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西50年:刘三姐,一张民族文化名片的变迁

广西50年:刘三姐,一张民族文化名片的变迁

广西50年:刘三姐,一张民族文化名片的变迁  


2008年12月02日 08:51: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12月2日电(记者王立芳)撑起竹排,撒开渔网,牵着耕牛;以天为幕,以漓江山水为景——22岁的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农民莫桂才,与其他600多名普通农民一起,将《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呈现在中外观众面前。

    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辉煌,沐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通过歌舞剧、彩调剧、电影、山水实景演出等表现形式,“刘三姐”这位壮族歌仙的大名传遍大江南北,在中国乃至世界引起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成为一张优秀民族文化的名片。


    传说中的刘三姐以歌艺服人,在对歌中以歌多、歌巧、歌美博得众人钦慕。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宜州市,是历史上歌圩分布密集的地区,歌圩上的壮汉文化交流、碰撞和交融表现突出,被认为是刘三姐的故乡。

    “哪个生来不唱歌,哪条溪水不通河;不信你看汉高祖,还乡还唱大风歌。”“一把芝麻撒上天,我有山歌万万千,唱到京城打回转,回来还唱十把年。”在当地,唱山歌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号召下,刘三姐在全国性的搜集民间文学运动中被挖掘出来。20世纪50年代,宜州市率先把“歌仙”刘三姐的形象和刘三姐的歌谣搬上舞台,掀起了一股“刘三姐”热。

    1959年,彩调剧《刘三姐》在南宁演出,半年间创造了演员近6万人、观众1200多万人次的壮举;1960年8月,歌舞剧《刘三姐》进京演出,并迅速走向全国;1961年,电影《刘三姐》在国内外公映,风靡东南亚,引起轰动。

    1978年元旦,与观众久违的《刘三姐》与一批优秀电影在中国开禁复映,歌舞剧《刘三姐》也再次登上北京、上海等地的舞台;1979年,新加坡同时在10家影院上映《刘三姐》;1980年,香港和澳门第三次复映电影《刘三姐》,售票额超过前两次的纪录;1982年3月,歌舞剧《刘三姐》在美国演出,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有生长在美国的华裔,还有酷爱中国艺术的美国朋友……

    与此同时,刘三姐的山歌重新在中国壮乡广西的村村寨寨唱响,无数个土生土长的“三姐”、民间自封的“歌王”,成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带领者和创造者。1992年,广西政府部门开始组织“歌王”评选,为这些“三姐”“歌王”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2004年3月20日,《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正式呈现在国内外观众面前,经过4年多的运营,到今年6月底,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430场,观众达260多万人次。

    通过参加演出,加上经营自家的农家餐馆,22岁的农民莫桂才家庭年收入约10万元。“与以往外出打工相比,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名桂林市阳朔县的普通农民说。

    “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项目模式在全国和世界开创了先河,这一实景演出模式正被河南、江西、内蒙古、云南、浙江等省区和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引进实施或计划引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陈映红说,《印象·刘三姐》以演出为“龙头”,建立连带开发的营销模式,带动其他项目升值,有力地拉动了地方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6年,刘三姐歌谣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新版彩调剧《刘三姐》赴美国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无论是彩调剧、歌舞剧还是电影,《刘三姐》都是一朵闪烁着奇异光彩的民族艺术之花。”长期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的广西河池学院教师覃忠盛说,这是《刘三姐》至今仍为人们热爱的原因所在。

    为使刘三姐歌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从2000年开始,广西各地开展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当地的乡土人文、历史地理、民族语言、民族风俗、礼仪、民族工艺、民族舞蹈、戏曲等为内容,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