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百年易俗社剧场重新“开唱”

百年易俗社剧场重新“开唱”

百年易俗社剧场重新“开唱” 戏曲大师献艺庆贺
2011年04月01日 17: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1日上午,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经修缮后重新开业,并同时举办历时一个月的开业庆典演出。 张远 摄




  中新网西安4月1日电(张远)千载秦腔再书易俗华章,百年剧场续谱古调悠扬。4月1日上午,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经修缮后重新开业,并同时举办历时一个月的开业庆典演出,梅葆玖、李爱琴等戏曲大师将齐聚易俗社剧场献艺。


  秦腔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等地,表演朴实、粗犷、高昂激越,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1912年,同盟会会员李桐轩等人以秦腔戏曲为手段,在“移风易俗”的宗旨下,创办了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易俗社剧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室内新式剧场之一,原为清朝末年修建的一座专供达官显贵听戏的室内剧场。1983年被确认为“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易俗社剧场因年久失修停止演出。

  2010年,西安秦腔剧院投资1300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修缮工程应遵循“最少干预”和“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对剧场进行了修缮。修缮后的剧场青砖地面、实木八仙桌、栏杆、木椅、吊灯均古色古香,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20年代的茶座剧场。

  从4月1日开始,百年易俗社剧场将举办历时一个月的开业庆典演出季。梅葆玖先生、叶少兰先生两位京剧大师;豫剧、评剧、晋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名家;李爱琴、马友仙、肖玉玲等十几位老一辈秦腔艺术家;易俗社、三意社、陕西省京剧演出公司、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河南省豫剧二团、银川市秦腔剧团等知名戏曲院团都将齐聚易俗社剧场献艺,共庆这座戏曲祠堂再次焕发青春,也向百戏之祖——秦腔致敬。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雍涛表示,今后剧场的管理经营将坚持“保护为主、经营为辅”的理念,在合理发挥其功能性作用的同时,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保护好这座艺术殿堂,真正把易俗社剧场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民族艺术的窗口。

TOP

百年易俗社推“天价秦腔”引争议

2011年04月01日 1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4月1日电 (边峰)一次华丽的变身,将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推向了风口浪尖。停演十几年后,4月1日重新开唱的易俗社推出普座380元人民币、包厢8000元的高价票,引发坊间热议。

  秦腔是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剧种,被誉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在中国西北民间影响广泛。1912年,同盟会会员李桐轩等人以秦腔戏曲为手段,在“移风易俗”的宗旨下,创办了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西安易俗社剧场原为专供达官显贵听戏的室内剧场,后易俗社购买并改造,于1917年投入使用。鲁迅曾5次来此看戏,并亲笔题写“古调独弹”赠给易俗社。上世纪90年代,易俗社剧场因年久失修停止演出。2010年,西安秦腔剧院投资1300万元对剧场进行修缮,青砖铺地、八仙桌椅,回廊环绕,仿佛穿越时空,重回上世纪20年代的茶座剧场。

  重装后的易俗社剧场档次一流,票价更是令人瞠目:普座380元/位,卡座3000元/间,豪华包间8000元/间,而西安其他秦腔剧场票价一般最高60元,最低20元。


  剧场负责人张武宏透露,票价是在考察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等知名剧场后定的。“既然可以有天价相声、天价二人转,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天价秦腔呢?我们就是要让秦腔回归高端消费市场,让人们真正认知秦腔的价值,让观众有种身份感。”

  在陕西,农村是秦腔传唱的重要阵地,渭南市从2007年推出的“周末1元剧场”活动,已吸引观众超过10万人次。如此高价的秦腔能否“古调重弹”令人关注。

  “秦腔是大众的艺术,不是大款的艺术,这种价位将把绝大多数的戏迷拒之门外。”中国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著名秦腔艺术家马友仙如是说。

  秦腔名家雷开元表示,目前秦腔的最大观众群体还是农民和普通市民,剧场把目标人群定位为“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不是很明智,“据我所知,这些人当中真正喜欢秦腔的并不多。企业家虽然有钱,但会常去吗?”

  陕西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认为,秦腔“看戏的多,买票的少”现象确实存在,培育市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有一批年轻的“80后”传承人,给古老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技艺。

  对于高价票的未来,张武宏不敢断言,“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到市场的最前端,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就用一年时间来试验吧。”(完)

TOP

西安天价秦腔包间8000元 称为让观众有身份感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3月31日 08: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易俗社豪华包间一角。杨彦摄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们就是要让秦腔回归高端消费市场,让人们真正认知秦腔的价值,让观众有种身份感。”

  西安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年久失修停止了一切演出。去年,西安秦腔剧院投资1300多万对剧场进行修缮,并计划今年4月1号重新开业。然而,高昂的门票价格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普座卖到380元/位,豪华包间竟然高达8000元/间。面对大家的质疑,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武宏做出了上述解释。

  纵横点评:秦腔发源于陕西农村,一出生就带着浓浓的乡土味儿,但如今易俗社非要给它扣上象征身份的帽子,喷上看似高雅的香水,硬生生的将受众定位为“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难免让人怀疑这香水喷的是不是有毒。毕竟,秦腔是大众的艺术,不是大款的艺术,高高在上的定位,只会让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高处不胜寒”。

TOP

调查:西安“天价秦腔”价值回归还是脱离大众?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03日 11:56 来源:新华网 

西安易俗社剧场。(资料图)

  新华调查:8000元看场戏,西安“天价秦腔”为哪般?

  新华网西安4月3日专电(记者杨一苗)听一场秦腔,豪华包厢8000元,一张普通票也要380元。有百年历史的老剧场——西安易俗社剧场4月初重装开业。在名角大腕纷纷登台的同时,人们更关注的是这里的“天价秦腔”能否推动地方戏曲走上复兴之路。

  天价秦腔起争议

  始建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剧场拥有一段不凡的历史,这里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戏曲演出的重镇,而且见证了多个历史时刻。梅兰芳先生曾登台表演,鲁迅先生曾观看过多场演出,并题写“古调独弹”四字。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这座剧场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仍在使用的百年剧场。2006年,这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久以来,易俗社是许多秦腔老戏迷心中的艺术圣殿。记者走进这座整修之后的剧院看到,青砖地、八仙桌、垂花门,身穿中国传统服装的服务人员穿梭其间,让人不由感觉光阴回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人潮涌动的演出场面。

  在易俗社剧场推出的四月演出季中,梅葆玖、叶少兰、李爱琴、马友仙等著名演员将登台献艺,而让媒体更为关注的,是观众是否对这里的高价演出“买账”。

  据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介绍,重新开业的易俗社剧场一楼有普通座位140个,票价为380元、800元两档,而二楼的普通包厢价格为3000元,豪华包厢标价8000元。对于外界所说的“天价秦腔”,雍涛并不否认,他说:“我们这里的受众定位是商务、政务接待以及高端游客。”

  然而这个价格还是备受网民关注,在一家网站对“您是否能接受天价秦腔”的调查中,超过85%的网民认为这么高的票价接受不了。网民“硬橘子”说:“秦腔是让老百姓看的,不是让有钱人听的。如此高价,是让想听戏的进不来,而能进来的不爱听。”

  精品秦腔是否“物有所值”?

  记者在位于易俗社剧场二楼的豪华包厢里看到,不大的房间里铺设了地毯,摆放着定制的红木家具,八仙桌上还备有各种茶点及红酒。“这个包厢可以坐10到12人,8000元的定价不仅包括看戏的价格,还包括服务和茶点,按人均消费价格并没有高得离谱。”雍涛说。

  西安秦腔剧院市场部部长张武宏说:“我们确定这个价格,是参照了北京等一些城市类似这种规模剧场的价格。像刘老根大舞台,价格较高却仍然很受观众欢迎。既然可以有天价相声、天价‘二人转’,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天价秦腔呢?”

  雍涛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这次对易俗社剧场的整体修缮花费了近1400万元,主要用于古建修缮、内部装修,在正常演出的情况下,五六年时间可以收回前期投入。对于“天价秦腔”的市场,雍涛并不担忧。他说:“我们还没有正式开业,豪华包厢就已经有人预订了。作为优秀的传统艺术,秦腔为什么就不能值钱?我们就是要让秦腔回归高端消费市场,借助小剧场发挥秦腔应有的价值,让有经济实力又热爱秦腔的人掏钱看戏。”

  张保卫说,为了让观众觉得“物有所值”,今后在易俗社剧场演出的主要演员都将是国家一级演员以及梅花奖得主,剧目也将进行改编,让故事节奏紧凑些,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秦腔同我国许多地方剧种一样,曾经辉煌现今却身陷困境。观众流失、剧目萎缩使地方戏曲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雍涛认为,小剧场演出正是地方戏曲寻求突破的一种尝试,他说:“我们就是要用‘易俗社’的金字招牌,为秦腔的市场营销找到出路。”

  是价值回归还是脱离大众?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易俗社剧院演出,“那时的票价只有几角钱,到80年代的时候涨到了几元钱。”对于如今的“天价秦腔”,马友仙并不看好。

  她说:“每次下乡演出,都能见到周围十里八乡的老乡们赶来看戏的场面。我们面对的观众不是小剧场的100多个,而是来自田间地头的上万名农民,秦腔的根基就在这里。小剧场演出可能少数人买得起票,但大多数人的确看不起。秦腔要发展传承,还是要回到大众中去。”

  马友仙说,在陕西就有靠低价格高质量的演出获得观众认可的例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天天有秦腔”活动,演出票价最高50元、最低20元,每场还为农民工免费送票30张,受到了众多戏迷的追捧,甚至有戏迷自掏腰包对同一部戏连续观看20多场。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认为,对于秦腔这种植根于大众的传统艺术,培育市场仍应首先注重普及性,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

  为了扶持秦腔艺术的发展,陕西省在1983年成立了“振兴秦腔办公室”,戏曲研究专家王军武担任这一机构负责人20多年。他告诉记者,过去陕西的秦腔演出市场的确存在要票蹭戏的现象,而传统戏曲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在市场运营上有所突破。易俗社剧院的票价虽然高,但却是按市场规律运行。“现在戏曲工作者要改变经营理念,观众也应该改变欣赏理念。要观看一流的秦腔表演、享受优质的服务,为什么不能多掏点钱?”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认为,作为大众的艺术,秦腔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但面对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易俗社剧场是秦腔走向市场的勇敢尝试,最终成败也应该由市场来检验。

  王长寿同时也担心,“天价秦腔”的出现迎合了一小部分特殊群体的需求,但经营者试图打造的“精品秦腔”可能会在运营中“变了味”,成为滋生公款消费、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温床。

TOP

变味了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