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三重西王母凤德玉宝殿《台湾泾川西王母朝圣之旅20年》102
三重市凤德玉宝殿殿主黄雪香女士1992年9月21日曾在泾川回山西王母摩崖石刻前拍得西王母显灵照片,一道彩虹从西王母额头喷射而出,这张照片因此成为轰动一时的经典照片。她把照片精心放大后专程送到泾川,发心、出资100多万元在摩崖石刻前修成回屋,古籍记载的西王母所居回屋在泾川出现。
十多年里,我以为凤德玉宝殿是一间建筑宏大、精美,楼殿亭阁邻次栉比的建筑群,而在2004年9月23日上午,从台北市用了一根烟功夫,就到了一条只能容两车相过的老式巷子里,这是台北县三重市长生街21号,在仅有一间深一点的庙堂里,看见了凤德玉宝殿的匾额,它最多有30平米,就在一间挨一间的门面房中间存在着,平常得和这条巷子里过往的任何一位中年或不分年龄的三重市居民一样。
它不夸张,不做作,不张扬,不虚张声势,不外强中干,它是把爱心、诚信、虔诚、平常心集于一殿的精神家园,它象磁石一样吸引着这个社区的西王母信众。在殿的后背墙上,是高高的红木神台,约1米高的神龛精美,典雅,站着的西王灵母,有银发与发钻,70多岁,拄龙头拐杖。开基元祖木雕像彩绘出眉毛过鬓,胡须齐胸。台湾的庙堂神像,多为一台尺、二台尺高,都是檀香木、香樟木雕刻,很少有泥塑和铜像、石像。所谓庙不在大,心诚则灵,像不在高,信仰为真。香烛香炉等从国外和各地精心选购而来。两面墙壁上,挂满了泾川90年代的西王母庙会照片,和她们组成的朝圣团多次来泾川朝圣的彩色照片,已近20年历史,照片已有浓烈的沧桑感。终了得知,西王母就降生在这间屋里,所以不能挪址,不能扩大,已灵气氤氲。
我们问,全岛有多少间西王母庙?
答:3000多家!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我们坐在两边,林年雄先生用专业照相机拍了好多照片。凤德玉宝殿每年印一本黄色封面的《中国农民历》,里面必印10张她们来泾川朝圣的彩照,和回山王母宫、回屋建筑照片,《中国农民历》中有年龄生相对照表,王天麟教授写的《西王母简略史》,分为圣号母辉,玄经备载;圣位极尊,群仙咸瞻;圣居天心,华光朗焕;圣仪天姿,灵颜绝世;圣母授道,清静无为;圣王谒母,长生不死;圣地回山,神灵擎守;圣国所在,四方之西;圣山遗迹,母宫宏伟;圣碑幸在,母仪长存等十章,这是一部西王母传,把历史上确有其人的戎族首领西王母演变史和泾川西王母遗产,写得翔实、准确,是向海内外介绍西王母文化和泾川祖祠的宣言。
《中国农民历》上还有主要祭奠日期,农历吉日,修造、取土、嫁娶、开市、探病、开幕、剪彩、工厂开工、公司营商等择日表,农历公历对照表,厝坐方位、办公室方位注解,诸神佛圣诞,男女婚配相属吉凶,婴儿公司行号命名笔划参考表、现代人容易患的疾病一览表、生活健康守则、常用贺词、祭祀礼仪、与气象有关的农谚,观测势运、五行概论、各行各业的祖师爷,保健巧手十式,食物胆固醇、中尿酸含量表,小地方做环保、资源回收生活篇,节水三十六计、省电小技巧、大陆主要城市电话区号表、人生必读篇,择日用事术语解释,可谓文化内涵丰厚,囊括了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塑绘、出行、斋醮、出火、纳采、裁衣、合帐、冠笄、嫁娶、纳婿、沐浴、剃头、整手足甲、分居、进入口、解除、修造、起基动工、伐木做梁、竖柱、上梁、开柱眼、穿木屏 木扁 架、安门、盖屋合脊、求医疗病、安床、挂匾、开市、酝酿、捕捉、畋猎、栽种、教牛马、破屋坏垣、拆卸、开井、作陂、开厕、造仓库、塞穴、平治道塗、修墓、啟攒、开生坟、合寿木、入殓、成服、移柩、破土、谢土、安葬等。一般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台湾民众严格按此安排每个日子要做什么,纯粹是一种生活习惯。
农民历最有指导价值的是把播种、捞鱼这两大农事在每个节气都有安排,按不同地域,按季节提示农作物、渔类品种;比如小寒时,播种:北部谓菜豆、菜头、葡萄、皇帝豆等;中部是金瓜;捞渔;其隆捞钉鱼免、龙虾、棘鬃鱼,澎湖捞沙鱼、狗母鱼等。二十四节气,每个县、地都有种籽可入土,都有鱼类可打捞,说明台湾四季宜农宜渔,丰腴富庶,别有情趣和生活气息。
凤德玉宝殿主编的这本《中国农民历》,自殿成立的庚午1990年起,年年印行,近20年来送给两岸各地。繁体字号特小,又是竖排,我们看去,费神费脑力,台胞却习以为常。
在长生街一条巷里,我们大开眼界,即庙和米店一样多,比平凉街上饣合饣各 面、牛肉面馆多,一般是有商店、面店就有一间庙,就穿插在各种店铺之间,目光可及处的一条小街,庙足有三四十家。这条街建于40年前,石头作基,木料做墙的民间建筑气息富集,市井特征令人感觉舒服,各庙前都斜插着酒肆一般的三角令旗,向行人宣告某神在此。摩托车在此街畅行,坐在玉宝殿内椅子上,抬头可见二楼三楼阳台上居民的蔬、果、晾晒之衣物,和任何一个小巷一样普通。
黄雪香殿主几十年主祀西王灵母、开基元祖,向信众传播西王母根在甘肃泾川,募捐资金由少到多,不懈经营,以100多万元巨资,投在泾川西王母建筑群修缮上,而她所在的玉宝殿,仅有一间规模,这是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为第一重任的选择,值得两岸同胞们为她喝彩和敬仰之情的永远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