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6)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6)

钢磨子站的房子创建的高平公社农业中学,可以参考《泾川教育志》记载,从侧面了解情况,“1958年全县新办一所农业初级技术学校和七所农业中学,修业年限均为三年。农业中学课程分为基础课和生产技术课,基础课开设政治、语文、数理化、农业基础知识等课程。其中农业基础知占周学时的40%。技术课按照泾川当地生产情况开设作物、栽培、土壤、农药、化肥、农田、水利、动物饲养、植物保护、农业机械等课程”。当时高平应该有农业中学,详情不得而知。《泾川教育志》还记载,“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县共办起农业中学10所,教学班12个学生435人,教职工1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中学相继停办。课程除开设文化课外设有农学、财务会计、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学制均为三年,修业期满后仍然回本社队从事专业工作或劳动。”如此,高平农业中学应该有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两三个教师和管理人员。
公社大门向西开以后,门口一条大道通向西南公路,在大道和公路的交汇处往东走二三百米,可以看见公路的北面有一座工厂,这就是出身不凡、高平农业机械化和发电的圣地。1950年代初期,泾川县有了拖拉机站,几十台拖拉机开往各个公社耕地。到了1970年左右,高平公社有了二三十台拖拉机,履带式“东方红”为主,大轮胎铁牛拖拉机也有,农民最惊叹的是履带式拖拉机耕地,比黄牛拉的木犁耕地深一倍以上,粮食产量因此翻番。春夏秋三个季节,东方红拖拉机开出拖拉机站,过柏油马路,马路要铺上木板,一旦履带压坏了柏油马路,那就是政治事件。
到达一个生产队,开始耕第一块地,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几十个生产队的一块地一块地的耕过去,昼夜不停机器,只是换司机。一个生产队至少耕几百亩地,不是耕种玉米地就是耕等待种小麦的地。开机子的人操心耕地,后面有人拿着一个工字形线架上缠的米绳量地收款。每一个生产队有简易的食堂或者在农民家里吃细长面、干凉面、油花子、青辣子、小米米汤,拖拉机司机可以放开饭量吃。当时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是耕地,五张犁一次过去,在平展展的塬上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小时,一天耕几百亩地,等于上百头黄牛的劳动量,农民怎么能不感激新社会呢?东方红拖拉机后座整个是红色的,有叫谷子的两三岁的男孩脱口而出:拖拉机,红沟子。拖拉机屁股是红色的,自然成了儿歌,喊了几十年。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收割机和脱粒机还没有普及到生产队。
几十台拖拉机,免不了要修理,每个公社就按照上级的政策,建了一座农机站,农民都叫拖拉机站,很快的盖了十几排平房,大多数是职工宿舍,有三五个工房。最牛的是有几十台车床,最好的工种是开车床。然后有电焊,有钳工。最多的产品是车床加工出来的螺丝、轴承,电焊工有做不完的电焊活儿,钳工也不声不响的出手质量一流的好多产品,这就整体叫农业机械化产品。
1969年,兰州市一个大型工厂里下放了一个高级别技术工人,姓黄,他的哥哥在泾川三中当老师,经过他介绍,就在我们生产队落户了。农机站成立,他成了最权威的师傅,他也结束了苦不堪言的本身就是学不会的手工种庄稼、手工在深山里砍柴火,一个月吃不到一顿白面的苦日子。他夫人是高中毕业,也不在土地里下苦,去高平小学当了民请老师,他们在街道边的东门上安了新家。老黄带了几个徒弟,无论多么复杂的车床活儿,都能轻轻松松的做出来。
一时间,每一个大队推荐一两个出身好、聪明伶俐的小伙子,大多数是走后门来的。几十人突然间穿上了工作服,紫红色的,小翻领,袖口和下襟收缩进去,这就是标志性的工作服,是工业和农业、工人和农民的区别服装,一律的穿上走在高平街道上,男孩女孩羡慕极了。当时叫回乡知识青年,最高的梦想是这一生要当接班人,是在兰州去当一名工人,或者在油田上去钻石油,其次是在平凉市当一名保密厂工人,就是在泾川县机械厂当一名翻砂工人也是求之不得。但是谁能达到呢?一年一年过去,就是没有门路,能在拖拉机站里当工人就是祖坟烧了高香了,就是跳出了农门,这一生就是干上大事了。几十个小伙子,三个月以后都出师了,机床声整天不停,电焊一闪一闪的闪着火花,做钳工的人不声不响,总有干不完的活。他们也没有背着粮食来,农机站就可以从高平仓库里买来白面,每顿饭是一碗大锅烩菜,两个油花,蒸的泡泡的,这一份饭就是吃上了公家饭,几天以后,他们的皮肤一下子好了起来,嫩嫩的。同时期的生产队里,玉米面黄黄都吃不饱。他们每个月还能领到十块钱、十几块钱的工资。
紧接着有了一台发电机,皮包线不知不觉的接到了公社的办公室里,也拉到了街道中部的、全公社最大的一个舞台上,公社的其他单位也都有了电灯泡。大概是197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街道跟前的人前头人、其他村子的年轻人几乎挤满了广场,天已经黑了,舞台上黑乎乎的,西门上的一两个小伙子在舞台上架上梯子,一个长得很怪最爱做鬼脸的小伙子爬上去,手里捏着一个白白的15w的泡子,台下人看不见,他从卡口的灯头上一拧,一个灯泡亮了,下面上万人哗一声大喊,几乎等于说,电万岁!高平公社用电的历史就在这一个晚上这一个灯泡上开始了。他上上下下安了三个灯泡,亮了三次,他做了三次鬼脸,这是他这一生的高光时刻,再也超越不了。从此,高平公社的文艺演出就在电灯下面,大家感觉到和白昼一样。如果放在今天,不过就是一根蜡烛点燃的感觉。在这之前,唱戏演出一直用的是汽灯。高平公社通了电,指的是街道上。乡下每一个生产队、每一户全部通上电,是十年以后的事。农机站,农村男孩心中的高平地区“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拖拉机厂”,公社一级的中央大型企业,就在这个地方。
出了西门直直向西走,是一条胡同,两面是窑洞、房子,是西门生产队的住区。走过几百米,是一个不长不短的坡,叫黄泥坡坡,上去就能看见是三十里铺。
60年代,西门上一出去就是三中,标准的称呼叫泾川三中。能在北京大学当教授者在这里是中学老师,因为出身不好的名校高材生被分配在这里。1976年,治气候突变,有成分不好的老师,经受不了批斗之苦,逼迫上吊自杀。一个天水籍姓张的老师大学毕业分配在此,文化大革命当中一直被批斗,揭发他写了能叠 一尺高的反动日记,最后被捕,因为没有刑事罪,戴上坏分子帽子,下放到牛家山当农民。1980年平反,回到天水某个学校任教。一个个子高高的很漂亮的女老师,给高平大队宣传队当导演,演出了整本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每一个动作都是她的创作,她完全能够胜任中央戏剧学院老师。三中,文革后期改为高平中学,当地农民至今还叫三中。大门是向北开的,就是两个砖头子,两扇大铁门。文革武斗的时候,这里如军事堡垒,戒备森严,有一股血腥味,只有614兵团的人才可以进去。三中是有高中的,太平高平窑店飞云梁河黑河罗汉洞泾明公社的学生都来这里住校读高中。从文革红卫兵串联时起,三中出了成为名人的学生,出名靠的是唱戏,《红灯记》《沙家浜》,全本的革命样板戏都能演出来。一个小姑娘领着瞎子的爷爷,清唱眉户大半天,爷爷唱的声俱泪下,这个小剧几乎被演成了经典。
大门进去是中轴线,两面是几排对称的教室,白色的墙壁,蓝色的檐板,书香味浓烈,操场在最南端。改革开放以后,大门开在东墙上,现代门楼很高大,原来的平房被推倒,盖起高楼。
西门十字向南,去梁河的公路之西,是庄稼地,今天高平中学大门外当时只有几户人家,没有店铺。
东门外,起步向南的大路之东,是牛家的平房小院落,门向西开。接着有一个瓦窑,我们生产队一直在这里烧砖瓦。再向南是耕地,没有任何建筑。
据商务印书馆1926年3月出版的陈博文《甘肃省》记载,高平东门城楼上的石碑上写着“高公故城”,就是这个故城高姓的人有关,高与北魏时代泾川高峰寺创始人高某有关。高平东门外的高家坡村,现在没有一个高姓人,只有张姓和邢姓,但与高公有关。西门城楼上的石碑上写着“炎宋开疆”,证明在宋朝时高平街道城墙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它的创始应该是在汉朝,因为高平街道周围有七八座汉墓,封土规格是大臣一级的。高平大队有一个生产队,名叫冢子,冢子的封土规格是宰相级的。冢子位置在冢子生产队境内的西兰公路的东边,沿着沟边到达肖家沟的丁字路口的东北角,当时保存完好,现在312国道改道以后,冢子似乎已经不存在。
民国以前至2010年左右,高平镇面城墙外从东端到西端,没有任何公家和私人的建筑物。北城墙东端以外有牛家、范家等连续的私人和集体的建筑物。西端以外有尚家的店房和住宅。公路以北,也没有任何家户和公家的集体的各种建筑物,不知道什么原因?
(全文完)
2021.5.13.9.06京东月燕楼
2023,2,14,11,07修改泾川北大楼
2023,2,27,17,06改定于泾川北大楼
2023,4,1,早-20,59泾川北大楼
2023,4,11,11,16,增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