些以往在春节庙会难得一见的老节目,又出现在眼前。人群中,甚至有孩子喊:“过年了,过年了。”

金色的长龙上下翻飞、左右旋转,跑旱船的老汉一会儿冲进人群,一会儿又从人群中出来,引来阵阵笑声。人们的眼睛不够用了,耳朵也不够用了,这边的表演还没结束,民俗大舞台的民歌又唱了起来。

“想亲亲,想地额手腕腕呐软……”《走西口》《远情》《太原儿女情》,一首首民间小调,一曲曲民间文艺二人台,歌声、笑声回荡在舞台的角落。


皮影戏
孩子的最爱

想在民俗文化嘉年华的现场找皮影戏,那就往孩子最多的地方走。

你看,门口排起了几十米长的队伍,大都是一家三口。门口检票的工作人员说,皮影戏是一场接着一场,可是,总是有孩子看不上,没办法,想看的孩子太多了。

这次来到民俗文化嘉年华表演的是侯马的皮影艺人。老艺人程翠霞说,皮影在侯马非常盛行,村村都唱,大村每年要唱三五台,小村要唱一台、两台,就是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也有唱皮影的。

皮影戏一开场,孩子们就安静下来了,武松、孙悟空、猪八戒、穆桂英……皮影在艺人的操作下,在各种乐器伴奏和唱腔配合下,靠灯光的透射,显现在屏幕上。霎时间,各种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人物便呈现在观众眼前。老艺人说,这叫做“一口还叙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有的孩子忍不住跑到台前,轻轻地摸了一下;有的孩子则全神贯注,注视着皮影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有的孩子甚至跑到后台,想要看看皮影艺人的表演。

来到后台,孩子们惊呆了。大布景、小布景、车马、兵器、纱帽应有尽有。老艺人说,侯马皮影的制作工序十分考究细腻,大体上可分三个步骤。首先以素纸雕琢;其次用驴皮、牛皮,精心硝制、刮平;最后再根据戏中人物角色和演出场景的不同,分别进行设计、雕琢、敷色、熨平、装订和制作。


庙前高跷
“金鸡独立”真绝

5月2日上午8时,活动现场外,一位老人坐在门口,此时,离演出开始还有1个半小时。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原来,这位老人姓贺,今年82岁,解放前,他看过庙前高跷。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一次,看到本报预告,民俗文化嘉年华里有庙前高跷,他就提早赶过来了。

庙前高跷是太原民间社火绝艺之一,踩着高跷进行晋剧表演,曾被誉为流动的晋剧舞台,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庙前高跷一度消失了三十多年。进入新世纪以后,太原民间文艺家协会经过多方寻找,找到了30名庙前高跷老艺人,最大的已经76岁。

老艺人脚下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个个神采飞扬。行进当中,老艺人表演高难度节目——“抬扁担”:8位老艺人使用两条木桩,夹住72岁老艺人张贵元高跷的踏脚木托,将他高高托起。这时,他向后屈身近70度,然后快速直立起身体。顿时,四周响起阵阵喝彩声。

在表演“编骆驼”时,10个老艺人组合搭“骆驼”,一个老艺人被众人横着抬起,另一个则端坐在他的背上,嘴里还发出赶路的吆喝声。

最让人叫绝的是,头发花白的张贵元老人,扭着扭着,突然一条腿支地,另一条腿向后踢起,来了个“金鸡独立”,赢得观众一阵叫好。踩了一个多小时高跷,他仍然精神抖擞。“张贵元是庙前高跷第六代传人。”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王福生秘书长说,庙前高跷鼎盛时期,每年闹红火时,艺人们经常受邀外出表演。为了恢复庙前高跷传统绝艺,艺人们商量后,已成立了“庙前高跷老艺人艺术团”。


老玩具
勾起儿时回忆

剪纸、面塑、古玩、微雕、布老虎……活动现场的民俗展示区内,这些曾经儿时的老物件、老玩具,勾起了大人们的回忆。“爸爸,这是什么?”一个孩子指着一个硕大的陀螺问。父亲见到陀螺,也禁不住喜欢地拿了起来。

“我们小时候老玩这个,这叫动牛儿,有的人还叫冰猴。每年过年,迎泽公园、海子边儿童公园,都有小孩在冰面上抽这个。”父亲边摩挲着边说。

在一家米雕的展位前,围拢着许多人。“这么小的一粒米,竟然能刻出好几个字,真不可思议。”陈先生说。米雕艺人介绍,米雕最重要的不是米,用的就是普通的江米,最重要的是用的笔不一样。“你看,这和普通的笔不一样吧?”艺人拿出了笔,让大家瞧了瞧。“笔尖这么细!难怪能在米上雕出字来呢。”陈先生感慨地说。

一个小玻璃盒子,里面装着一个古风古韵的小人,小人的衣襟好像被风轻轻吹起,惟妙惟肖。有人过来问,这个卖多少钱?艺人回答说,两千元。来人吃了一惊,旁边的人一听,都赶过来瞧瞧,什么样的面人要这么多钱?艺人说,她这个面人做得可不容易,就光做这一双手,就要花一天的时间,一个小面人全部做成,就要二十多天。

■观众留言

“感谢山西晚报举办此次公益活动。我会给亲友推荐,让他们也来看看。”
——李先生

“皮影戏、庙前高跷、捏面人、转陀螺……山西晚报主办的这个民俗文化嘉年华的活动实在 是 太 好了,让咱真正体味了一把正宗地道的 “山西风情”。”
——韩女士

3天的“山西晚报民俗文化嘉年华”表演,除了一个又一个热闹、华美的民俗场景,现场观众还认识了一位又一位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他们中,有的早已功成名就、衣食无忧;有的至今还在艰难度日,但仍坚持自己所喜爱的艺术。


任秀亭
举手投足,都让台下乐翻天

5月3日,民俗大舞台。“张驴儿”任秀亭的举手投足,让台下的观众无不捧腹。

学戏一周就熟背台词登台献艺、12岁就可以靠唱戏给家人挣馒头吃、75岁的高龄仍能表演“芭蕾步”……“我可不是什么艺术家,我就是一戏迷,是个迷了一辈子晋剧的河北人。”谈起唱戏,刚刚卸了妆的太原宏福演出团团长,75岁的任秀亭谦虚极了。

说起自己与晋剧的戏缘,任秀亭满脸幸福。
“我天生就是为唱戏而生。”问起原因,身高一米六左右的老人哈哈一笑,脱了帽子,用手拍了拍脑袋,“你看我这个子,我演丑角是一绝啊!”任秀亭说,自己本是河北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全家逃难来了山西,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了晋剧。

首次与晋剧接触时,任秀亭11岁。村里来个戏班,碰巧那场“大闹天宫”里缺一个小猴的扮演者,班主一时着急,便从观众席里拉出任秀亭救场,就那一次唱戏,老师傅就相中任秀亭了,“聪明、有灵气。”
因为那次“走穴”当戏子,任秀亭挨了父亲一场揍,但也平生第一次挣到了白面馒头。

“再以后就是偷偷学戏,师傅正式收我时,给了我一个丑角的本子,说我个子低,没合适我的戏服,结果这一演就是五十多年。”任秀亭说,自己演得最出彩的便是《六月雪》里的反派“张驴儿”,以至于演到后来,大家都知道他叫“张驴儿”,而忘记他叫任秀亭。

如今,戏迷“张驴儿”自费办起了自己的演出团,“都是爱唱戏的人,我们在给戏迷带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很高兴,因为我们喜欢晋剧。”

吴春安
木偶在他手上活起来


“谢谢大家,我给你们吹段唢呐吧!有没掌声啊?”身高约60厘米的“小伙子”,猫腰低头朝着观众席鞠了一躬,见掌声不够热烈,“小伙子”吹胡子瞪眼、原地一转圈,“我不演了”,憨态可掬的动作、惟妙惟肖的表情,台下又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站在“小伙子”身后,左手戴一副连接木偶提线的手套,右手拿一块提线板子,两手配合,让木偶“又唱又跳”的便是今年66岁的木偶剧老艺人吴春安。“纯粹就是喜欢,从小就喜欢,越接触越喜欢!”谈起自己已经玩了四十多年的木偶艺术,已是浮山木偶艺术团团长的吴春安一连说了三个喜欢。吴春安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木偶戏,小学刚上完就要求父母送自己去戏班学木偶戏,家人拗不过他就同意了,哪知道这一学,便成了吴春安一生的事业。

四十余年来,吴春安奋力拯救和创新木偶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在原来杖头木偶的基础上,又融入提线、布袋木偶艺术,并采用现代灯光、音响,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以戏曲、舞蹈、杂技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木偶艺术。

吴春安说,木偶剧从秦汉时期就有了,是一辈辈传下来,是会动的“活”遗产。“不光我学,我儿子也学,现在女儿也学,这是咱山西人的老底子,应该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千万别把祖宗留下的宝贝丢了!”


高凤荣
小竹片刻几下面团也能神奇

看似普通的一团面,在手中随意揉捏,再用小竹片灵巧地刻画几下,顷刻间,栩栩如生的“猪八戒”、“福娃”、“玫瑰花”等便脱手而成。民俗文化嘉年华上,一位身着黑色唐装的老妇人的面塑技艺倾倒了不少游人。她便是今年70岁的我省民间面塑艺术家高凤荣。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传统工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虽然现在这种工艺在城市已不多见,但在我省农村一些地方仍然是婚嫁建房等喜庆事中不可缺少的。旧社会的面塑是谋生的一种小把戏,登不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高凤荣从小就喜欢画画、从艺前曾是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她说,自己接触面塑艺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可一接触上了,就再也放不下了。“这都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定不能失传了。”

高凤荣说,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她使用的面料,已做到了不霉、不裂、不缩,并使用食用色素。近几年,高凤荣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民间艺术活动和评选,作品屡获殊荣。前两年,高凤荣应邀在香港、深圳等地举办面塑展览,她首创的“大镜框”式的国画系列作品受到广泛称赞。

起初,有朋友认为做学问的高凤荣学做面塑是不务正业,没什么前途,但她自己却觉得从中受益很多。她坦然地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很开心!”


尹建军
铁丝在他手里变成“自行车”

在民俗展示区的一角,尹建军专心做他的活儿。一根铁丝在他手里旋转着,一会儿对折、一会儿缠绕,不大会儿工夫,一辆手掌大小,标准比例的自行车便生产出来了。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做工精致的自行车,竟然出自一位身体结实、皮肤黝黑的“大汉”之手。“大汉”是个来自原平的小伙子,他说:“我喜欢铁丝,我用它们编织梦想。”

2007年,尹建军还在昆明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些低成本的手工艺品在当地特别走俏,曾做过机电工的他,便找来缠电机用的漆包线,做出了第一辆微型自行车。

接着,他经常做个新鲜的小东西摆着玩。2008年回到太原后,朋友看到他做的这些小东西精致好玩,便鼓励他拿到街上卖,没想到这些“金属丝艺术品”刚摆好就吸引了许多路人,第一天就卖了好几个,更好的是通过这些小东西,尹建军结交了三个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

尹建军说:“我们现在开个手工艺品工作室,也想把我们的手艺教给更多需要的人。”如今,他们还在创业期,由于资金问题,每天他们四人都会分头在繁华地段摆地摊,常有顾客买来送给国外的朋友,有的顾客还根据自己要求订货……现在,遇到周末一天能卖出三十多个,尤其是在这次山西晚报主办的民俗文化嘉年华上,尹建军的生意格外好。

“有了山西晚报这个平台,就有更多的人知道民俗文化。希望有更多的山西人能关注咱自己的文化,热爱咱自己的民俗。”
——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王福生

10、11版采写:本报记者 赵清源 辛戈

摄影:本报记者 武六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