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觉木隆藏戏的前世今生

觉木隆藏戏的前世今生

2011年09月03日 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9月3日电 题:觉木隆藏戏的前世今生

  作者 白少波

  “节日期间我们被邀请去演藏戏、跳舞,农忙的时候主要下田干农活。”日前,在罗布林卡出演传统藏戏剧目《智美更登》的拉姆,一边化妆,一边和记者谈她的演出生活。

  拉姆是西藏拉萨市觉木隆藏戏团的农民演员,她所在的藏戏团前身是觉木隆藏戏班,历史久远,其演出的藏戏被公认为亲传正剧。


  再过1个小时,演出就要开始。无论是扮演“拉姆(仙女)”的姑娘,还是扮演“甲鲁(王子)”、“温巴(猎人、渔夫)”的小伙子,都在认真地整理服饰,有的拿出粉底、口红、眉笔仔细地化妆,每个人都很“专业”。

  觉木隆藏戏团现任团长琼达正在帮一位“温巴”整理服装。她说,她的藏戏团历经坎坷。

  西藏和平解放前,觉木隆藏戏班也和其他戏班一样,演员由农奴组成,演藏戏是给“三大领主”支的一种差(徭役)。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后,觉木隆藏戏班演出的藏戏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并孕育出现在的西藏自治区藏剧团。

  在觉木隆藏戏班发源地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甲热村,由当地农民组成的业余表演团体形式并没有消失。觉木隆藏戏团继承了传统藏戏班的衣钵,也继承了传统运作模式——成员既是演员又是农民,表演既是传承需要也是经济需要。

  琼达说,觉木隆藏戏团长期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上世纪90年代,迫于市场化的需要而改制。2000年,她和朋友卓玛把藏戏班承包了下来,重新设团演戏。刚开始只有十几个演员,一年的收入连发工资都不够。

  2002年甲热村被西藏自治区政府命名为“藏戏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觉木隆藏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琼达的戏班演出机会增多了,在内地商人资助下成立了公司,有了排练场地,演员也增至35人,每年平均演出300多场,收入不菲。

  琼达说,藏戏团每年演出不少,但是演员工资、服装、道具等开支也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资金对于藏戏班来说是雪中送炭。演出淡季,演员们还要操起锄头、镰刀到农田干活。为了增加收入,琼达还支持演员们到朗玛厅、剧场和各类文艺演出场所表演民族舞蹈等节目。不管外面的演出多忙,琼达都要求演员们坚持练功,保证传统藏戏基本功不被丢掉。

  小央金今年5岁,她的妈妈在觉木隆藏戏团扮演“拉姆”,因为雪顿节幼儿园放假,当司机的爸爸没有时间照看,她就跟着妈妈一起来了。记者看到另一位演员的儿子还躺在婴儿车里,琼达这时候就成了演员子女的保姆。演出开始了,小央金坐在记者旁边,指着一位“拉姆”说,她是我妈妈,是最漂亮的“仙女”。

  琼达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结婚,女儿还在上学,儿女们都没有要在未来接管藏戏团的打算,只有儿媳妇在空闲的时候会帮她打理一下后台。关于藏戏团未来由谁继承,琼达说,她还没有考虑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