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圆明园鼠兔首铜像:海外拍卖事件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圆明园鼠兔首铜像:海外拍卖事件

圆明园鼠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卖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03:20  中国新闻网



视频:神秘买家以2800万欧元购得圆明园鼠兔首  来源:东方卫视《看东方》

被拍卖的中国圆明园鼠首和兔首像。


圆明园鼠首铜像以1400万欧元卖出。


圆明园兔首铜像以1400万欧元卖出。


  中新网巴黎2月25日电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二十五日晚间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的价格被一电话买家买走。
  佳士得拍卖行将两件铜像的起拍价分别定为八百万至一千万欧元,总价约为二亿元人民币。
  这次为期三天的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与其同伴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共有拍品七百余件,在一八六0年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属于高价拍品之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复强调了中方反对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之立场。
  二月十七日,中国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致函佳士得公司正式表明强烈反对其拍卖圆明园文物的原则立场,并明确要求撤拍有关文物。
  由中国近百人组成的律师团也发起追讨行动,并由法国执业律师、旅法华人任晓红及其合伙人代表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于二月十九日向法国巴黎大审法院提出了要求停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请求。巴黎大审法院紧急审理法庭二十三日傍晚作出裁决,驳回了此项诉讼请求。
  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也明确指出,对于历史上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不赞同圆明园流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也不赞同以“回购”方式买回被别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
  相关阅读:
  圆明园管理处再发声明:拍卖损害中国人民感情
  法国拍卖行称愿通过拍卖助圆明园兽首回归中国
  佳士得称中国媒体恶意炒作拍卖圆明园兽首

TOP

林治波:兽首虽小所涉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9: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林治波

  圆明园兽首拍卖,全球关注。最新进展是,23日,巴黎大审法院驳回了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提出的禁止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请求,判定佳士得预定的拍卖继续进行。25日,兽首被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买主以高价买走。

  其实,此事的引人关注不在于两个兽首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它们牵扯到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感情,折射着当事人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对待被侵略国民族感情的态度,还涉及如何处理其他非正常流失文物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兽首虽小,所涉甚大。

  俗话说,“偷来的锣鼓敲不得”。被掠夺的文物,其实就是贼赃,对贼赃的拍卖如同销赃,非但与德不符,也与法不容。而佳士得依然坚持拍卖的理由是,文物所有人圣洛朗和贝尔热是通过合法渠道获得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的,在他们之前这两件文物几经收藏家之手,所以拍卖会如期举行。贝尔热对媒体强调,他是通过合法途径收集文物的,受法律保护。此人甚至以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要挟,以“中国接受达赖喇嘛返回领土”作为归还两个兽首的前提条件。这说明,无论佳士得公司,还是贝尔热等人,都是和他们150年前火烧圆明园的前辈差不多的货色,不一样的是,他们挂在嘴边的“人权”和“自由”使他们比当年明火执仗的野蛮祖先进化得更加伪善了。面对侵略历史,这些人既然如此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冥顽不化,那我们对他们讲道理就没有多大必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坚定地亮明态度,拿出办法。

  这些年来,一些公司和爱国人士,用巨额资金把非正常流失海外的若干文物买了回来,并捐给国家,这种爱国热情理应给予肯定,但这种做法也存在着明显副作用,那就是帮助侵略者实现了掠夺的最终目的——将这些文物兑成金钱。当中国人慷慨解囊的时候,就等于承认了西方掠夺者对于中国文物的主权。这些年来,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价格一路攀升,文物回购热让中国人的财富大量流向西方,佳士得的拍卖就是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对中国进行第二次掠夺,我们不能成全这种掠夺。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就是要求西方国家禁止拍卖这些文物,进而将其归还中国。

  此前,我国民间人士发起成立了追索圆明园海外文物诉讼律师志愿团,敦促西方拍卖行取消拍卖并归还文物。以法律诉讼的方式追讨文物,为以后我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应当予以支持。

  追索流失文物是世界性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关系等诸方面因素,从政府角度看,可以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具体地说,就是更多地和有关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更多地参与甚至主导有关国际法的制定,共同致力于打击文物走私,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TOP

吴毅:文物追索路漫漫民族情感表达须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10:28  
长江商报
  作者:吴毅

  从法国传来的最新消息最终将国人的担忧坐实,佳士得拍卖行最终还是以总共2800万欧元的高价,将圆明园十二生肖之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这恐又将令本已陷入冰点的中法关系更加严峻。其实,无论此次拍卖是一个什么结果,自去年开始的中法关系不愉快,早已又随着这些天来愈益引人关注的拍卖和禁拍的较量而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像这些年来发生的类似事件一样,对于事件的应对,这一次又表现出了民间和官方两条路径,两条路径之间,前者推拥后者,后者在顺应的同时又力图去调控前者,而由此,就引申出关于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民族情感表达之情绪化和理性化这一对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思考。 

  本来,物归原主,被抢的东西必须归还,乃天下之公理,更何况此事在中华民族百年伤痛史上有着象征意义。于是,民间的抗议、有识之士的努力,百人律师团的组建,国家文物局和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迅速形成了民族情感的强烈爆发。然而,世间的许多事情往往比单纯的实质正义和道德公正更加复杂,时间的湮没与空间的转换,加之文物易主,尤其是一系列现代法律规则的出现,又使得在行使这一正义权利之时,尚需以现代社会所通行的程序规则来进行。这样,便必得在情感之中加入理性。 

  由是,我便在文物、民族情感和理性之间产生了联想。但凡文物,或因年代久远,或因艺术价值,或因承载民族历史的特殊记忆而珍贵,这圆明园兽首虽未必一定被认定为国宝,却因符合这最后一点而显其价值。于是,事件之必然牵动人们的情绪自不在意外。我不通文物,更不知道文物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但这十二生肖兽首从专家眼中的一般之物竟能一路飙升,身价过亿,大约也与我们的神经被反复拉扯有关。情感无价,其大小轻重全看持有这份感情者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来,可就要多长一个心眼了。事前,我国文物部门明确表态,不会以回购方式收回这些流失在外的文物,目的就是为了免使事情复杂,因为一旦动钱,就有可能会混淆对流失文物主权持有的认定,更给了国际炒家借机抬价,以新的方式掠我财物的机会。即使民间人士买得后赠予祖国,也等于同样给了别人大发横财的机会。 

  国家文物局的鲜明态度让“做局”的空间没有了,但兽首毕竟又一次易手,买家身份不明,一时间追索无门,国人的情绪恐将更难平复,接下来可能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也只有在等待中才能见得分晓。 

  不过,我想借此空隙说几句让我们可以稍稍冷静的话,流失文物的追索是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非一日一役之功,因此,民族情感的表达也需有张有驰,我们已经用行为表达了愤怒,接下来的事情还是交由相关部门去思考更好。 

  像这些年来的许多事件一样,民族情感始终是一个牵扯神经的话题,个中原因,大约与我们曾经饱尝屈辱,现又正经历重新的崛起有关。民族情感高涨能聚集心气,增强国家行动能力,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民族情感的表达在任何时候又都可能产生远比我们所愿意得到和看到的更为复杂的效应,如果一任渲泄,当敛不敛,任凭每一件小事即引发怒海汹涌,那反可能形成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最后到国家的相互逼压,极大地压缩理性思考的空间,降低妥善处理历史与现实之复杂纠葛的能力。这样,从小处看将不利于政府外交,从大处看则有损于健康、稳定之公民文化的建设。 

  话扯远了,我欣喜地看到,这一次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应对都越来越成熟和冷静,唯愿这一态势保持,毕竟,理性的文化和心态有赖于理性行为的累积。 

  吴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与中国政治发展、政治社会学与乡村治理。有《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小镇喧嚣—— 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和《记述村庄的政治》等著作。

TOP

梁文道:圆明园的道德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10:44
南方周末
  作者: 梁文道

  大英博物馆是一种述说文明的方式。它要说的故事是从大门左手边开始的,那里有埃及、巴比伦、希腊以及罗马展区,它们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大门的右方,则有美国等“新世界”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晚近阶段。至于中国,则与其它亚洲展区并存于大门遥遥相对的另一端,是西方文明的他者,用以比对它自身的独特轨迹和性质。同时,它又是一座帝国的记忆。那些填充它叙事框架的木乃伊、大理石以及林林总总的珍稀文物,恰足以说明大英帝国昔年的强盛、诡诈和霸道。

  相对于此,雅典的卫城遗址所要告诉我们的,则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故事。它本是西方古典世界的光荣,两千多年以来屡遭天灾、兵燹和劫掠,如今成了一尊碎裂的古瓶,以残缺的片断诱发游人思考那已不复在的全体,和其间蕴涵的意义。

  不过,尽管周边有许多招揽游客的小贩,但是整座废墟仍然不失历史的庄严,没有过度恶俗的装点,不曾沦为任人蹂躏的乐园。每一个去过巴特农神殿的游客都会忍不住想象,要是大英博物馆里头的石雕全都运回此处,放在它们原来该有的位置上,那将会是何等壮丽的景观呢?

  至今为止,希腊当局已经成功向瑞典、梵蒂冈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取回了不少卫城遗物。只有英国,仍在舆论的巨压下,力图保留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尽管如此,双方的谈判也还是有进展的。最起码,英方知道自己在道德上实在站不住脚,只能用租借或其它合作方式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这样的脉络下,看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或能写照出不同的方向。

  首先,经过重重转手,现在那几具兽首的物主并非国家,而是私人,争讨工作因此分外困难。从中国民间的情绪看来,大家对圆明园的象征意义又的确是很在乎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假定在兽首无法顺利回归的前提下,中国自己应该要先做些什么。

  比如说,我们可以升级圆明园的管理权,把它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辖下的圆明园管理处变成国家级的遗址公园管理局,不要再让人进去拍完电影留下被破坏的植被(这正是当年《无极》剧组的作为),还要拆除后来兴建的饭馆和商店(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曹丽娟的调查,此类建筑竟然占了长春园15%的景点),还它应有的尊严。然后,我们用它去说一段故事。

  这段故事自然与国家有关。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指出,现代中国人之所以不能忘怀一座皇家园林的命运,是因为他们非常困惑,“为何西方人会犯自己订立的国际法,该法明确禁止在战时从平民或国家元首手中,掠夺可以带走的私人财产”,尤其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那一回,因为列强刚刚才在1899年加入了禁止战时掠夺的“海牙公约”。可是,它的意义又不是应该仅限于此。因为圆明园的沦落破败,除了西方,也有中国人自己的责任。英法联军撤离没多久,附近居民就跑进去洗劫木材了。满清颠覆以后,从军阀到民国政府,从高官权贵到民间盗匪,更是对仅存的遗迹上下其手,巧取豪夺。新中国建立了,遗址毁灭的过程也并没有因此停止;山平湖填,原有的人造丘池成了大片农地与交错的通路。再来则是“文革”,砍去了更多树木,增添了不少工厂……

  因此,这个故事是复杂的,但它的主旨却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历史,珍视我们手中一切宝贵的物质记忆。任何遗址公园或灾难纪念馆都有建立“道德社群”的效果。它的目的不应狭隘,它的指涉可以广泛。例如西方各地的“犹太浩劫纪念馆”,它们的设立不仅仅在于让犹太人勿忘血恨、凝塑出内向的团结意识,还在于让非犹太人(包括德国人)深刻自省,了解到走向深渊的道路是怎么搭成的。也就是说,遗址与博物馆所建立的道德社群,它不只对自己人说话,也要对外人说话;它不只要求外人反思,也要求自己人奋进;因为道德原则并不止于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今天的圆明园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教育国人爱国,它能不能让西方游客省思帝国主义的残暴?它展示了外敌造成的伤痕;但它有没有提醒我们,就在今天,就在我们周遭,仍有无数的文物非法外流,仍有可贵的建筑倒在推土机下呢?假如中国人自己不显示出阻止物质记忆毁坏的决心,又如何能像希腊那样在国际舆论上站稳道德高地,赢取广泛的同情呢?

  比起兽首,中国更该取回、也更容易通过外交途径取回的圆明园遗物,其实是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法国枫丹白露的文源阁《四库全书》残本。假如真有这么一天,政府预备开口要求,我们就需要更稳固的基础去形成声势。而那个基础,就在圆明园,和它代表的道德权威。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先问自己:你尊重历史吗?

TOP

谢新胜:国家不宜提起诉讼追索流失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10:17  长江商报
  作者:谢新胜

  近日,圆明园流失文物在法国拍卖,中国有民间团体进行追讨,但我国政府并未主动提起诉讼追索这些流失海外的文化财产。据不完全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数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超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这些文物我们当然应尽力追回,但其中也牵扯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诸多法律问题,还关涉我国的外交大局以及历史政策的延续问题,所以应保持清醒头脑,对相关问题有明确认识。 

  我国政府是海外流失文化财产的唯一所有者。有媒体报道,有律师团以相关政府部门不愿作文物追索的原告为由,找到所谓 “爱新觉罗宗亲会”出面作为原告而进行诉讼,“因为当年的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国宝铜兽首当年属于皇家所有。”虽然文物原属皇家所有,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对于封建贵族以及有关官僚资产阶级的财产依法进行了国有化和征收,包括已经流失海外所有的原属封建贵族的财产已经完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这种国有化的法令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效,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在外国也具有法律效力。原国民党政府被推翻后,其在海外的使馆、领馆等财产自动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有就是这个道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国法院判决认为目前追讨文物的原告主体不适合。所以,如果国家有意通过诉讼追回流失海外的文化财产,原告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其他均为非法。 

  然而,我国政府不宜提起类似诉讼。第一,法律障碍很大,胜诉可能性很小。对于文物原属国来说,索回文物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国际公约和文物拍卖国的法律。就国际公约而言,涉及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公约虽有十余个,却很不完善,整个规则体系只是框架性的,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而通过拍卖国法律进行追索,则面临国际私法上的诉讼时效等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目前国际上所有有关文化财产返还的案例中,仅有一起意大利政府诉美国收藏者的案例获得胜诉。考虑到我国政府进行这种跨国诉讼的精力与能力,以诉讼的方式进行追索,得不偿失。 

  第二,我国政府主动提起诉讼有可能引起国外对我们的恶意诉讼。我国政府采取绝对豁免的立场,即中国政府以及代表中国政府行事的人以及财产完全免除外国法院的管辖,否则即为对我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但国际法中有一条普遍的准则,即享有豁免权的国家如果主动起诉或应诉将不再享有主权豁免。倘若我国政府主动提起诉讼,即意味着豁免权的丧失,会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些西方法官还可能将不相关的案件合并审理,例如将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等与文化财产返还案件挂钩,给我国外交造成政治压力。 

  第三,跨国诉讼费用高昂,程序复杂,牵扯问题敏感。西方国家一般诉讼费用、律师费用都极其高昂,诉讼难免聘请外国律师,也难免告知其我国相关立场,甚至国家秘密等情况,风险很大。 

  所以,关于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我们只有采取外交与法律相结合的手段。在法律上,有关的文化财产流入国,必须承认我国国有化法令的有效性以及我国政府是这些文化财产所有权的唯一合法主体。这是我国主权的必然体现,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在外交上,一些文物流出国,如中南美洲国家、意大利以及柬埔寨等11个国家已经与美国、瑞士等文物流入国签订了双边协定,以限制和禁止该国文物向美国和瑞士出口,并且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一旦文化财产失去市场价值,采取合理补偿的方式就相对容易将已流失的文物收回。我国目前也可借鉴类似办法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签订类似双边协定。 

  另外,像意大利、伊朗、埃及以及伊拉克等文物流出国均面临我国类似问题,与我国有相同利益,因此在国际层面我们应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增强我们的声音和力量,与文物流入国进行集体博弈,以争取最大利益。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国际法中心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

TOP

专家称佳士得非法拍卖鼠兔首违背国际公约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7:22  新华网

2月25日,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铜像以1400万欧元在法国巴黎大皇宫落锤。新华社/法新


漫画:魂牵梦绕。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题:侵略的罪证,非法的拍卖――著名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谈佳士得公司非法拍卖圆明园文物
  新华社记者 廖翊
  “佳士得公司一意孤行,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执意拍卖非法掠夺的中国圆明园文物,完全违背了相关国际公约。作为中国学者,作为中国人,我坚决支持外交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声明,坚决反对佳士得的可鄙行径!”26日下午,著名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这位85岁高龄、闻名中外的文物专家认为,佳士得的可鄙,不只是违背相关国际公约,还在于用罪证做交易,用罪恶牟暴利。
  “用来拍卖的鼠首和兔首是英法联军当年从中国圆明园劫掠的,法国大文豪雨果当时对这种强盗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其罪恶早已昭告世界。法国人也完全知道这两件拍品既非购买,也非交换,更非赠与,无法在博物馆展出,完完全全是侵略罪证。这是没有任何理由进行拍卖的。这种拍卖行为,也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我从事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研究近70年。我认为,作为庞大的圆明园建筑无数构件之一,大水法中的12生肖本身价值并不重大,其工本、工艺等并不特别,价值顶多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已。它们的价值,不是经济和艺术价值,而是政治价值,因为这是侵略者的罪证。将当年以强盗行径劫掠的中国文物,今天再用天价拍卖,无异于敲诈,既可鄙,也可耻。”罗哲文表示,圆明园和那段历史,铭刻着中国人的屈辱。作为一个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伤痛尤深。
  “我一生不知多少次去过圆明园遗址考察。我第一次见到圆明园是62年前的1947年,我从四川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学建筑。当我走近遗址,当年的‘万园之园’、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最后高峰已是残垣断壁、荒野败草,我感到非常震惊,非常气愤。”
  “我认为,无论是雄伟的万里长城,辉煌的圆明园建筑,或是圆明园中的一个小构件……文物不管大小,都是中华民族智慧、情感的结晶,都让人爱不释手。这是我在文物战线一做就是70年、越来越难以释怀的最大原因,因为我无比热爱中华文化。”
  罗哲文说,这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感情,反对佳士得非法拍卖劫掠中国文物,成为中国各界的一致呼声,“现在的中国已非当年,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正越来越强烈地向全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
  罗哲文最后表示,中国有很多文物流失海外,流失背景决定了追索手段的不同。但对于非法劫掠、偷盗、走私等流出中国的文物一定要坚决追索,非法占有国必须无偿归还。

TOP

谢昱航:兽首回归与洗国耻无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08  中国青年报


  作者:谢昱航

  巴黎大审法院经过审理,驳回禁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请求,判定拍卖继续进行,并要求原告向被告支付赔偿金。如果不出意外,兔首和鼠首将被如期拍卖。(中新网2月23日)

  在律师团要进行这场诉讼时,有专家就表示结果可能很不乐观。圆明园学会一专家认为,通过诉讼来追索很难成立,兔、鼠首经历多次转手,没有证据证明现在的收藏者是从圆明园抢来的,而法国也是保护私人财产的,现在兽首所有者本人拥有合法的持有证。

  但律师团追讨的意义,还是被很多人肯定。有评论者指出,我们去追讨兽首,至少可以让有意购买者有所顾忌,让他们知道拍得的所有权不一定可靠,影响他们的购买愿望,从而阻止价格的攀升。但事实可能相反,通过这一次诉讼,可能产生了轰动效应,让兽首的影响更大,从而叫价更高。事实上,早有人指出,这场拍卖,本身就是国际财团在炒作,是一个国际阴谋。

  就兽首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不可能值那么离谱的价,这一点无论专家还是民间判推,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兽首时下的天价,无疑是有人利用其经历,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感,蓄意炒作的结果。我们在这方面过于执著,过于疯狂,可能正好进入人家的圈套,不但与我们所要的结果越来越远,甚至还搭上别的东西。这不,23日媒体报道,兽首持有人为归还中国文物开出条件:让达赖回西藏。这一招狠,将拍卖事件与政治事件挂钩,明知中国不会答应,自己不会失去兽首,但把自己弄得很高尚。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却在这一开出的交易条件中受到了羞辱。

  我们花那么大力气将兽首弄回来,意义到底有多大?能洗刷那段屈辱的历史吗?历史永远存在,国耻不会随着相关的物件复原或消失而消除。我们也没有必要掩盖那段历史、“医好那些伤口”。有人也建议修复圆明园,可为什么不能成为现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要留下历史见证,让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从而激励国人。既然这样,圆明园里的东西,为什么就得一件件追回?

  有网友建议,我们可以用复制品替代,并且公开声明这些是复制品。这样的看法,笔者是同意的。如果时刻让国人知道我们还有物品被侵略者掠夺到了国外,不正好也是一座“国耻纪念碑”吗?追讨律师认为,这场诉讼的意义比结果更重要,因为诉讼能够让中国民众知道很多文物流失在国外。

  中国政府明确表示,绝不会采取“回购”的方式。这是正确的,这不但在于我们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更在于花这样多的钱意义不充分,反而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文物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如果有一天能回来,那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兽首回来的重要意义,与洗国耻关系不大。如果有一天,人家自愿归还,那才是兽首回归的真正意义所在。因为自愿归还,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中法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友好相处的结果。

TOP

斯人:要立法加大买卖中国文物的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19  新民网

  作者:斯人

  【新民网评】国人在法国法院提交的“禁止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诉讼,以失败而告终,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曾经很多次流连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之中,用心地欣赏着里面无数的稀世珍宝,古埃及的、古波斯的、阿拉伯的、欧洲的,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中国展品。原因之一,自然是因为中国的展品,更能引起中国人心灵上的共鸣。这就像欣赏音乐一样,西方音乐不可谓不优美,但只有中国的民族音乐,如《高山流水》,如《春江花月夜》,如《二泉映月》,才能给我们真正的震撼,那一节节音符,沁入了我们的肺腑和血脉,仿佛我们在和先人们共叙一般。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展区清净。正如我无法与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展品建立那么深的感情,我猜想,对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而言,他们恐怕也只能惊异于中国展品的奇特和珍贵吧。所以,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展区,很是清净,正适合像我这样慢慢品味的人。

  慢慢地,我不禁有了一丝悲哀。这份悲哀,不是因为想到了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也不是为这些珍宝流失海外而叹息。这份悲哀,源于我所珍视的这份清净,源于这些珍宝无法“物尽其用”。如同千里马与伯乐无缘一样,这些珍宝默默凝视着寥寥的过客,它们的那些往事,讲给谁听呢?慢慢地,我也想开了。它们的价值,是它们能够唤起我们的心灵深处的,与我们先辈们的牵连。这样的牵连,并不会因为失去了几件珍宝,就会消失,因为它融入到了我们每一寸的身心。

  倒是曾经伪装成传教士、考古学家、商人等的西方人,在坚船利炮的支持下,用尽了卑鄙手段,把这许多珍宝据为己有,却无法领会它们真正的价值,只能把它们作为炫耀的资本和攫取暴利的手段。对于这两件圆明园的兽首,让他们自己买卖去吧,我倒想看看,强盗的后代里,能有几个人识货?当然,我们不能坐视强盗的后代肆意妄为,但我们要讲究策略。我们越大张旗鼓地反对,就越给这次拍卖制造舆论,平白给他们做了嫁衣裳。

  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呢?我认为,我国应该借此次事件的契机,明确立法,规定凡是经手买卖中国流失文物的个人和公司,都不得在中国开展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已经有商业活动的,课以重税。

  要知道,一次拍卖,卷入的可不止是几个人和那个拍卖行而已,还包括银行、保险、保安和文化等多个机构,离了它们,金钱怎么转帐、文物如何上保险、如何保证文物的安全?总不能一帮人扛着一麻袋的钱去,买来后藏在床底下吧?就是那些能够挥金如土来竞拍这些文物的人,哪个不是大公司的老板、高管或董事会成员?如果给这些人和机构一个警示,则相当于“釜底抽薪”,言明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对谁严惩不贷。法国有法国的法律,中国有中国的法律,我们也要制定规则,告诉西方人:你违法,你就要付出代价。若让买卖中国文物的成本大到任何人都难以承受,时间长了,中国文物的市场自然就会萎缩,那么文物回归中国的日子,也就不会远了。

  我们还是要感谢为此事奔波的有心人,因为他们不但关心这些文物的下落,更用行动来保护他们。不过,去西方的法院里“讨公道”没什么用。在西方人的地盘上,在他们的法律框架下,没有中国人的公道。别说中国,就是希腊也还有无数的文物流落于西欧各国,无法讨回。

  只有制裁,才能让强盗的后代明白,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们可以一意孤行的时代了。

TOP

单士兵:别让圆明园国耻成别人盘剥的筹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30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单士兵

  面对漫天要价,甚至是拿民族利益做文章,我们不能再做冤大头,伸长了脖给人宰。而是要回过头来好好想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幽灵与狭隘情感,使那些流失文物变成了别人对我们再次进行无耻打劫的工具呢?

  百年历史烟云,笼罩在圆明园之上的,却始终那么凝重。比如,现在法国巴黎的那家法院做出一个与圆明园有关的判决,就令无数中国人为之愤怒。

  北京时间2月24日凌晨,中国“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提交的禁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要求,被巴黎一家法院驳回了。这意味着,兔首和鼠首将被如期拍卖。对此,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力争让这次拍卖流拍。(2月24日《新华社》)

  这场追索无疑是一次格外艰难的苦旅。甚至,文物现在的持有者法国人贝尔热此前竟然提出“让达赖回西藏”这样荒唐与无耻的条件,以民族利益进行勒索敲诈。尽管现在中国律师团还在坚称“诉讼的意义比结果更重要”、“继续力争让这次拍卖流拍”,但是,种种情形表明,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追索,很难一下子就迎来令人欣慰的转身。

  一段时间以来,在异邦的圆明园流失文物,成为一次次挑动中国人神经的工具。特别是近日,围绕流失文物的拍卖,爱国与国耻这样的词语,弥漫于我们的耳边。白岩松说,“你的愤怒是别人的利益,要小心我们的爱国和我们的愤怒,别演变成了别人的利益。”即将被拍卖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在100多年之后,不应再次成为“打劫”我们的工具。那种把不顾一切收回圆明园文物等同于维护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做法,其实很容易陷于某种偏执与错位。

  为了追回这些铜像,中国人已经付出了许多代价,现在,兔首和鼠首的拍卖估价总额竟然高达两亿人民币。“这样做无异于打劫”,许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专家这样评价。面对如此的漫天要价,甚至是拿民族利益做文章,我们不能再做冤大头,伸长了脖给人宰。而是要回过头来好好想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幽灵与狭隘情感,使那些流失文物变成了别人对我们再次进行无耻打劫的工具呢?

  诚然,圆明园流失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充溢的历史经验与价值警示,如同一根坚韧的细线,将无数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传统文化的情绪与国耻意识的情结,在层层利益纠葛面前,在充斥着丛林法则的国际社会面前,却不应陷于现实的迷失中。

  “历史从不描述凝重的往事,相反它总是处理运动中的事物”,李凯尔特曾经这样说。这是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现代文明的理性,应该催发我们不要被别人拿着民族情感做文章,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否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又造成现实利益的捆绑。

  其实,一时拿不回来的那些流失文物,就让它先放在国外吧,这并不意味它所凝集的情感与文化细线就会被割断。留在国外,让中国人多一份屈辱的念想。这念想,也是可以成为爱国教育的。更何况,现实世界从来都不是简单依靠情感维系的。过度局限于虚妄与矫饰的情感之中,不能以理性面对客观命题,很容易成为对公众情感的强加以及对公民理性精神的剥夺,自然也可能伤及更大的公共利益。

  现在,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佳士得公司,已经吊足全球买家的胃口———还有什么比拿国家情感与民族利益来做商业包装更具轰动效应呢?越是如此,对于流落异邦的圆明园文物,我们更应该奉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以现代文明的方式,有理有据有节体体面面拿来。也只有那样,中国才能以一个与百年前懦弱截然不同的国家形象,真正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TOP

魏英杰:追索流失兽首别怠慢手头国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3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魏英杰

  2月24日,法国巴黎法院就圆明园兽首拍卖案作出宣判,驳回中方律师团要求禁止拍卖的诉讼请求。这意味着,近期受到国内高度关注的圆明园兽首拍卖将如期举行;同时也表明,采取法律途径追索兽首铜像的努力已经暂告段落。

  耐人寻味的是,由数十名律师组成的文物追索团队对此结果并不意外,认为这场诉讼的意义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它让民众知道很多文物流失国外,同时也让法国人知道,法国有这么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律师团的理性态度值得赞赏,笔者也认为,召回海外文物只能量力而行,不外乎采取这几种办法:一是依据相关国际公约,通过法律途径索回;二是采取半公益半市场运作方式“赎回”,即以“协商价”购回文物;三是由民间出资购买并捐赠给国家;四是通过参与市场竞拍购回。这些办法都有过成功案例。

  其中,通过法律手段追索文物,无疑是最正当却也是最艰难的办法。这主要和文物流出时的情况、文物现状以及国际公约的约束性和适用性等因素有关。就此事而言,大家都知道兽首铜像是被当年的侵略者公然掠夺走,然而时间久远,中间又经多人之手,所有权发生多次辗转变更,因此在法律认定和适用上必然存在相当难度。

  显然,中方律师团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所做的,其实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也就是循由法律框架和途径,穷尽法律所赋予的理性维权手段。当这一条路被证明走不通后,我们仍然可以采取其他合理手段(比如协商赎回或竞拍),继续为文物回归而努力。况且,从法院的驳回理由来看,法律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死——法院驳回理由在于,(请求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没有直接请求权。或许,我们还有机会换个“原告”继续跟进。

  近年来,流失海外的国宝越来越受到关注,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公众文化认同感的提升。这说明召回海外文物的根本目的应在于保护国家文物遗产,增进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因此,除了采取合法和理性手段积极召回海外文物外,我们也该搞好文物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为国宝的回归创造良好条件,让公众更加支持海外文物追索行动。

  然而,在这个方面不得不说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拿圆明园来讲,这座历史遗址的保护问题,近年来可谓争议不断。远的既有轰动一时的“圆明园地膜工程事件”,近的则有圆明园重建之争。据悉,圆明园复建工程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然而复建是否意味着另一种破坏,质疑的声音从未消停过。加在圆明园之上的过度商业化色彩,一直为人所诟病。

  这样的情形,不免让人产生疑虑:就算不计代价地追回文物,我们能够好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吗?再比如说,假如这对兽首得以成功召回,结果却成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门票收入来源,今日为召回行动而付出汗水的人们,会不会感到些许失落?虽说这看起来像两回事,但实际上,能否让公众看到相关部门保护文物遗产的决心和行动,正是海外文物召回的一个民意基础。如果采取各种手段追索文物是必须去做的事情,为保护文物尽其所能同样值得重视。

TOP

马九器:兽首拍卖以文明之道担起历史重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37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马九器

  法国巴黎法院北京时间24日凌晨对圆明园鼠兔首能否被拍卖作出宣判,法官认为,请求人——— 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对于本案没有直接请求权,驳回其关于要求停止拍卖、禁止拍卖的诉讼请求,并赔偿两个被告方各一千欧元。从网络舆情来看,这是一个令很多中国人感到沮丧甚至愤怒的消息。

  突然想起雨果的几句话。1861年,针对那个法国侵华上尉巴特勒来信,雨果回复:“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历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法国先贤祠里的雨果可能要 “永不瞑目”了,因为,他的祖国并没有物归原主,历史的罪恶也并没有成为一种重负;相反,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心灵伤痕依旧隐隐作痛,在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上,罪恶的不感罪恶,沉重的依旧沉重。而更无力的是,“兽首”的真正主人们除了一次次重复着沮丧、愤怒、焦虑的情感宣泄,却无法改变遥远的法兰西法庭上的庭审结果,更无法改变兽首继续海外漂流的现实。

  只是,幸好,在“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里,有一群自发组织的华人律师们,以澎湃的热情、正义的良知和娴熟的法律学识,真正迸发出民间的力量,真正赢得华人的尊严,尽管他们的追索之路漫漫而艰难,但一万句沸反盈天的愤怒喊声,其力量,的确抵不上这些华人持之以恒的踽踽而行。

  这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女“王选”,几乎以一己之力长年累月奔走于对日的民间索赔道路上,那种迸发着道德、责任与正义的力量,让她的对手们都感到震惊和钦佩,输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全世界知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正是这样的一个中国人,一个柔弱的女子,让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发出感慨: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其实,抗议必不可少,愤怒不可或缺,但这只应当成为国人应对历史问题、担起历史重负的一个侧面。时代在发展,世界也在变化,表达更多新鲜的声音、拓宽更多全新的维权之路、涌现更多充满道义且具有可行性的公民行动,这更是100多年后,已经进步的国人担负历史重负的文明之道。

  今日的法国不是1860年的那个法国,今日的兽首拥有者也不是当年的侵略者,“兽首”在那个国度更多成为一种法律、市场、规则下的物品;历史无法重演,历史也无法一成不变,历史罪责的讨伐和文物的追讨,已经行进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一条是历史道义,一条是法律、规则。以历史讨伐的方式追讨文物、挞伐法国,只能是一厢情愿地非要将两条平行的轨道相交,结果并不能为“兽首”的回归铺平道路。

  历史从来都是从蛮荒走向文明,文明也一向以文明之道担起历史重负,我们应永远铭记历史和耻辱,但我们也更懂得以文明之道对待 “兽首”,那就是穷尽一切文明的方式——— 国际公约、法国法律——— 追索下去,结果很重要,比结果更重要的是现代文明下的中国民间力量的宣示,这种宣示,就蕴含在国人追索的过程中。

TOP

晏扬:如何从圆明园兽首拍卖中得到理解敬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4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作者:晏扬

  北京时间2月24日凌晨,法国巴黎法院对圆明园鼠兔首能否被拍卖作出判决,驳回了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此前提出的要求佳士得公司停止拍卖鼠兔首的诉讼请求。这意味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辗转海外近一个半世纪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将在2月25日出现在佳士得公司的拍卖会上,而两件文物的起拍价高达800万至1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2月24日中央电视台)

  惨痛的历史无需复述,那是中国人永久的伤疤,而一次次被掠中国文物在海外拍卖,无异于一次次撕开中国人尚未痊愈的伤口,并在伤口上撒盐。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中,收藏有中国文物164万件,加上民间收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数在1700万件以上,比目前中国所有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还要多。这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战争期间被抢走、被偷走的,而抢偷中国文物的,都是那些号称文明国家的虎狼之师,这些文明国家的博物馆里,堂而皇之地收藏着大量抢夺来的外国文物,大言不惭“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所共同”而拒不归还。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所言,中国对鼠首和兔首铜像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在巴黎提起诉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要发出中国人的声音,表达中国人的愤怒——我们的愤怒可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结果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说,很多事情不是愤怒能够解决的,中国人越愤怒,越觉得耻辱,被掠夺文物的价格就炒得越高,同样是十二生肖铜像,一开始才700多万港币,7年后炒到7000万港币,现在炒到了1亿多港币,所以他提醒“我们的愤怒也许就是别人的利益”。

  白岩松言之有理,但还应看到我们表达愤怒所带来的另一种后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体谅中国人的感情,理解中国人的愤怒,更为重要的是,让买卖中国文物者看到中国人的愤怒和行动,从而有所顾忌、有所敬畏,让他们明白,他们买卖的不仅是一件件中国文物,更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甚至是中国人民的感情,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感情是不能作为“标的物”和牟利工具的,谁拍得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就相当于收藏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让被掠夺中国文物流拍,进而争取禁止拍卖所有被掠夺中国文物,这是眼下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此次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表达愤怒的目的所在。

TOP

新京报:讨要国宝的意义更在于珍视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44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去年7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宣布,于今年2月举办专场拍卖会,拍卖品包括在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法国巴黎大审法院紧急审理法庭23日做出裁决,驳回了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提出的关于要求停止拍卖该文物的诉讼请求。

  得此判决结果,人们并不意外。如有专家早先指出,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参加了几个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从表面上看中国在追索文物方面也算“有法可依”,然而事实上并不乐观。

  由于年深月久,尤其是在战争与混乱年代失去的文物,对于文物原归属国而言,在如何收集足够证据证明流失文物为“非法出口”等方面,无疑有很大难度;与此同时,几个国际公约在追索文物方面都没有溯及力,虽然中国在签署95公约时声明保留追索权,但是拥有众多中国文物的国家却不在此约之中。更何况,整个规则体系基本上只是靠着国际道义来维系,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一方面,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每一次拍卖行为都让许多中国人愤慨不已,认为这些文物本该物归原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无计可施”的尴尬,有时甚至寄希望于拥有者“良心发现”,主动归还。当然,这方面也不乏成功先例,2008年1月9日,流失海外14年的北魏石刻菩萨造像正式被日本美穗博物馆无偿归还。只是,与中国流失在海外的庞大文物数量相比,上述归还实为九牛一毛。

  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记述了闯入圆明园的两个强盗,“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强盗叫英国”。显然,对于那段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任何人都无法否认。

  不过,如何追讨或者赎回流散四海的圆明园文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应该看到的是,今日文物归还与当年文物流失,如万物生长,也有一个力量消长的漫长过程。尽管非常缓慢,但“物归原主”的共识伴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而日日成长。眼下没能成功要回,并不代表将来不成功,而将来若有成功,同样有今天不断努力的功劳。

  中国加入了相关的国际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了有关的双边协议,并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成功地从多国追索回多批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国文物。除了必要的法律与外交手段外,来自民间社会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视。2003年何鸿燊以人民币600余万元购回猪首铜像,捐给国家。

  圆明园的文物被英法联军抢走,但这种混乱的抢劫绝不是一两天促成的,与此相关的背景是当年中国闭关保守、积愚积弱的大败局。而今天文物不断归还或被要求归还,甚至有中国律师团在法国法庭之上“虽败犹荣”,其所体现的也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努力。

  有网络调查表明,有超过80%网友认为圆明园兽首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国宝,持有人应该无条件归还。在这些赤诚的声音背后,在现在的缺憾甚或愤怒的同时,同样值得省思的是:如何重建本国文明的力量与美,既有力量保护本土文物不被闯入者盗抢,又有激情让本土创造的文明不被遗忘与消灭。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才知其宝贵。在此意义上,有理由相信,讨要圆明园文物之意义,并非简单地要回或者聚拢某个曾经“国富”的象征,而在于讨回历史的正义,在于重申珍视自己创造文明的态度。显然,这里所说的创造,既关乎过去的创造,更关乎现在的创造与未来的创造。

TOP

吴祚来:圆明园铜首拍卖风波是个文化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07:51  新京报

  作者:吴祚来

  法律程序继续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之后,我有这样的担心,情绪会代替理性,文化问题成为国家间的政治问题,虚拟的泛政治情感,真的成为家国间的民族情感。

  我们希望以刘洋先生为主导的律师团能够将文物问题还原为文物问题,它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但不能将其泛政治化,不能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标志性事件来放大。

  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刘洋的说法:“虽然败诉了,但是虽败犹荣,因为在法国巴黎这个巨大的法庭里面,我们发出了中国人不屈的声音。”相比之下,法国的法庭显得比较理性:该法庭表示,原告要求法文化部干预,非属该法庭审理范围;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只能代表该协会,不能代表中国,也不能代表公众利益。因此驳回诉讼请求。

  原告方律师此前表示,本案的教育意义远远大于审理结果,这里所说的“教育意义”仍然是我们的某种思维在作祟,我们是通过圆明园文物官司来教育法国人,还是教育我们自己人民?我们看到,法庭判决一结束,就有中国留法学者走上街头,散发宣传材料,让法国人知道历史真相,通过动员法国民意,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文物拥有者们面对自己潜在的巨资,他们更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利益。

  其实,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教育别国人民,而是教育我们自己,就是用国际规则来维护文化权益,现有的国际文化法规,都难以追溯百年前的国家文物流失,依据1970年中国加入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1995年加入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可由政府通过外交手段追回非法外流文物。但以上公约不可上溯追索,尽管中国政府已有明确声明,不放弃追索此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但是,政府无法通过公约追索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流失文物。2002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18家欧美博物馆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公开反对返还流失文物,显然他们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来“声明”。如何破解他们的“法术”,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埃及还是希腊,都在为此而困扰,所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与法律界最应该做的,是通过圆明园文物在法国拍卖这一案例,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相关国际性法律机构,重新起草新的文化道德公约,新的公约要倡导文化的道德价值,也就是西方文明社会共识的普适价值,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历史上的代表性文物,只有在所在国或所在地,才能发挥历史与文化的最大价值,文物的整体价值远大于零散的价值,只有尊重人类文化价值的普适性,才能使文物的保护与收藏不与人类的道德价值相悖,在文物之上,还有文物的无形的文化价值与道德价值,这种价值就需要物归原位、尊重文物的文化最终归属。

  总之,圆明园流失文物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理性面对的问题,靠行政的力量难以奏效,靠现有的法律难以胜诉,靠情感性收购,只会做一个冤大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联合埃及、希腊等文物流失大国,倡导并制定新的文物回归法案,让各国代表性文物回到故乡,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吴祚来(北京 学者)

TOP

晓宇:法国公开叫卖历史赃物实乃文化无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10:22  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晓宇

  以为最近流行“躲猫猫”,但也有例外,远在欧洲的法兰西拍卖圆明园被劫文物青铜鼠首、兔首,绝对是“珍爱钱财,不躲猫猫”,其强悍的逻辑,令文明为之汗颜。

  清末民初的文化怪杰,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保守主义权威的辜鸿铭先生,曾对法国文化给予高度赞扬,他认为世界上只有法国人最能理解中国和中国文明,因为法国人拥有和中国人一样的细腻。如果辜先生面对流散海外150多年的圆明园大水法铜兽首被法国人“细腻”地拍卖,并无视中国人的感情,在文化之外,对于今日全球秩序中强权与金钱的交易,恐怕更要多一层理性的认识。

  当地时间23日上午11时30分,巴黎大审法院紧急审理了禁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请求,认为请求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对于该院没有直接请求权,驳回其关于停止拍卖、禁止拍卖两兽首的请求,并要求赔偿两位被告各1000欧元。

  结果并不出乎意料,但既定的秩序却并不说明存在的合理。面对这样一个程序性的认定,我们有必要看看比这更早更为笃定的判决,它写在人类文化的良知之上。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致信参与“远征中国”的法军上尉巴特勒:“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吉利……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些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我们今天面对即将被拍卖的鼠首、兔首,心情仍然难以平静,有法国媒体称:在中国有强大的声音认为,当初铜兽首被掠夺已经是国耻,任由这些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在法国被公然拍卖,就是“双重国耻”。此种观察,未尝不有局外人狡猾的入木三分,我们并不能在此刻去改变历史,同时,我们也不能在此刻放任一个不合理的事实成为历史。如果我们不反对拍卖,国宝流散的历史就会被新的法律事实所抹去;如果我们不主张权利,权利就会以合法的理由被重新确立。

  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的“合法持有”,与中国方面所有权的“毋庸置疑”,本是平行不相交的两个向度,基于以上不同立场进行的交涉,并无多少实质意义。而真实的困境在于:国宝的回购需要大额资金,并且是变相对所有权的确认与升值的鼓励,但进行法律追索又面临难以逾越的法律障碍及现代法律意义上的证据支持。

  因此,贝尔热能够毫无顾忌地宣称:“这些中国的兽首是150年前从中国抢夺来的,就像人们从雅典巴特农神庙抢夺浮雕放进大英博物馆里一样,就像好多抢夺来的文物已放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博物馆里一样。”并以此进行政治讹诈:“与其被这两个兽首激怒,不如多关心人权问题。”在以“西藏人权”作为要挟的同时,他也将守财奴与强盗者的事业在文明世界推上又一个高峰。

  愤怒并不代表力量,它也许只代表改变不合理现实的动机。我们并不怀疑历史本身给出的公平,就如美国法学教授帕蒂·格斯滕布利思所述:“我的观点是,它们是被掠夺的,但要合法追回它们却很难。不过,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应该被归还。”没有人能改变鼠首、兔首属于中国的历史意义,忽视这一点,公开叫卖历史赃物,实在出于深层的文化无知,而我们则不妨抛开一时得失,在葆有敬畏的同时葆有文化——诚如雨果的墓志铭镌刻:我们祈求未来的是正义,而不是复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