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 宝葫芦
- 7972
- 来自
- 甘肃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3-5-14 10:53 只看该作者
跳火堆
正月十五晚上在古浪干城一带一到灯火辉煌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集中到大街上,然后大吼大叫像潮水一般涌向街头,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着来自异乡的经商者。不少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所有的人在这里没有辈分之分,只有狂欢、纵情和喜悦。“砸铺面”是吼街的高潮,欢呼雀跃的人群碰到铺面以后去敲打铺面,希望老板能拿出东西招待村子里的人们。出于传统,吼街这天,所有店铺的饮料和啤酒全部免费供应,以迎接人们的到来。受到热情招待后,狂欢的人们向店铺的老板道声祝福,说声好运,继续吼街,直到尽兴而返。这种狂欢的方式深深浸透着农耕文化的特点,由于人们的循环式的生活非常单调,生活负担较重,他们借此机会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忧愁,同时也希望能在来年取得好运。
正月十六晚上在古浪一带有跳火堆这一古老的习俗,据当地的老人所说这一习俗与关羽有关。据传民间有一句话是:官向官,臣向臣,关老爷不杀蒲州的人。据说正月十六晚上,不知为何玉帝要下令放火烧掉蒲州城。因为关羽是蒲州人,加之他平素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位慈悲为怀的神灵,于是不忍心放火烧城。于是自作主张让蒲州城的老百姓在这天晚上放十六堆火以此混淆视听。玉帝在天上看到蒲州城一片火海,也就不再追问此事。自此以后老百姓把正月十六晚上当作跳火堆的节日。据说跳火堆的人能在一年中平平安安,不得百病,于是民间又叫“疗百病”。跳完后把烧完的灰抛洒在空中,根据火星的大小来判断来年丰收的情况。比如火星大就说明来年洋芋会丰收,若火星小,来年小麦或谷子会丰收。从以上古浪的习俗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意义:
1、对关羽的崇拜。就像章培恒先生主编的文学史中所分析的那样:“关羽是‘义气’的化身,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最终演出‘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体现了‘结义’的关系一旦形成就不可违逆的道德原则。但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却又因为曹操旧日有恩于他而放了曹操一条生路,这又是‘义气’的另一种表现,即受人之恩不可不报。实际上,这是尊重利益交换的道德准则。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一切,在高层政治中实际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这样写,对于市井读者却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因为这种道德是他们在生活中所尊尚的。关羽的形象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在民间受崇拜的程度,远远超过孔夫子。这固然与统治者要求人民效忠有关,却也离不开民间从自身的观念出发的理解。”①由于的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的尊崇与追封,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再加之关羽宅心仁厚、面如红枣,这样对那些邪恶之神会起到一种震慑作用,于是老百姓对他非常崇拜。
反映出对丰收的渴盼与健康的希冀。
2、丰产的渴盼
由于古浪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炎热。他们对农业的丰产非常渴盼,如前所说根据火星的大小来判断各种粮食收成的情况就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跳火堆的习俗表明火与原始入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火是一种威力无比的自然力,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滚滚的火舌又给人带来灾难。另一方面,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艰苦卓绝的刀耕火种的时期,狩猎民族靠火来打野兽,俗称“火围”。农耕民族靠火把大片丛林烧毁,然后耕种,作为衣食之源。彝族在彝历虎月(阳历四月)举行“火把节”就是为烧死“天虫”保护庄稼而举行的,天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延续至今的雄伟壮丽的场面表明了入类对丰收的祈望。无怪乎至今还流传的一首苦聪人的古老民歌里写道:“火啊/你是苦聪人的生命/你是苦聪人的希望/火啊/你给苦聪人带来温暧/你是苦聪人生活的光。” 这都表明各个民族的原始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企求丰收的强烈愿望。只不过举行的形式不同罢了。
3、健康的希望
“疗百病”也是希望在一年当中健健康康。跳的时候可以使人们活动筋骨、加强锻炼,融合邻里之间的关系。同时火可以杀掉一些病菌,就如同民间的拔火罐一样。之所以把火堆散开主要是担心造成火灾,用此判断来年的丰收就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人们非常乐意参加这一活动,火,从出现之日起,便与人类文明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人们不但用它来烧煮食物、取暖照明,而且还用它来驱赶猛兽、保障安全。可以说,自从人类认识了火的作用,并能对它进行掌握之后,人们的生活起居便一刻也离不开火,因此它很自然地在人们心中占据了中心地位。从上述习俗看出对火的发明者与管理者的感谢和缅怀之情,尽管是原始遗风的反映,但其中对丰收的希望、健康的渴盼及邻里关系的加强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
跳火堆疗百病的习俗其实古来已久,根据有关资料可知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曰:“跑一跑,不见老”,类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们登高远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带,谓之“灸百病”。潍县(今潍城区)的走百病最有特色,十六日这天,妇女进香到东北城上的真武祠,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赵玄坛所跨的木虎,俗称“老猫”,据说摸摸老猫,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两个 石人,据说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疮疖,总称“跑老猫”。民国修《潍县志稿》 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病,艾香争把石人烧。高密等地树禾秸为九曲黄河形,儿童在迷宫般的通道中奔跑嬉逐,称“跑黄河”。邹城市的人于十六日往孟庙康熙碑亭摸驮碑的,当地有谚谣:“摸摸驮的头,永远不知愁,摸摸驮的腚,永远不害病。”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而同样的习俗在平凉地区略有不同, 跳之前给男孩与女孩分别用草扎一个小女孩与小男孩,然后用炭灰将草人的脸抹黑,抹成黑色,意味着以后娶或嫁的心上人是黑脸。抹成白色,娶或嫁的人就会很漂亮。在跳完后,把纸人和五谷杂粮放在灰中,然后一个人用扫把打火堆,边打边叫各种五谷杂粮的名字。如果打一下,溅起的火花大,就说明来年那种会在来年丰收。如果孩子们在跳火堆时被火烧了眉毛或头发,老人们就会说你在新的一年中会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因为你的霉气都被火烧掉了,来年一定会大吉大利。
与“跳火堆”的习俗相比,甘肃临潭的“烤摞摞”更具特色。临潭县东路的陈旗乡王旗村、龙元乡阎家山、石门乡山丹口等村,每年正月初五过后,有“烤摞摞”的习俗,而以王旗村为最。正月初六日这天,有一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用碳灰将脸摸黑然后带领一批小孩挨家挨户去收柴,王旗村每家每户都要拿出一捆柴来,如果不给,他们就唱到“柴火儿柴,不给柴了砸门呢!”。为了讨得个吉利,每家都乐意给柴火,收完后堆积在村中心场上。晚饭过后各家男女老少都携带米酒、果品走向堆有柴禾的场地。各家出嫁的闺女一定要回娘家参加此项活动。人们以柴禾为中心,很自觉地围成一个大圆圈,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聊天拉家常的,有打闹嬉戏的。由于是在春节期间,人们着新衣、穿新鞋,青少年风流潇洒,丫头媳妇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时场上灯光明亮,彩旗飘扬,约九点钟,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宣布开始大吉。顿时鞭炮齐鸣,礼花齐放,柴堆燃烧的焰火映红了半边天空,也映红了人们欢乐的脸庞。之后,由各家晚辈依次向村中长辈们敬酒,向妇女们散糖果,随后年轻人便把有喜事(即娶了媳妇、生了头胎、盖了新房等)的当家人一个个请出来,先向他们祝贺,然后就拉在火堆旁烤(“烤摞摞”由此而来),要他们献出喜酒喜糖来招待大家。主人起初假意推辞,青年们照烤不罢,等主人完全乐意答应后,便端酒上菜,请人人品尝,方才罢手。欢声笑语弥漫了整个村子,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男人们饮酒,丫头媳妇们则围着火堆,踏着舞步,唱古老的《路远歌》。唱词有传统的,也有即兴编成的,声音嘹亮,曲调委婉。唱毕后,火势渐低,夜已深沉。散场时,人人必须从火堆上跳过,以避凶趋吉,求得各家人口大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并互道祝福而别。“烤摞摞”活动由来已久,通过一年一度的“烤摞摞”,谱写出了村里团结和睦、友好相处的新篇章。
正月十六除了跳火堆之外,武威还过“杈吧会”,由于过了正月十五,开始准备春耕。农民在正月十六拥向海藏寺,一面游览风光,一面买卖杈把、扫帚等农具。民间俗称农具为“杈把扫帚”,故把交流买卖农具的聚会称为“杈把会”。现在的“杈吧会”逐渐便为游园为主。是日,城乡男女老幼,不分远近,纷纷至海藏公园游百病,交流买卖农具,拜佛,游览。园内西湖碧波清澈,游船穿梭期间,胜似夏日;东湖则坚冰封面,滑冰者络绎不绝。直到日落西山,游玩者才渐渐离去。
与中国的“跳火堆”与“疗百病”的习俗相比,国外的篝火节尽管举行的时间地点有所不同,但在形式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中对各国的这一习俗做了详细的描述。
“整个上巴伐利亚都点燃仲夏篝火。火是专门点在山上,但低地上也广泛地点火。据说,在黑暗宁静的晚上,看那大群走动的人影,闪烁的火光,真是令人难忘的景象。人们从火里赶过牛群,目的是医治病牛,并使健康的牛免于瘟疫和各种灾害。许多家长在那天把家里的火都灭掉,再用在仲夏节篝火上点燃的火把重新地点起火来。人们根据火苗地高低,判断当年的亚麻长势,谁能从火堆上跳过去,谁在收庄稼时就不会背疼。巴伐利亚的许多地方,人们相信青年人在火上跳多高,亚麻就会长多高。”②
“在巴登也一样,为了在圣约翰节点仲夏篝火,孩子们挨家收集柴禾,少年男女成对地从火上跳过。这里也跟别处一样,可以找出篝火与收获密切联系的痕迹。有些地方,人们认为从火上跳过的人收获时不会腰酸背疼。有时,青年人从火上跳过时喊道:“长吧,大麻长到三尺高!”大麻和谷物会长得跟火苗一样高,或是跟从火上跳过的人一样高,这种想法在巴黎似乎很普遍。人们认为从火上跳的最高地年轻人的父母会有最好的收获;另一方面,如果某人对火堆毫无捐献,那就认为他的庄稼不会受到保佑,尤其是他的大麻绝不会生长。”③可见国外的“篝火节”也是为了丰收、健康等目的。欧洲的篝火节既古老而又神秘,既迷人而又浪漫的。欧洲的一些地方篝火节的习俗延续到了今天,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可见跳火堆也是这一古老习俗的遗迹,只不过举行的时间不同而已。通过阳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加强阳的力量,改变阳衰阴盛的结构,使之阴阳均衡。“巫术行为中最重要的是一种用火作为象征,加强太阳的力量。特别是当一年中最短的时候—冬至来临,太阳被想象为正在疲倦,要用巫术的火堆加以鼓舞。” ④可见国内外助日的仪式尽管举行的时间、地点、形式有所不同,但也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为了农业的丰收以及人类的健康这一目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弗雷泽在《金枝》一书所分析的那样:“一种看法认为火像我们在地球上所处纬度得到的阳光,是一个温和的生产力量,促进植物生长和一切构成健康和幸福的事物的发展;另一种看法认为火是一种凶狠的破坏力量,它毁坏和消灭一切威胁人、动物、植物的生命的可恶的成分,无论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根据前一种理论,火是一种刺激物,根据后一种理论,火说一种消毒剂;一种看法认为这有积极的功效,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有消极地功效。”⑤
总之,在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明,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酷热和灾旱。于是,他们对火敬畏交加,火的神秘莫测在他们的信仰意识中被神灵化后,火就逐渐就升华为一种饱蕴着信仰的神秘性和闪烁着心智灵性之光的文化载体。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农耕社会中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②、③参弗雷泽《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P584-585
④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2年1曰1版P8.
⑤弗雷泽《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1版P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