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门侨乡认同与嬗变初探

金门侨乡认同与嬗变初探

摘要
闽、粤地区由于濒臨海洋之地缘关系,出洋者众。而金门地处中国大陸福建省东南边陲,更是占尽海洋之地利,根据各项资料显示金门移民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人口众多,海外金侨人口约有七十余万人,使金门成为不折不扣的超级大侨乡。经由歷史的演变,金门先前移民海外之乡侨,他们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环境中,在「认同(identity)」方面,可区分为「漂泊南洋」、「落葉归根」、「落地生根」,甚而「在地融入」。
早期的海外华侨、华人回馈家乡是以侨汇方式或是「贴补家用」、或是「建筑房舍」以取得「根的认同」。进而资助「修祠建庙」、「兴建学堂」以取得「文化认同」。乡侨參与国民革命是对「民族认同」,而參与对日抗战则是「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兩岸分裂乡侨借由厦门与金门侨乡聯系的管道中断之后,乡侨对金门侨乡认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国共战争趋缓,国民政府解除戒严、金门开放观光后,乡侨再度能与侨乡密切連系。然而;因婚姻、事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侨居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新生华人、华裔由于跟金门侨乡长期的隔離,甚至毫无接触,不谙华语者众,对金门故乡丧失了记忆。再者;多數侨居地对具有经济优势的华人、华裔血统身分者,一方面常有排斥的举动,另一方面又极力实行同化政策。金门乡侨面臨着侨居地「排华的推力」与「同化的拉力」,在认同方面对祖籍国与侨居国难免存在着趋避与蜕变的现象,其认同有由「落地生根」转为融合于当地社会或某种程度被当地社会所同化的「在地融入」而嬗变的趋势。
孙中山先生說:「华侨是革命之母」,我们肯定早期华侨对祖国及侨乡的贡献。中国大陸改革开放以來,沿海的经济发展,海外华人、华裔注挹了不少的心力与财力。金门侨居海外不乏有财力雄厚的企业家,如何再度唤起侨居海外乡侨对金门侨乡的认同与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进而投入资金建设金门,「侨乡认同」这议题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焦点。金门在解严与开放观光及引进外籍新娘、外勞以降,台湾本岛来金定居工作者日愈增多,来至世界其他各地的人口也不少,新的「金门人」正在逐渐的形成,金门除了要扮演「侨乡」的角色之外,同时也要扮演「侨居地」的角色,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议题。
本文仅就金门地区现有文献、报章期刊、相关专家研究专书与调查报告等为基本资料,并采用文化人類学实地访谈方法,以侨乡金门为范围,做为审视侨乡认同的歷史建构与现代表述研究之初探,用以了解海外乡侨对金门侨乡认同嬗变之过程,并提出反思,希望能有助于金门侨乡的定位与金门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落葉归根、落地生根、在地融入、归属感、新金门人

[ 本帖最后由 liu.a168 于 2010-2-10 20:16 编辑 ]

TOP

金门人出洋歷史背景

金门位于东经118度19分至118度28分,北纬24度25分至24度28分,为一孤悬于中国大陸福建省东南边陲之处,距中国大陸最近仅2,310公尺,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岛(图一)。 史料记载金门旧名浯洲,亦有浯江、浯岛、浯海、沧浯等旧称,因岛上有仙山(太武山)又名仙洲,溯自晋元帝建武年间(西元317-322年),因五胡亂华大批汉人避居于此,始有居民,迄今有一千六百余年。明朱洪武廿年(西元1387年)派江夏侯周德兴筑城守御于岛上,设置「守御千户所」,因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势,取名为「金门」。

永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西元1664年),清兵占据金、厦兩岛,焚屋毁城,民众多流離失所,结行远避南洋。清顺治、康熙年间曾实施「立界移民」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迁至内地,迫使金门居民再度離乡背井。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清政府将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 ,清兵入岛,在歷经連年战亂之际,有不少岛民外移各地。
清道光廿年(西元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海禁大开,厦门被迫成为对外开放的「五口通商」之一, 金门岛民因交通方便,远渡南洋谋生者甚众。《北京条约》(西元1860年)合法化华人出洋,致使海外移民人数遽增。 清末民初混亂时刻,地方治安不寧,常有内地盗匪登岛劫掠,百姓苦不堪言。1914年旅居新加坡侨商黄安基、陈芳岁与地方仕绅林乃斌等123人,先后呈请改治,经福建省巡按使许世英咨陈内务部,于1915年4月9日奉准成立县治,设县知事,1925年将知事改为县长,才减缓人口外移。
1937年10月26日,日军攻陷金门, 岛民在異国统治,饱尝亡国之痛,恐淪为日本军夫而「走日本」 ,再一次迫使岛民远走他乡。1949年之后,国共战争,金门成为反共最前线,结束了从厦门远渡南洋各地的迁移路径。在此之后,岛民只能利用探亲名义,经由台湾前往他地。

TOP

金门侨乡之形成

「侨乡」即「华侨的家乡」,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李明欢,2005)。其所标示的是:第一,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人數众多;第二,与海外亲友在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有着千丝万縷的聯系;第三,尽管本地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但由于侨汇、侨资多,因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第四,华侨素有捐资办学的传统,那裡的文化、教育水准较高(周南京,1999)。朱惟君(2006)表示:「以县为单位,当出洋人數达到1/10以上,或者归侨及其眷属占有1/10以上时,即被视为侨乡」。从侨汇、洋式建筑、报章报导各项资料显示,金门是完全符合「侨乡」之要件。以下就乡侨海外移民原因及其分布,分述如下:
(一) 海外移民原因
金门居民向海外发展,歷史悠久,但始自何人?何时?初往何地?說法不一,在史料阙如之下难以详考。文献记载:谓自明嘉靖、隆庆以后(西元1522至1567年),倭寇已经歼灭,海上交通通畅福建沿海与安南、暹羅、呂宋、婆羅洲、爪哇等地交通來往频繁,且泉州为对外洋贸易大港,金门居民就有远赴重洋者。在岛上明时就有南洋物产移植,如:蕃薯、贝多羅花等足以为证。
移民(migration)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然其性质各異。大陸学者贺东航(2005)认为: 「要形成兩地之间的移民,必须构成三方面条件:(1)移出地的移出需求(推力);(2)移入地的移入容纳需求(拉力);(3)达成移民所需的媒介(交通条件等)。」
在陈达(1938)对20世纪初侨乡进行调查时,发现闽粤下南洋之主因有︰经济压迫、南洋的关系、天灾、企图事业的发展、行为不检、地面的不靖、家庭不睦等因素。金门居民移民海外的原因究竟为何,根据史料及个人访谈,发现原因基本上是与贺东航的「推拉理論」及陈达对闽粤下南洋的主要原因之调查分析大致是吻合的,其主要因素有:
1. 社会动荡战亂频传
《金门县志》中记载:
清兵入关,郑成功一度占領据岛抗清(公元1647至1665),其后随其东渡开辟台澎者固多,然因干戈扰攘,频年不靖,加以清人之坠城毁舍,浯人不甘辫发事仇,而远避南洋者尤伙。迨清道光间(公元1843年)海禁大开,厦门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航路畅通,金厦咫尺,相互援引,其往南洋者,乃如过江之鲫,直视南洋作外舍焉(1992年,页1274)。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抗战军兴,十月间金门不幸淪陷,浯民为恐遭受日寇之铁蹄蹂躏,多相率逃难,扶老携幼,辗转而至南洋者甚伙,盖达万人之上。由抗战前之五万余人至日据时仅有三万六千余人,可计而知其數也(页1275)。
访谈劉女士 时说:
听我娘說:「我安舅在日本占据金门不久,王阿基(真实姓名不详)是当时帮日本人做事的,因跟我们有点亲戚,告诉我娘說日本人要抓壮丁去南洋做军夫。当时我安舅刚好十八、九岁,我娘就准备了一些衣服和大银给他弟弟,在有一天的半夜听說同安渡头有船,就这样去南洋了」。
由以上得知,金门居民移民海外的最主要原因,仍是由于金门自古长期处于战亂社会动亂,较近者如:明清倭寇横行,明郑时期反清復明与清兵入关的势力斗争,民国初年日本入侵,致使岛上居民寧冒生命之险,远走他乡。

2. 经济压迫生计困难
《金门县志》记载:
盖岛上土地硗确,风多雨少,居民虽兼业农渔,然终岁勤勞,所获犹难足温饱,一遇旱潦之年,则难免受饥馑之苦,故自昔男子年届十六七时,大多相率背井離乡,远渡重洋,谋生活之出路,寻海外之桃源,⋯(1992年,页103)
访谈洪女士 时述及:「我们是在我父亲时到南洋印尼的,听父亲說当时金门无处讨赚 ,又坏年冬,才会想要去南洋」。
金门全岛农民十居其八,惟地多贫瘠,土薄流短,不宜稻作,只有小量旱作。又因水利欠修,产量甚微,终年辛苦,所获仅够四月之需,物产缺乏,亦无深山密林可伐,也无野生动物之兽類可捕。惟四面环海,浅滩深澳有鱼虾贝,滨海乡村居民大多兼业渔农,可說生计不易,碍于经济压迫生计困难而远走他乡。

3. 疫疠频传天灾連年
金门早年夙有鼠疫之患、饥荒之灾。较远者有明嘉靖的連年干旱,饥馑片地。干隆五十二年的大饥荒,五十三年的鼠疫。咸丰、同治、光绪频传的饥馑疫疠,是金门移民的主因之一。《金门县志》(1992)有如下记载:「同治间灾害频仍,連年荒歉,饿殍载道,饥驱浪走,又大批相率逃荒,南渡觅食,是为灾荒迫人之一次大规模移殖者」(1992年,页1275)。
4. 追求更佳工作机会
《金门县志》有如下记载:
民元至十八年时,南洋群岛商业,有如日麗中天,而国内则初创之局,政治建设、地方治安,间多末臻完善。盗贼蠡起,劫掠时闻,岛民既感不安,而南洋又较易谋生。当时出国既无须任何手续,南洋群岛亦无入境之限制,交通便利,來往自由,祇需若干费用,购买船票,即可乘风破浪,放洋而去。此一时期,即为邑人又一次之大量移殖海外者也。考諸本县人口纪錄,民国四年人口总數为79,357人。至十八年之人口數,祇存49,650人,锐减至百分之四十,可知其概(1992年,页127)。
此时代背景为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厦门被迫成为「五口通商」之一,咸丰十年(西元1860年)《北京条约》对华民出洋的合法化之后,加上十九世纪初于南洋殖民列强为取得廉价勞动力,大量招募华工的外拉力量,金门居民为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远赴重洋。
5. 依亲靠故連锁移民
金门的海外移民基本上是循着所谓「連锁移民」(chain migration)网络出去的,当第一代的移民在異地站稳脚步之后,会返乡带走更多同族或同乡到侨居地去发展,如水头黄氏到印尼、珠山薛氏往呂宋、湖下杨氏及碧山陈氏至新加坡、烈屿人去汶莱、山后王氏旅日本等例(江柏炜,1992)。本人在访谈洪某与珠山李女士 时有如下叙述:
我父亲当时到南洋因交通方便,也不须要什么手续,只要有钱搭船就可以跟着出去。因有同乡和亲戚先去那边,听說工作机会多,所以我父亲也跟着去。
我大官 去呂宋,是有咱家的人在那裡,讲甚么那边较有发展。那时咱家也算是有钱,落番讲是好名声的代志。
再者;李水漳父子表示:
我们之所以來到吧生港落脚定居,是因为吧生地区有许多金门乡亲朋友,可以帮忙介绍工作,且那时吧生已有「金浯江」同乡会的组织,日后又在原址建立「金门会館」,倡导者是陈金杯先生。
从以上访谈记錄可得到佐证,金门的海外移民基本上是循着依亲靠故連锁移民的网络出去的。
(二)金门乡侨之分布
金门乡侨分布以南洋居多,其中又以新加坡为主,总數约共二十一万余人。有关金门乡侨分布,根据《金门县志》中资料整理,如表一所示。
表一 金门乡侨的分布
出洋地        分布状况
新加坡        为金门侨民荟聚之区,约有十万人左右。
马來西亚        以雪蘭莪州之吧生坡为最多,约万余人。其次为吉隆坡、柔佛、马六甲、槟榔屿、关丹等处。
北婆羅州        包括汶莱坡、沙朥越等地区,总數约共六千余人,其中汶莱一地最多。
印尼        分布于苏门答臘、爪哇、婆羅州、西里伯斯、新畿内亚及小巽他群岛、香料群岛等地区,共约五万五千四百
      余人。以椰嘉达、三宝垄、泗水、巨港、棉蘭、北干峇魯、坤甸、马辰、巴东、峇里巴板、勿里洞、三马林达等处较多。
菲律宾        分布于宿务、依里岸、马尼剌、岷答那峨等地区,总數约五千人左右
越南        多居西贡、堤岸等埠,约二千余人,居高棉之金边约百余人,居寮国之永珍约數十人。
泰国        乡侨多居曼谷,约五百人。其他曼崙、董里府、合艾、宋卡等处各百數十人。
缅甸        侨民多居仰光,约六百人,其余散处勃生、毛淡棉、望赖、东吁、直塘、瓦城、葛禮瓦等处,为數不多。
香港        乡侨约三百人。
日本        乡侨多居神户、东京、大阪,约四百余人,长崎、京都、名古屋、横滨等处。
欧美        约五十人
                  资料来源:整理自《金门县志》,1992,页1275-1276 。
然上述数据距今已逾十余年,因近期并无再做大规模精确之统计,故人口數有待商议。其他或歷世久居外域,或与当地人通婚,因而同化者,无从计數,但海外人口已日益增加。 据非正式估算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金门乡侨(含有血缘关系者)约有七十余万人, 可称是一个超级大侨乡。

[ 本帖最后由 liu.a168 于 2010-2-10 20:27 编辑 ]

TOP

乡侨认同与嬗变

由于廿世纪末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力量的崛起,及其在台湾与大陸经济的起飞扮演着巨大推动的力量,华侨、华人与祖国的关系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政治界、经济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焦点。而侨乡更扮演着华侨、华人与祖国聯系的重要桥梁角色,故也兴起了对侨乡研究的话题。侨乡之重要乃基于乡侨对于自己祖籍地之「认同(identity)」,是故在研究侨乡时就乡侨对认同的概念(the concept of identity)问题,以及其间对认同的转变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以下面三个因素来加以说明:
(一) 对家乡原始的情感认同
刘朝晖(2005)在<侨乡认同的歷史记忆︰一个传统侨乡的现代表述>一文中阐述:
社会舆論普遍认为,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或捐赠,是因为他们在情感上认同自己的祖籍地。海外华人对于祖籍国的宏观情感,在实践中往往落实在维系个人之"根"的"侨乡认同"上,它表现为那些具有共同地缘关系的海外华人对其祖籍地的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以及内心的承諾(commitment)。侨乡认同是对于共同的亲缘、乡缘、习俗、歷史的亲近感,以及因之而产生的对于某一地域所具有的特殊职责,由于歷史的沉淀和现实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传统侨乡的认同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上述这一段可知,对侨乡的认同初期是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二) 多重认同
王赓武(1994)在东南亚华人的身分认同的研究中揭示:在1950年前,华人从未有过认同这一概念,而只有华人属性的概念,及身为华人和变得不似华人。自从于廿世纪五十年起特别引人瞩目的一些身分问题:五、六十年代的国家(当地)认同(national identity)、乡社认同(communal identity)和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与七十年代的种族认同(ethnic identity)和阶级认同(class identity)。 同时也指出:各地的华人都发现,需要在同化(assimilation)与融合(integration)之间作出选择(页234-240)。也就是說有了多重认同(multiple identity)的概念产生,可看出1950年起华人在认同起了很大的改变。
(三) 客观环境的阻碍
国共战争,国民政府于1949年撤退迁台,金厦海域断绝往來有五十年之久,金门人从厦门出洋的管道也就中断,乡侨对金门侨乡因交通之中断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就研究侨乡金门而言,早期(西元1949年以前)乡侨对金门侨乡认同的表征,可由其对家乡的贡献略窥一二。近年由于老一辈的乡侨逐渐雕零,在侨居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新生华人逐渐成长,他们与家乡的情感渐渐疏離,而在地的同化力量日欲增强,对认同又产生极大的嬗变。
由上分析;我将认同的身分区分为「漂泊異地的归侨」、「落葉归根的华侨」、「落地生根的华人」与「在地融入的华裔」这四个类型,分述如下:
(一) 漂泊異地的归侨(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
金门最早乡侨之所以漂泊異地的原因如上所述,不外是由于:社会动荡战亂频传、经济压迫生计困难与疫疠频传天灾連年,外出者都有在外打拼三年五载,稍有积蓄,或家乡情况转好,即有促装返乡之打算,故多独自離乡,鲜少携家带眷。金门就有许多描述这類的传說故事,就如唐蕙韵(2006)在《金门民间文学集-传說故事卷》整理的一则<狗尾绑锣鼓>的俗语故事,描述着:
早年金门人较无处讨赚,有的会去南洋赚吃。有一家人,孩子出洋,家裡为其养的猪都出牙了,随时等他回乡与童养媳完婚,因孩子不識字,写了一封用画的信,信中画着一条狗,狗尾巴绑着锣鼓,意谓着九月底要返乡结婚。
这有趣的故事說明了出洋者原则上只想短暂的離开家乡,在这類情况其认同感为最强,和在家乡没有兩样,总认为自己漂泊在異地始终要回家乡的,其返乡之后就成为「归侨」。
(二) 落葉归根的华侨( overseas Chinese )
漂泊異地不意谓着一定短时间(三年五载)可以返回自己的家乡,因远赴重洋有太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若因某些因素短时间无法返回家乡,或为追求更好的事业发展而改变原有的初衷,或后來出洋者依亲靠故連锁移民。因为在家乡有他们的亲人,有他们的家园,他们潜意識有一天会落葉归根,也无意識想要入侨居地的国籍。
麦留芳(1985)在《方言群认同》一书中引述王赓武(1978)说:「中国在南洋的拓殖史分为四期,其中在西元1903~1955年这个中国大动亂时代,称之为华侨时代」(页26-27)。这种具有「根的认同」而有了「华侨」一词的产生。又王赓武(1994)认为:「如果用华侨一词所具“侨居华人”的准确涵义來指名在海外暂时居住的中国籍国民,那是很恰当的用法」。庄国土(2001)也指出:「华侨仅只居海外具有中国籍者」(页43)。又黄昆章(2005)亦表示:「现在,海内外学术界一致认为“华侨”是指在国外定居谋生、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页1)。综合以上说法;意指只要未归化侨居地的国籍者称为「华侨」。
华侨因为居留侨居地的时间比漂泊異地三、五年返乡者要长,由于长期辛苦打拼,又因为在家乡有亲人,大多一有积蓄就会汇钱返乡,或贴补家用、或建筑房舍、或资助修祠建庙或兴建学堂,他们对家乡的贡献可說是最大,由金门民信局侨汇与五脚基建筑等歷史证物及访谈分析,归纳出有下面几个认同的趋向:
1. 家庭的认同
金门华侨汇钱返家贴补家用与建筑房舍,所表现的即是对家庭根本的认同。
如在访问邵文育有如下记錄:
出來南洋这一、二十年每年都寄钱回故乡。分别是清明、七月半、冬至、年尾,汇寄的对象是母亲、岳丈、姑丈等人。当年无邮局,是透过民间商人所建立的私家管道汇寄,我记得金城街上的「三益」商铺是南洋侨汇的大本营哩!
類似本文的记载此书比比皆是。在访谈劉女士时也述及:
我安舅在民国58年的时候,托人写了一封信回來,信封没有写详细地址,只写中华民国金门后浦城隍庙后。邮差真的好利害,还真的把信寄到我娘手上。信内說他汇了兩百块钱,叫我娘到三益那边拿,后來每年年节也多少会寄些钱回來给我娘办世事。
在访谈李女士时也同样获知:
我大官并未曾汇银兜转來,但是我古龍头的表兄每年过年前都会汇500块來给我,那时500块很大,小孩子过年穿的新衣就是靠这钱买的。我头家他表兄弟也会从呂宋汇银來,常常由我到中兴街的金门眼镜店去領。
再者:江柏炜(2003)表示:「在金门洋樓建筑的分布相当普遍。根据民国八十三年的研究统计,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至少有五十个聚落建有洋樓,总數在一百三十一栋以上…,这些洋樓的空间使用绝大多數是住宅(有一百二十七栋,占总數96.95%)」(页23)。而建盖非洋樓的传统闽南建筑及修缮者更不计其數,可見华侨对金门侨乡在改善生计的家庭认同方面与在家乡的居民是同样的积极。
2. 宗族的认同
金门人对宗族的观念最为强烈,华侨汇钱返家除贴补家用与建筑自家的房舍之外,也会汇钱缴丁份、捐助修盖宗祠家庙或修祖坟,由「家庭认同」进一步到「宗族认同」。
在访问呂金传有如下记錄:「我在马來西亚的生活狀况是小康,已加入会館做会员。当金门故乡修建祖厝或村庙时,我都会汇钱回去,聊表心意…。」
在访谈李女士时也描述到:「我们山仔兜番客多,以前修建祖厝、修祖墓他们都会寄钱回來,有时阵嘛会寄钱回來缴丁份,有的甚至会回乡來參与活动,但现在就没有像以前那样热,像最近这次安祖厝就跟以前差很多。」
3. 家乡的认同
金门华侨除了对宗族有强烈的认同感之外,也扩大到对整个家乡教育事业的慷慨解囊,十足表现出对家乡的认同。
江柏炜(2003)表示:
教育也是侨領极为重视的事业,民国十四年,金门县商会主办的商业学校及金门公学,派代表往星埠募款,成果甚丰。在当时,每乡每社几乎都有侨校,如水头的金水国小、欧厝的爱华国小、碧山的睿友学校、古岗的古岗学校、阳宅的浯阳小学校、珠山的珠山小学等。(页199)
在《金门县志》中亦记载:
陈芳岁,芳窗昆仲,旅商星岛,发祥后,尝筹赀數万元,返梓兴创沧湖第一小学,学童一律免费入学,其贫苦者,除供书籍文具外,间更赠以服装。湖前村地僻人稀,接受高等教育者,为金东之冠,陈氏昆仲,功居厥首。
陈景蘭,陈坑乡人,早岁远渡南洋,发祥于荷印勿里洞与新加坡。急公好义,民国十一年筹创金门輪船公司,以沟通金厦交通。十四年,在新加坡赞助金门商业学校及金门公学,筹募基金。廿二年,在陈坑海滨兴建东亭一座,以利渔民风雨栖息。廿四年,任金门会館副会长。晚年在陈坑故里兴建大厦,美輪美奂,现为金汤公园。 (1992年,页1323)
在访谈李女士时也提到:
我们山仔兜这栋观天下渡假中心就是以前南洋捐钱回來盖的学堂,所以我们山仔兜的教育尙早开化,在当时还有办一个叫做「显影」是在寄给南洋的华侨,让他们知道家乡的代志 。
由此可見华侨对家乡的认同除了教育事业的挹注,也关心地方建设及家乡的一举一动。
4. 民族国家的认同
华侨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基本上是家乡认同的延伸,在几次国家重大歷史时刻中,金门华侨对民族、祖国的热爱不遗余力,甚至牺牲生命在所不惜。庄国土(2001)表示:
华侨社会的民族主义肇始于清朝末年,其主要内容是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认同与忠诚,对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是其核心。民族主义被普遍接受是华侨积极投入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民国建立之前,华侨民族主义的发展有兩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反抗列强压迫,期望中国国家强盛,保护海外国民,这是华侨參与中国社会各项变革与建设的思想基础;第二个层次是以反抗满族压迫。推翻清朝统治、建设民主国家为目的的汉族民族主义。第二层次上的民族主义主要接受者是中下层华侨,民族主义是他们支持或投身于孙中山革命派的精神动力。(页207-208)
亦指出:
20世纪20~30年代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表现为对祖籍地民族、国家和政权的全面认同,这并不仅是外來教化宣传的结果。深植于南洋华侨内心的宗族、家乡本位观念,是其爱国主义散发的基础。(页221-226)
可知參与国民革命是对民族的认同,而參与对日抗战则是国家的认同。
在《金门县志》<先侨列传>中记载:
洪焜胜,字耀国,后浦东门人。经商东婆羅洲古达马汝,开设万丰号,平生热心党国,己酉年倡办中华书报社,任社长十余年。社内密组古岛同盟会,被举为会长,极力筹款,汇交林蔚,接济东京革命党人。光復返国, 国父委任为金门自由党理事长。在金创办金门阅书报社。民国四年, 国父又委任其为中华革命党婆羅洲支部长。时项城窃国,洪復筹款寄往上海交张人杰,以资推翻帝制,丁未年,任中华会館总理。民国七年,教育部颁给三等嘉祥褒章。
蔡振成安歧人。经商峇株巴辖。抗战军兴,任筹赈会主席。領导侨胞输财赞助祖国,日军陷峇,遭殺害。
黄乃渊,金水人。旅居柔佛州峇株巴辖。国民革命初期,加入中华革命党,组设益群书报社,为同志活动机关。并创办峇株巴辖爱群学校,负担中国国民党柔佛州党务工作,日军进攻马來亚时,黄氏坚守岗位,牺牲于日机轰炸,死年五十。(1992年,页1323-1331)
由以上举隅,看出金门华侨在国民革命与对日抗战皆有积极的參与活动,显示出金门华侨对祖国的民族国家认同。
(三) 落地生根的华人( ethnic Chinese )
华侨在海外打拼,或有了事业基础,或与家乡失去聯系,或有其他因素考量加入侨居国的国籍,成为侨居国的国民,就不在称「华侨」,而称为「华人」。在民国初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籍法》是以血统主义为原则,将华侨、华人一律是为中国的国民,此时就有双重国籍的问题产生。但大部份的侨居国是不容许有双重国籍的,就如印尼只承认一人只具有一种国籍,其对华侨是以自愿为原则,凡是选择了印尼国籍者,即表示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诸如此類迫使华侨必须选择继续做为「华侨」,或入籍侨居国而成为「华人」。1961年3月,印尼政府官员估计,65%的华侨选择了印尼国籍。印尼国籍协会估计为70%至90%。 由此数据得知由华侨转变为华人打算落地生根者是占绝大多数的。
虽然由华侨转变成为华人,在国家认同上产生极大的转向,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他们出生的地方。我们可从「在異地重建家园」上看出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表现。本人在访谈劉女士时也述及:「我安舅在民国66年第一次回到金门,以前他父母的祭辰是我们在拜,那一次他回來的时候,有将香灰带回马來西亚,說要帮他父母立牌位以便祭拜」。
又如;访问劉添传有如下记錄:
以前大都是单身出洋,只是來侨居地赚钱,等待事业有成,返乡兴建华宅,光宗耀祖,荣归故里,然后落葉归根;现在因战争因素,侨眷为了逃难,纷纷避走南洋,全家在海外团聚,从此落地生根,很少有返乡兴建洋樓,再也没有落葉归根的打算。
另如;访问呂清便也有如下记錄:
巴生港口金浯屿伍德宫是金门人聚居的一个社区,以呂姓住户较多,是一座人情味非常浓郁的村落,大家見面都以伯叔侄孙相称,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懂得敬老尊贤。金浯屿伍德宫,供奉苏府王爷,每年圣诞千秋,善男信女都來宫求平安,全村大拜拜,金门乡亲也利用当日聚会,就像一家人。
又如;《全球华社网》的<金门会馆拜祭拓荒先驱陈渊>一文中报导:「百多年前,金门人南來新加坡,他们将陈渊也“请"到这个热带海岛(新加坡)。每年拜祭陈渊的日子也是本地金门人的盛大节日」。 由以上看出华侨将家乡祖先牌位、信仰等带到異地「重建家园」。在转变成为华人的同时,虽尚存有文化认同,但对家乡经济的实质贡献已大不如前。
(四) 在地融入的华裔( Chinese ancestry )
在1949年以后金门人由金厦海域经厦门出洋的路径中断及东南亚各国政府也陸续禁止中国人移民入境,金门新的移民者转往台湾求学及发展事业。原來的华侨、华人社会基本上不再有新的成员补充,在侨居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新生华人逐渐成长,由于他们跟家乡毫无接触。再者;受侨居国「同化」政策的影响,不谙华语者愈來愈多,对金门故乡的记忆越來越遥远而虚幻,甚至完全失忆。从此转至融合于当地社会或某种程度被当地社会所同化的「在地融入」,而成为所谓的「华裔」。
二次大战以后,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民族国家纷纷建立,由于对华侨优势经济地位的不满与对华侨全面认同中国狀况的疑惑,普遍对华侨持排斥和歧视的态度,都程度不同地推行同化华侨的政策,华人社会不再是中国社会的延伸,而是当地多元社会的组成部份(庄国土,2001)。华裔对金门侨乡认同更是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如;在访谈洪某夫妇时,有如下谈话:
夫:在印尼政府是不让我们学华语的,他们对华人并不友善,常常会有排华活动,我们就经歷了几次,想起來还会害怕。
妻:华语不让我们学,我们只好偷偷的学,所以很多华人子弟也都进印尼政府的学校,受他们的教育,会华文的小孩就愈來愈少了。
华裔在居住国多会有程度不同的在地民族同化现象产生,或因强制同化,或因自然同化,歷经许多岁月之后会自然的失去对原有的认同,而融合于在地,其作为则转向于务实的经济利益趋向。就如;在访谈劉女士时,亦回应如下:
我安舅有好几个儿子和女儿,在前年兩个表妹參加旅游团有先回來金门,也有來找我。当时我带她们去祖厅,本想让她们拜个祖先,难得回來一趟向祖先烧个香也是应该的,她们却說信基督教不拿香拜拜的。过不久我安舅的大儿子也回來了,是为了回來办遗产,刚好救国团旁边我们有块地,当时我娘把它登记在我安舅的名下。原本我是跟我表弟讲,叫他保留下來,不要卖给政府,若真的要卖也要卖给自己人,第一次回來时是申请保留的。因为知道值六、七百万,第二次回來时也没有跟我们讲,就偷偷改卖给政府。
诸如此類;返乡变卖祖产者比比皆是。再如:2006年12月金城西门歷史建筑「甲政第」因卖给建商而被拆除者。 在在都反映出华裔对金门侨乡的认同已经起了根本性的異变,大多數的华裔他们想的只有自身的利益及该有的权利。
从以上分析显示金门人外移,随时空的转换大多由原先的「漂泊南洋」到「落葉归根」转为「落地生根」最终「在地融入」。其身分由「归侨」到「华侨」转为「华人」最后成为「华裔」,对侨乡的认同显示出渐行渐远的趋势。

TOP

嬗变后的反思

金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华裔总人口數超过七十万人,其中不乏有在異邦开创睥睨寰宇的大事业,在经济金融、电力能源、建筑版图、海上运输与观光旅游等領域成就辉煌独霸一方者。诸如:新加坡银行家黄祖耀 、大马工商巨子杨忠禮 、居銮市发展之父陈成龍 、全球海运界翘楚张允中 、及印尼叱咤商场的企业家黄进益 等等,名扬国际的侨亲之多不胜枚举!然近年返乡的投资只停顿在象征性的公益事业上,如杨忠禮资助国立金门技术学院新台币二千万元 、李增红夫妇在古寧头北山斥资新台币一千多万元建筑「增贤书室」 等,但并未見大资金的事业投资或重大工程投资,其原因不外事是认同出了问题、金门缺乏投资的环境、侨委会的华侨政策不重视与中央政府对金门的约束过大。反观大陸近來由于经济特区政策的松绑,在粤、闽地区的侨乡利用各种管道及优惠措施招商,大量注入侨资,投资各种建设。是故要让华人、华裔返回金门侨乡投资,势必要存在有足够的吸引力,那就是经济利益。刘朝晖(2005)对海沧新安侨乡体认出:「海外华人对于祖籍国的宏观情感,往往落实在维系个人之「根」的村落社会上。海外华人对家乡的认同表现出趋利和象征的双重意义」, 可透过「诒龍花园」流产的具体案例窥视出來。是故对金门侨乡必须要有新的体认,以下是对金门侨乡在认同的嬗变中提出我的看法:
(一) 唤起乡侨歷史记忆
华侨、华人、华裔祖籍地认同的世代差異性:现居海外的老一辈华侨、华人由于早年有过回乡的经歷,或年轻时就在家乡渡过,或从他们长辈的口述回忆中留下了对家乡的「歷史记忆」,而且这一代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新生代的华人、华裔从出生到接受教育都是西方化的,只能讲些家乡的方言,或根本就不会讲华语认汉字,「故乡」或「祖籍国」只是一个遥远的想象名词。故唤起新生代的华人、华裔的歷史记忆,就显得相当重要。要唤起华人、华裔的歷史记忆则必须从制作一系列的电影、电视、多媒体动画视讯等旷世巨著,并利用全球资讯网以塑造认同身为「金门人」而感到骄傲着手。
(二) 积极聯系各地会馆
金门人在外成立的会馆很多,其中以马來西亚为最多,有巴生浯声协进社、雪蘭莪浮羅吉胆金浯江会馆、巴生港口金浯屿、巴生金浯江伍德宫、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马六甲金门会馆、柔佛州金同厦会馆、砂勞越金门会馆、巴生雪蘭莪金门会馆等。在菲律宾有菲律宾金门同乡会、旅菲南岛金门同乡会、南佬金门同乡会等。在汶莱有汶莱婆羅乃群声音樂社、汶莱金浯江(码头工友公司)、汶莱腾云殿等。在印尼有印尼椰嘉达金门互相基金会、印尼泗水金门互相基金会、印尼三马林达金门同乡会、麻厘巴板金门乡会慈善会等。在新加坡有新加坡金门会馆、新加坡浯江公会等。在香港有香港金门同乡会。在中国大陸有福建省金门同胞聯谊会、福州金门同胞聯谊会、泉州金门同胞聯谊会、漳州金门同胞聯谊会、厦门市金门同乡会等。 这些都是金门侨乡与金门海外乡侨聯系最重要的管道,积极參与各地会馆活动,设立对口单位,服务乡亲应是当务之急。類似「世界金门日」等聯谊活动应继续举办,互动才能增进彼此的认識与互信。
(三) 成立学术研究中心
海峡兩岸经济的崛起,华文日愈成为强势的语文,金门可以扮演兩岸和平的润滑剂,鼓勵乡侨返乡投资兴学,将国立金门技术学院现有规模扩大,成为国际性的大学学府,并成立「华文学术研究中心」,吸引华裔人士及国外学子來金门就讀。将金门塑造成一个华文、闽南文化、侨乡文化与后冷战文化研究的圣地。
(四)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金门各项资源缺乏,不适合高能源、高水源与高污染的工业投资,不意味着没有投资开发的潜能。也正因为金门未过度开发,而保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一切投资环境的开发应以永续经营为最终目标。投资的走向、良好的规划、政策的松绑、医療设施的充实、便捷的国际交通网络与电源水源的开发,都考验着县政执政者的智慧与在地乡民的觉醒。
侨乡不是一个空泛的名词,认同也不是永远渐行渐远。金门是一个超级大侨乡,有太多的潜力可以发挥,只有操之在我积极以对,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唤起乡侨再度对金门「根的认同」。唯有从现实面实实在在的反思,才能有助于提升乡侨对侨乡的归属感。

TOP

參考文献

专书、論文集:
王赓武 《中国与海外华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11。
江柏炜 《金门建筑史-研究論文集(I)》,金门:金门县文化局,2003.05。
李明欢 《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05。
李锡隆 《云山万里:马來西亚浯江华侨访谈錄》,金门:金门县政府,2006.11。
周南京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金门县政府《金门县志》,金门:金门县文化局,1992.03。
郭瑞明 《厦门侨乡》,厦门:鷺江出版社,2002.09。
陈 达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1938.2。
麦留芳 《方言群认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09。
庄国土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9。
黄昆章 《印尼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1。
唐蕙韵 《金门民间文学集-传說故事卷》,金门:金门县文化局,2006.11。
期刊报章杂志:
宜夫 <风狮爷游新加坡>《金门期刊》第67期,金门:金门县文化局,1999.06。
许加泰 <县府再度启动国际包机直航新加坡>,金门《金门日报》,2006.12.12。
陈荣昌 <甲政第拆了金门又一栋歷史建筑毁了>,金门《金门日报》,2006.12.6 。
陈荣昌 <新加坡金门商品文化展打响金字招牌>,金门《金门日报》,2006.12.15。
陈麗妤 <世界金门日活动卅四侨社近千人将返金共襄盛举>,金门《金门日报》,2004.12.29。
谢炳南 <金门实施战地政务之回顾>《福建省政府迁至金门特刊》,金门:福建省政府。
參考网站:
大纪元网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5/6/25/n965750.htm
巴生雪蘭莪金门会馆网站:http://www.kimmooi.org/html/fa/foreign.htm
台湾公益资讯中心网站http://www.npo.org.tw/bulletin/layout.asp?ActID=8733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网站:http://e-info.org.tw/node/3109
全球华社网网站:http://www.zaobao.com/zaobao/chi ... festival060699.html
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网站:http://www.kmnp.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n=104
金门县政顾问团网站:http://advisor.kinmen.gov.tw/
金声今事电子报网站: http://home.kimo.com.tw/kinmenvoice/list/31.html
东森新闻报网站:金门特刊/杰出侨領侧写 印尼杨忠禮http://www.ettoday.com/2005/01/01/11322-1735238.htm。 马來西亚陈成龍 http://www.ettoday.com/2005/01/01/11322-1735245.htm 印尼黄进益http://www.ettoday.com/2005/01/01/11322-1735244.htm
国立金门技术学院运动管理系网站: http://www2.kmit.edu.tw/edu/spor ... ws/kn-10/kn10-1.htm
Sunny Net商学网站金融网站: http://www.sunny.org.tw/fin/teach/teach50-1.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