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全国政协调研蜀道文化线路申遗

全国政协调研蜀道文化线路申遗

中新网 2011年09月10日 08:30 来源:瞭望

  全国政协调研蜀道文化线路申遗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瞭望》新闻周刊记者9月3日从北京动身前,翻阅全国政协就“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提供的材料,最后一页印着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蜀道因《蜀道难》而闻名遐迩。

  2004年以来,线路文化保护与申遗成为中国文物保护的又一重要主张,继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于2005年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目录之后,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的呼声日益强烈。  

  在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出相关提案,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刘魁立、谢凝高、葛剑雄、王景慧、郑时龄、舒乙等文化学者多次倡议之后,全国政协关于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的专题调研启动,本刊记者随行采访。

  铁马秋风大散关

  调研仪式启动于宝鸡,真正与蜀道期遇却是约摸两小时后的大散关。一路上道路两旁除了林木外,几乎看不到光秃或裸露的山岭。

  蜀道因“蜀”而得名,是秦汉隋唐时代首都长安与四川之间的道路。秦汉隋唐时代都城咸阳、长安与蜀相通的道路有多条,其中自西向东主要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等,它们越过秦岭至汉中,再经金牛道至“蜀”(即成都),经米仓道至巴中。

  作为中国古代建造时间最早、存在年代最久、跨越朝代多、沿用时间最长、线路最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蜀道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是关中西南唯一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伐张鲁、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伐魏等军事活动均出入或据守此关。1161年冬秋,南宋军队分别在瓜洲和大散关打败了北方的入侵金兵。“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中的这两句诗便是对这两次战事的追述。

  因阴雨连绵,一连数天的旅途都围绕着与蜀道关联的文物古迹转悠,真正的蜀道却未能见上一面。应部分政协委员、专家的要求,组织方临时改变了考察点,石门栈道终于得见。

  在一段隧道面前,车辆停了下来,远远就看见了河岸对面的小道沿着河岸蜿蜒而上。

  褒斜道石门位于褒斜道褒谷南口西岸,在留坝县褒河乡境内,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隧道之一。一般认为始凿于东汉永平六年,采用“火焚水激”法,历时三年凿通。石门呈洞状,南北向。有东汉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百余方,其中7方凿刻或镶嵌于隧道内壁,其余位于石门附近的崖壁及河中巨石上。题刻内容大体分为三类:关于修凿褒斜道及石门记载;关于修筑山河堰记载;题诗、题名、题额等。著名的有“君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石门铭”、“修山河堰记”等,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13种题刻,世称“石门十三品”。

  1974年修褒河水库时,在文物研究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包括“十三品”在内的17方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现石门隧道及其他摩崖题刻均被褒河水库淹没。

  旧时石门隧道淹于鸡冠湾处水下80米。水下80米的景象现在是不得而知了,而又有多少题刻被湮没在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此的评论是,大量珍贵的蜀道文化线路上的文化遗产均被褒河水库淹没,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长久的遗憾。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特别是大型水库建设和跨区域交通干线建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缺乏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估环节,致使蜀道文化线路遗产损失惨重。

  水库能否废弃而选择其他的替代方案?关于这一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有意见认为水库灌溉田地达100多万亩,废弃不可能。

  不过,单霁翔提出建议: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积极推进。

  那些遗失的古迹

  始建于公元前206年的拜将坛是汉中市又一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遗迹。这里是汉王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史记·淮阴侯列传》)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遗址。

  根据景区提供的资料,拜将坛历经风雨,得到过多次修缮。目前的占地面积达到50500平方米,其中景观面积43500平方米。仿古寨门、棋盘广场、亭台水榭、烽火哨台和汉代画像石刻共同构成了眼前的园林景观。

  除了故事带来的时间刻度外,这里已经没有了古老的气息,哪怕是一点点。新的景观建设起来了,遗迹却已无处可循。

  在现场和住地,本刊记者多次询问同行专家,但没有人知道具体的遗址在何处。只有景区平面图显示,韩信雕像处是穿越了几千年沧桑的古遗址。但在当地人看来,过去只是一个土台子。

  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的单霁翔也注意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不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问题也不可低估。一些旅游景区盲目复建历史古迹,使真实的历史信息遭到破坏;一些文物建筑和考古遗址未经专家论证和履行审批手续,在不正确的保护理念指导下,采取不正确的施工方法,造成‘保护性破坏’。”

  现实存在的一些情况更加凸显了蜀道文物保护的严峻形势。

  《阁颂》摩崖,在1974年街口村修公路时被炸得粉碎,当时在略阳县文化馆工作的洪伯夫拼命从嘉陵江里把碎块捞上来,才使得今天有幸看到汉代原石。但现存的原石仅存224字,不到总数的一半。洋县的唐代《得意阁》摩崖于1978年被发现,是傥骆道所知的唯一一块唐代石刻,此后在修建乡村公路时也被炸得不知踪影。

  在石门栈道调研时,当地一位居民介绍,周边许多村民家建房子时,用的石头上就存有大量石刻。

  “虽然目前蜀道文化线路保护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但是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状况仍然令人担忧。”单霁翔说。例如,缺少保护蜀道文化线路的专项法规;缺少蜀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的详细普查,目前蜀道文化线路沿线已经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只是这座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很少部分,还有大量文化遗产尚未纳入保护视野。由于家底不清,很多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尚未列入保护之列。

  由于蜀道文化线路原初的重要历史作用已经基本丧失,加上数千年风雨飘摇,一些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年久失修、人为毁损严重;蜀道文化线路上的大量栈道遗址,或被现代公路所取代,或被杂草和灌木丛所遮掩,还有蜀道文化线路两侧的交通设施、驿站和驻军遗址缺少保护措施,随时受到人为破坏的威胁。同时,蜀道文化线路的大量遗迹,长期全部裸露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可言,面临着酸雨、洪水等方面的威胁。例如嘉陵江沿线的石质抗风化极差,以页岩和石灰石为主,其保存状态不容乐观。

  采访中,为单霁翔所痛批的,是一些地方忽视文化遗产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巨大的发展潜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眼前利益。在城市建设中推行“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拆除大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导致文化特色消失。在新农村建设中求新求洋,随意对乡土建筑实行拆、迁、整、改、并,造成乡土建筑甚至整个古村落在短时间内被集中拆毁,破坏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和谐的人文、自然环境,导致“千城一面”、“万村一面”。

  蜀道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专题调研团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千年蜀道穿越历史时空,沿线遍布大量的文物古迹,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标本,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古蜀道内涵丰富,价值独特,推动了人类交通文明和多元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在《蜀道的文化遗产价值》一文中也指出,一条“蜀道”犹如一部中国的历史。蜀道曾经与许多彪炳史册人物息息相关。刘邦、萧何、张良等以汉中为基地,从蜀道取天下;同样,汉王朝也是从蜀道“告别”了历史;汉王朝从蜀道进入“西南丝绸之路”,走向南亚次大陆;曹操在蜀道留下相传千年的墨宝“衮雪”;蜀道成就了历史名人诸葛亮轰轰烈烈的人生(“木牛流马”、“六出祁山”);唐代帝王唐玄宗、唐德宗、唐僖宗等一次又一次来往于千里蜀道,书写着唐王朝的历史篇章。

  作为调研团的成员之一,刘庆柱在调研途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保护蜀道就是保存我们的历史,蜀道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中国历史曾从蜀道走出中国,走向南亚次大陆,又走向西亚和地中海,蜀道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蜀道理应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

  但与丝绸之路、大运河相比,蜀道文化线路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还需要明确蜀道文化线路的历史沿革、遗产基本组成要素、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与国内外同类型文化遗产的对比分析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管理。

  单霁翔分析指出,将蜀道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特殊历史遗产价值,必须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单霁翔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帮助和指导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力量进一步开展蜀道文化线路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明确蜀道文化线路的遗产构成、历史沿革和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借鉴大运河、丝绸之路遗产保护的经验,探寻一种适合跨地域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工作模式,依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抓紧开展遗产资源调查、认定、保护规划编制和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等工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造有利条件。

TOP

国家文物局支持蜀道文化线路申遗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07日 14:53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李韵)从本月4日起,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调研在陕西、四川进行。今天,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国家文物局支持蜀道文化线路申遗。

  单霁翔表示:国家文物局支持蜀道沿线城市,在充分做好遗产资源调查与认定、价值评估、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考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他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帮助和指导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蜀道文化线路的遗产构成、历史沿革和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借鉴大运河、丝绸之路遗产保护的经验,探寻一种适合跨地域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工作模式,依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抓紧开展遗产资源调查、认定、保护规划编制和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等工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造有利条件。

  蜀道文化线路跨越川陕甘等省的十多个市域,需沿线不同的城市达成共识,形成联盟。因此,单霁翔建议:成立相关省市政府主导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领导小组,文化、文物、国土、建设、财政、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切实加大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力度,推动蜀道文化线路保护逐渐走上法制化道路。


  作为新型文化遗产,蜀道保护和利用涉及的学科众多,领域也较广泛,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与之相关的科学和技术,而从文物保护角度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还比较少。鉴于蜀道文化线路的复杂性,单霁翔认为,应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研究。

  同时他说:“蜀道文化线路的众多遗迹,因历代建设被覆盖或破坏,这些地点全部恢复原貌既没必要也不现实,要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蜀道文化线路进行基础研究,全面了解和确切地掌握蜀道的遗存状态,解决蜀道文化线路保护的空白。”

  结合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他表示,要加大重要文化遗存的抢救性保护工程实施。对于蜀道文化线路的路面,根据现状残损状况,分别实施重点保护、现状修整等不同措施,包括修补破损缺失路面,避免不当使用,清理路面等,同时对于危岩山体进行必要加固,防止岩体的崩解及滑坡的危害。针对目前蜀道文化线路沿线城乡建设和旅游开发的一些不正确观念,单霁翔特别强调要进行有效指导,避免不当建设对于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TOP

川陕11城达成共识 古蜀道筹备申报“世遗”

2011年09月08日 1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省名胜古迹千年蜀道的岷江上,如今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索桥。它每隔数十公里一座,方便两岸百姓生活往来。  



剑门蜀道乃国家级黄金旅游区,以古朴苍凉而引人入胜。剑门关、翠云廊、古驿道、古民居无不让人生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遐想来。

  中新社广元9月8日电 (张洁荣)8日,记者在四川广元举行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上获悉,全国政协、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与古蜀道沿线川陕两省11个城市联合达成《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广元共识》,表示将健全古蜀道沿线城市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古蜀道申请世界文化线路遗产进程。


  该“共识”涉及蜀道文物价值、保护措施、申遗进程等问题,提出开展古蜀道专项调查;形成总体保护规划;建立常设性协调机构;设立专项保护经费等八条具体建议。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吕舟表示,古蜀道由成都至西安,长1000多公里,跨越3000年,沿线遍布文物古迹,见证了沿途巴蜀、汉中等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京杭大运河类似,具有文化线路特质。

  吕舟表示,古蜀道申遗目前仍处于起步筹备阶段,之后将进一步调研论证,形成申请文本。这要求沿线11个城市紧密协调,今天达成的共识为此打下良好基础。

  2009年,古蜀道沿途11城发起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倡议。2011年9月初,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专题调研组自西安出发,对古蜀道全程进行调研。(完)

TOP

千年蜀道,好一座交通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4日 17: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的一句由衷感叹,令无数人对这条绵延千载的陆上交通线望而却步。古蜀道穿越秦岭、巴山、岷山,包括了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等多条子线。时至今日,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已令“蜀道难”成为一种回忆,今天的蜀道已不仅仅是一条交通之路,更是沉淀着千年底蕴的文化之路。它承载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艰辛,记录着群雄逐鹿的传奇,也谱写着民族交流的和谐篇章。为了保存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近日,蜀道沿线的川陕十二市已经启动了蜀道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


  金牛开道蜀地通

  蜀道的开凿始于公元前3世纪秦惠文王伐蜀。关于此,还有一个“金牛开道”的有趣传说。据《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蜀王本纪》记载,秦惠王时,蜀王不向秦国投降,由于秦蜀之间没有道路连通,秦王也拿蜀王没办法。有一次,蜀王跟几万人一起到褒谷狩猎,正巧遇到了秦惠王。秦惠王送给蜀王许多金子,蜀王回赠给秦惠王礼物,结果等秦王把礼物拿到手里,礼物却全变成了泥土。秦王大怒,但他的大臣们却向他贺喜道:“泥土象征着土地,这说明秦国将要得到蜀国了啊。”秦惠王觉得有道理,但又怕这次分开后再也见不到蜀王了,于是命人雕刻了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牛屁股后面。蜀王看到了,还以为这些牛排出的粪便就是金子,于是派了上千名士兵跟着五名壮士拖着这些石牛回国,这样便开出了一条从秦国通向蜀国的道路。这便是最初的蜀道。

  自此之后,人们便世世代代在此基础上奋力开凿,将蜀道一次次延伸、拓宽,印证着人类征服自然天险的坚定决心。仅以朝天峡为例,这里地势险峻,又是通向巴蜀的必经之地,古往今来,人们为了打通蜀道,先后在这里修建了6条难度极高的道路,因此,这里又有“中国交通史博物馆”的美誉。这6条道路分别是:远古时候山民们走出的羊肠小道、先秦时官府倡导在峡壁建立的栈道、峡中江边船工们修建的纤夫道、嘉陵江上的船道、民国时期修建的川陕公路,以及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宝成铁路隧道。

  20世纪 30年代修建川陕公路时,由于朝天峡的地形太过险峻,当时的工程技术人员曾试图绕过此地另寻他途,但最终无果,于是只得在古栈道上方的悬崖峭壁上,用炸药炸开了一条凹槽式的道路,勉强通过了峡谷。今天,这段凹槽式的公路仍然存在,被人们称为“老虎嘴”。从“虎口”中延伸的蜀道,其艰险可见一斑。

  历史文化遗产走廊

  蜀道沿线至今保存着许多完整、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一条内涵丰富的文化走廊。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著名的景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美名,也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居于大剑山中断处,周围断崖峭壁,直插云霄,像是擎天利剑,又有两旁断壁相对,形成“门”状,故称“剑门”。剑门是进入蜀地的必经要塞,被称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此地,看到这里群峰奇伟、地势险要,便决定在此设立关卡。他令士兵们开凿山岩,在峭壁上修建栈道,并以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为门,修筑了关卡,派兵把守。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率师北伐,都曾在此屯粮、练兵。蜀国还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设立了剑阁县,隶属于剑门关,加强对剑阁的防守。

  剑门关在历史上也充分发挥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同样是三国时期,魏国镇西将军钟会曾率领10万精兵攻打汉中,欲夺蜀国,一度直逼剑门关。蜀军大将姜维率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令10万魏军不得入蜀。如今的剑门关依然保留着诸多三国历史的遗迹,积淀着厚重的三国文化。

  蜀道沿线至今保留着许多古城,昭化古城是其中典型的一座。昭化古称葭萌,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巴蜀之后始建县制,昭化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地之一。昭化古城也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三国演义》中“姜维兵困牛头山”“张飞挑灯夜战马超”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的古城仍保留着东、西、北三座城门和古城墙遗迹,考古活动也多在此发现秦汉墓葬、青铜石器、秦陶汉砖和历代碑刻。

  蜀道沿线还有一件特殊的文化遗产,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位于剑阁至梓潼路段上绵延300里的“翠云廊”古柏带。这些古柏始植于秦汉,成于明朝,历经千载风霜,至今仍苍翠繁茂、生机盎然。

  关于翠云廊的形成,民间也有许许多多的传说。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蜀地砍伐了大量树木来修建阿房宫,使蜀地植被遭到大肆破坏,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秦始皇为了平息民怨,便下令在驿道两旁植树,因此这些树又被称为“皇柏”。三国时期,张飞为了让奔波于蜀道上的士兵们不受酷暑风寒,便率将士们和百姓一起大规模沿路植树,因此,老百姓又把这些柏树称为“张飞柏”。在翠云廊北段,有一棵高达29米的“剑阁柏”,经国家林业部门鉴定,为濒临灭绝的古老树种,世界仅存这一棵。1963年,朱德来此观赏时,曾称它为“松柏长青树”。

  蜀道沿线还保存着诸多古代交通文化的遗迹。朝天峡的古栈道位于绝壁之上,下临嘉陵江,现存栈道孔眼400多个,代表着栈道这种古代交通形式的绝佳风貌。蜀道沿线还曾有许多驿站,代表着蜀道上交通、军事、邮政事业的完备体系。今天的蜀道沿线依然有不少以驿站命名的地名,如剑门驿、龙泉驿等。

  古巴蜀之地所在的四川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四塞之国”,四周被高山所围绕,古时交通甚为不便。这种封闭的地形很容易形成一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地方性格。然而,千百年来蜀道的沧桑,却恰恰见证着一种奋力向外开拓、努力超越自身限制的决心和勇气,也见证着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今天的蜀道,仍将以其厚重的文化内涵,续写延续千载的传奇。(席 玮)

TOP

蜀道申遗靠谱吗?蜀道具备世遗的价值吗?(图)

中新网 2011年09月20日 12:40 来源:光明日报



题图说明:修复的悬崖搭架式栈道。本报记者李韵摄



9月7日,蜀道沿线四川广元千佛崖景区,据说至少已有200年历史的大云寺面临拆建,
现场的工人说第二天就开工。 本报记者 李韵摄



(资料图片)


  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一骑红尘妃子笑”,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曾在中国历史上演绎过众多荡气回肠的千古传奇。

  2009年7月28日,在经过科学考察的基础上,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刘魁立、谢凝高、舒乙、葛剑雄、郑时龄、王景惠9位专家联合发出《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及联合申遗的公开信》。2010年6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进行了先期调研;自2011年9月3日起,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带队,6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在陕川两省进行了为期9天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专题调研,记者随行采访。

蜀道具备世遗的价值吗?

  回答是肯定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告诉记者:“按照一般的说法,蜀道远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应该已经存在,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这不仅在《尚书》、《史记》等古代文献中有蛛丝马迹可寻,更有大量的考古学证据来佐证。”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赵静告诉记者,蜀道起点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长安(西安),终点在四川成都,全长约4000公里,是中国古代建造时间最早、存在年代最久、沿用时间最长、线路最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对蜀道的总结颇有诗意:“蜀道翻越秦岭,其道路工程体系的特点在乎山水之间,优点在乎天人之间。道路循水而行,实现了翻越高山的工程意图。随形就势,这是先民筑路的智慧。如遇不可攀援的巉岩绝壁,修筑栈道也要与你比肩,这是先民筑路的气魄。”

  然而,蜀道并非仅仅只是一条道,它更是一条文化线路。通过调研,委员和专家们一致认定,作为联系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物产地区的纽带,蜀道还承担了多样的功能并具有多样的特性,在交通、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地势的险峻决定了交通、军事的作用,而道路的开通直接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种文化特性,这些功能与特性相互交融、相互关联。

  同时,蜀道所处的地域,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物资源和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因而形成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蜀道文化线路由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静态遗产与动态遗产、可移动文化遗产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古代文化遗产与近现代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样性要素共同构成。”

  “一条蜀道犹如一部中国的历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说,“蜀道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蜀道理应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

蜀道现在状况还好吗?

  回答是:不容乐观。

  由于历史的原因,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一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褒河水库时,包括“石门十三品”在内的17方摩崖石刻,被迫离开它们的原生环境,迁移至汉中市博物馆,而大量蜀道文化线路上的珍贵文化遗产,则被水库淹没,留下了遗憾。

  近年来,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已经进入人们视野,相关保护工作已经在各地陆续启动。蜀道沿线的诸多历史遗存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投入1亿多元,让108国道成功避开古蜀道和千佛崖;沿线各地对蜀道保护的投入有所增加,有的制定了保护规划并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

  然而,蜀道文化线路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尽管委员和专家们坚信水淹石门那样的错误不会再犯,但是令人扼腕的是,由于沿线各处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尚有偏差,蜀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仍在被侵蚀。

  在陕西省汉中市,对被水泥砖包裹得严严实实、比原址高大许多、中间立有花岗岩韩信塑像的拜将台,专家们无不摇头叹息:“这与主题公园何异?!”对于这种不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刘庆柱批评道:“脸上有皮肤病,怎能先美容?”

  与这种“保护性破坏”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样严重的,是不负责任的过度旅游开发行为。在有些地区,假古董就可以成为遗产构成的观念根深蒂固,一路上“假的比真的多”。每每谈及此,大家都痛心疾首。

  在四川广元的剑门关下,一条仿古的小径袅袅绕绕地延伸到关口,而真正的蜀道却湮没在半人高的荒草中,没有任何标识;更甚者,距关口不远处竟建了一个休闲广场。“怎可放着真正的蜀道不理,却建条公园小路?剑门关以险峻著称,怎会是如此休闲之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的气愤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方面,由于蜀道文化线路原初的重要历史作用已经基本丧失,加上数千年风雨飘摇,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一些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一些考古遗址被不合理占压,一些古道遗址被现代道路所取代,亟待抢救保护。

  同时,调研组也注意到,随着跨地域的交通道路、市政管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蜀道文化线路被切割得四分五裂,整体性保护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区域范围内电力、通讯、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林木种植、矿业开采等,都经常出现对蜀道文化线路造成破坏的现象。

  难怪张廷皓慨叹:“蜀道这一人类历史的奇迹已经相当不完整了,有些地点已经很不真实了。存亡续绝是我们的使命!”

蜀道现在能申遗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

  虽然蜀道文化线路的遗产价值毋庸置疑,虽然国家文物局亦明确表示支持其申遗,但与丝绸之路、大运河相比,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还相当薄弱。

  通过调研,专家们认为,蜀道文化线路首先以现存各个历史时期的道路遗存为主线,不但包括在交通、军事、商贸、文化、宗教等方面与蜀道密切关联的古关隘、古渡口、古城寨、古寺庙、古邮驿、古客栈、古桥古塔、行道古树等,而且包括沿线城镇结构、山水格局,以及民俗文化等。

  然而,现在“连最根本的家底还没摸清”,“蜀道目前面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如是说。清华大学国家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吕舟认为:虽然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也是困难最大的工作,但“专项调查和科学研究是蜀道文化线路申遗的基础条件。”调研组建议首要任务是组织力量做好资源调查、价值认定,也就是罗哲文所说的,“让蜀道由书面价值对应为真实可见的现实存在”。

  针对蜀道文化线路的复杂性,多位委员和专家不约而同地建议: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科学研究。大家认为,作为新型文化遗产,蜀道文化线路保护和申遗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与之相关的科学和技术。调研组还多次强调,目前必须加大对蜀道沿线重要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力度。单霁翔解释说,这种“抢救性保护”包括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修缮,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对于文化景观的保护整治,对于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征集等。同时他建议,应实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切实防止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大规模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蜀道文化线路遗产的破坏。

  委员和专家们坦言:申遗只是过程,保护才是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指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工作,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蜀道保护与申遗工作的重要理念。正如在调研中形成的《广元共识》强调的,要正确处理好蜀道保护、传承、发展与申遗的关系,把抢救和保护始终放在第一位,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本报记者 李 韵)

  链接

关于蜀道的几个问题

  一、“蜀道”始建于何时?

  “蜀道”因李白的《蜀道难》而名扬天下,而四川与关中之间的道路却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四川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早在夏商时代蜀地已通过秦岭与中原有了来往。他介绍,著名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为西周“散国”之物,如今位于陕西宝鸡的大散关即为“散国”故地——记者注)铭文中有“周道”,这应该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关于“蜀道”名称的应用。

  二、“蜀道”只有一条路吗?

  在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记者了解到,“蜀道”通常主要指连接成都平原与关中地区的通道,即由四川通往汉中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由汉中通往关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等七条主要道路构成。因此蜀道并非一条,而是一组道路群。

  三、“蜀道”要满足怎样的标准才能成为世遗?

  “蜀道”要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必须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的六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方可获批。这六项标准是:代表人类创造智慧的杰作;在建筑、文物等方面,展现了人类价值观念在一定时期的重要交流;能为现存或已消失的一项文化传统提供唯一或独特的证据;一种建筑物、建筑风格能展示人类历史重要发展时期;是一种传承人类具有土地利用或海洋开发的典范,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等相互作用;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等存在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专家们认为,“蜀道”已经至少满足了其中一项标准,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