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公布结果 曹操墓还不能盖棺论定(图)
搜狐 2010年01月15日07:41 来源:大河网
1月14日,“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在京举行“曹魏大墓”专题论坛,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介绍,经过专家考察结果,初步判断该墓可以进行为“曹魏大墓”的发掘认证。新华社/图
昨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布安阳曹魏大墓考察分析结果。众多专家对大墓位置、形制、石牌、铭文,以及DNA检测是否可行等问题进行论述后,研究所所长王巍表态说,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我们认为这个墓葬很可能是曹操的高陵,但不是最终结论。这有待于1号墓的继续发掘和更多文献资料的研究。
商报记者 李雅静
从大墓位置看
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朱岩首先对于安阳曹魏大墓的位置进行了分析。
他说,西高穴大墓的东北边基本上算正东稍微偏北一些,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邺城从3世纪一直到581年隋王朝建立之后,它作为都城,长达3个多世纪,作为曹魏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史上也有可书写的一笔。
“我稍微做了一点功课,现在我们地面能够看到的铜雀台,它和西高穴大墓有一个直线距离,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我量了一下,直线距离是13.3公里,加上磁偏角的话,磁尾方向大约是在西偏南,和文献整个的记载基本上是吻合的。”
从大墓形制看
定为东汉末没问题
关于墓穴的形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振东说:“西高穴大墓,继承了东汉多室砖墓的特征,一条墓道,两个墓室,四个侧室,这是一条墓道的多室砖墓。这是东汉大墓的一个大的特征。”
“明显的区别是,它没有回廊。东汉前室、后室都是长方形,区别基本上属于晋制的内容。”刘振东说,从时代上看,该墓室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的时期,时代放在东汉末,没有问题。
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来,因为到曹魏时期墓葬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面坟丘不重视,地下墓葬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包括玉衣,在两汉都很流行,曹魏时期,却消失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可以认为,在东汉末年到魏初,墓葬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出土铭文看
可断定为东汉到魏晋时期
安阳大墓中曾出土刻有“魏武王常所用”铭文的刀剑、刀戟,一个小小的“魏”字,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写法。考古研究所从事石刻研究的赵超解释说,秦汉时所写的“魏”字,跟现在不大一样,是在“委”和“鬼”中间加了一个“山”字。
“大概魏晋以后就变了,现在我们见到的北朝时期的书写材料里,把这个"山"字移到"鬼"上面去了。再晚一点,北魏时期,这个"山"字完全消失了,这个"魏"里没有"山"字,起码我们能够把它的时代判定在东汉时期,就是东汉到魏晋时期。”
“再比如,我们看到有一个石牌里写"木墨行清"。我问现在的人,恐怕大家都不知道行清是什么东西。行清就是厕所。这在古代文献里有很明确的记载,而且这个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断代。”
赵超说,根据《史记》和相关资料的记载,从东汉中期到曹魏中期,都是把厕所叫行清。“有些人曾提出石牌是不是伪造的,我就拿这个例证,恐怕当代人,也可能是我低估当代人了,大概没这么高的文化水平和文献水平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石牌里有出圃床,出圃床是什么,是一种古代赌博的游戏,出圃是古代赌博的棋盘。根据文献记载,出圃这种游戏出现在东汉初期,到东汉、曹魏、南北朝时期是非常流行的,又给我们提供一个断代信息。”
此外,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补充说,考古人员曾在一个漆器下面发现3件石牌,古代的漆木件只要一动,就荡然无存,这3件石牌可以肯定没有移位,而且上面的内容和字体跟其他几十件石牌一样,由此也可以推定墓葬中的石牌是真的。
关于DNA测试
人骨保存太差,这种测试不可行
之前,为了论证曹操墓的真假,不少专家和网友都力挺使用DNA手段。昨天,古代人骨的鉴定和人类学研究专家张君告诉大家,通过对男性个体DNA的测试,推断尸骨是否为曹操的可能性不太大。
张君说,人死了以后,他的DNA分子会很快降解,这和活体不一样。“目前我们做骨DNA分析,在亲缘关系分析上应用是这样的:一个是线粒体DNA探究的是母系遗传,一个是Y染色体DNA探究的是父系遗传。”
“Y染色体DNA有很多缺点,比如它的基因突变缓慢,不太容易鉴定。目前主要用于性别鉴定。探究父系遗传还比较困难。”
另外,骨NDA分析对人骨材料也有一些要求。比如它最好是保持出土时的状态,最好是一出来马上由专门的人员提取,而且不能用水清洗。理想的样品是还长在齿槽中的大牙,也就是臼齿等。
“我们对西高穴大墓男性个体测定评估后认为,第一,人骨材料保存太差,不能提供DNA分析所需要的理想样本,比如材料很少,因为是在泥里面捞出来的,所以也水洗过。第二,多次盗墓,已不能排除古代和现代人的DNA污染。第三,寻其后代难以确保其身份的可靠性。第四,技术上目前国内对古代Y染色体DNA的分析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因此,想通过对男性个体DNA的测试,推断是否曹操可能性不太大。”
最关键的证据是什么
还是“刻有魏武王的铭牌”
提问环节中,有记者提出,此前证明曹操是墓主人的最直接证据是刻有魏武王的铭牌。专家团考察后认为最直接、 最关键的证据是什么?
王巍说,我觉得关键的证据还是这个。张君已经讲了,这是一种综合的判断,墓葬的年代是东汉末年,等级是非常高的。随葬品,我们可以看到,比较简朴。这和不封不树是相结合的。起码从人骨目前来看,成年或者老年男性这个判断还是没有改变。
“另外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文字资料,刻有魏武王铭文的不止一件,需要说明的是,仅有一件是从民间收缴回来的,其他7件都是挖掘出的。”
之前有学者认为,西门豹祠是确认曹操墓的一个很重要的坐标。但是仅漳河一带就有好几个西门豹祠,凭什么认定安阳这个就是东汉末年的原址?况且鲁潜墓志虽然出土了,但是鲁潜墓没有找到。
王巍说,西门豹祠、鲁潜墓,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考古是怎样断定一个墓葬的。这个方位是一个线索。在我们寻找这个墓葬的时候,它的确是线索,因为邺城往西这么大的面积,你怎么找。但我们已经挖出东西或者对墓主人进行推断的时候,这些不能成为主要证据,只是一些参考。
举办论坛目的
告诉公众考古是严谨的
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王巍解释说,并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为曹操墓开新闻发布会。而是为了让公众知道我们考古工作者是怎样来研究古代墓葬的,采用了哪些方法,哪些是直接的证据,哪些由于DNA这样的局限还难以发挥它的效果,让公众知道考古是严谨的。至于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王巍认为,是墓主人的身份太特殊了。还有,一些社会上的人士,对挖掘工作提出的一些见解,甚至质疑,也是引起大家兴趣的重要原因。
目前结论
曹操墓叫“曹魏高陵”更严谨
王巍昨天在论坛上强调,原来定名为曹操墓是学者个人的意见。“我们的专家到了现场做论证,认为西高穴大墓规模巨大,但是没有年代和墓主的定性。西高穴大墓是比较科学的认定,最后判断为高陵。学者个人倾向性的意见和专家组的论证后的意见加在一起就断定了名称的改变。这样更严谨,也更科学。”有记者提问称能否在邻近的邯郸寻找更多的墓葬来印证曹操墓,王巍认为,“寻找一个墓葬要比发掘100座还要难,墓葬表面没有封土是很困难的,而且当地百姓取土烧砖,很多地方被破坏。”
王巍强调,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提出一个阶段性的认识是可以的,考古结论要等待或者随时准备接受新的考古资料验证。“待一号墓发掘完综合研究之后,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性的认识,但也需要等待新的考古资料的检验。离盖棺定论这个结论,还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