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客家青年眼中的民族传统:永难割舍的根与脉

客家青年眼中的民族传统:永难割舍的根与脉

2011年11月30日 2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海11月30日电 题:客家青年眼中的民族传统:永难割舍的根与脉

  中新社记者 冯抒敏

  生活在广西北海的“客家仔”张庆利说:“正在北海举办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让我们找到了根,找到了让年轻一代的客家儿女认识自己、学习客家传统文化的好机会。”这位已育有一女的北海普通客家青年表示,他将从自己做起,并努力创造语言及文化环境,让自己及后代永远不忘客家传统的根与脉。

  像张庆利一样的许多客家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如今纷纷走出家乡,奔向城市,并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这有可能导致客家的文化和传统渐渐消弥。”张庆利说。让他颇感担忧的是,从他这一辈“走向城市”的客家人开始,对于传统习俗的观念已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习惯及文化所融合——如今制作大笼糕的工序正逐渐被机器所取代,在城市成长的客家儿女对于传统客家话及客家童谣正日渐疏离……


  在“客家仔”张庆利的记忆中,和家乡的许多父老乡亲一样,他在成年之前只知道自己的家乡话被别人称为“捱话”,自己和家乡父老被称为“捱人”。当时年少的他并不知道,在北海甚至广东的西部地区,讲“捱话”的人其实就是客家人。

  “上大学后,偶然听到广东的同学也讲一口熟悉的乡音,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客家人。”张庆利说。随后,他大量查阅有关客家人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等报刊书籍,进一步了解客家,同时数次向广西客家协会发出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申请,并获得回应。“由于一些原因,最终没有成行。”提起多年前的申请,张庆利遗憾地说。

  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张庆利出身于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十字路村的一户普通客家家庭,目前供职于北海机场。在这名年轻客家后代的记忆中,一生都居住在镇上的父辈虽然没见过大世面,却将客家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作为广西目前客家风俗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北海的客家人从中原转辗闽赣迁徙而来,定居合浦。如今,北海的客家人口约60万,占北海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其分布仍以合浦所在的东部片区为主,除白沙、公馆、闸口、曲樟、涠洲等纯客家乡镇外,还有廉州、常乐、石康、福成、南康等部分客家聚居的乡镇。

  北海的客家至今保留着极具中原特色的风情民俗,逢年过节必隆重祭祖,过年“守岁”、“行村”缺一不可。张庆利说,祭拜祖先是客家人最隆重、盛大的仪式。每逢清明、端午、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各姓氏的客家人不管身在何方,均回到始祖祠堂盛大祭祖。特别是过年,家家户户在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即忙着蒸扣肉、煮大笼糕、张贴春联,张罗拜祖事项。

  最隆重的是各家各户将事先蒸好的大笼糕扛到各自的支系祖祠。大笼糕,既表示团圆之意,也寓意五谷丰登,象征来年的好收成。在客家人的心目中,一年的收获,当然要先让祖宗享受。各家把过年的美食摆上供桌,点燃香烛纸钱,诚心祈祷。拜完祖先后,大笼糕就留在祖祠的供桌上,直至过了大年初三之后才各自取回。每逢此时,人丁兴旺的祖祠里供桌上的大笼糕堆积如山,蔚为壮观。

  大年初二,各户人家开始“行村”。“行村”就是过年时走亲戚。“各户人家带上葱、蒜、猪肉等,到邻村的亲戚家拜年。”张庆利说,到了亲戚家,亲朋好友以好酒菜相款待,还以事先制作好的“发糕”(一种传统糕点)作为回礼,寓意“恭喜发财”。大笼糕和过年,成为客家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乡情。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