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市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六大亮点响誉国内外
2009年02月02日 15:15 来源:湖北新闻网
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2月2日讯 (袁源 张振)记者今日上午到十堰市民俗学会采访获悉,在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十堰市文化体育局、市民政局的重视关怀和支持下,十堰市民俗学会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民俗学有识之士,致力于民风民俗的收集、挖掘、整理、抢救、研究和保护,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先后收集、挖整民俗民间文化资料近300万字,使十堰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呈现出六大亮点,尤其是“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研究、“武当道茶文化” 研究、“武当医药文化” 研究、“武当武术文化宣传”、 “丹江口市古为均陵是陶文化重要发祥地”、《民俗文化网》的创办等引起国家和省民俗民间文化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获得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08年度特别贡献奖。十堰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陈吉炎被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为武当道教医药传承人。
——围绕非物质文化抡救挖整保护弘扬开展调研, “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研究取得成效。十堰市民俗学会将尹吉甫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已挖掘相关资料百余万字。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先后到四川泸洲、河北苍州、山西平遥等地考察,经考察和查阅大量史料研究,初步论证尹吉甫为“士于周,征战于山西平遥,传说于河北苍州、四川泸洲,故里湖北房县、食邑房陵,卒葬于房”。其《尹吉甫传说》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8年8月在长阳召开的20年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上,引起轰动反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刘锡诚等给于了高度评价,称之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2月,市民俗学会还调研撰写了丹江口市发现4座古代“微型”陶窑遗址和多种陶器,华中科技大学博导张良皋专家称湖北丹江口市古为均陵是陶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浪河陶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堰市民俗学会率先报道这一新闻,被中新社等报道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围绕旅游支柱产业发展开展调研,挖整弘扬打响武当道茶文化。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十堰市茶叶协会副会长、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总经理王富国的重视支持下,十堰市民俗学会与八仙观茶叶总场合作,先后挖整武当道茶相关资科近百万字,拍摄照片1万多张,拍摄武当道茶录像资料20多盘,撰写1万余字的《浅谈武当道茶历史渊源与养生》、《武当道茶文化成鄂西生态旅游圈新亮点》、《武当山发现天然野生古茶树对研究我国茶资源分布具有重要价值》等文章,制作了武当道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片,撰写了《武当道茶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书》21000余字,已由武当山特区报送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武当道茶的研究表明:武当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属于全国茶叶原产地,尤其是武当道茶制作工艺乃2000多年来道家俢性养生传承的独道技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抢救挖整传承武当道茶文化,打响道茶品牌,扩大武当道茶产业的发展,继而扩大国际、国内市场销售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武当道茶文化的系列新闻被海内外一些媒体纷纷登载,引起了国家和省市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武当道茶文化成为武当旅游文化及鄂西生态旅游圈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