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桂岭圩
--------------------------------------------------------------------------------
时间:2010-10-31
□许俊亮
桂岭圩原叫大头岭圩,因所在的塔仔岭头大尾小而得名,圩场创于何时,未见史籍明载,民间世传口碑则言与石母山上的双峰寺有关。
宋绍兴八年(1138),朝廷复置揭阳县,两年后于玉滘村(即今榕城)建城设治,同时请高僧法山禅师于“邑治龙脉所由来处”(旧县志原文)的石母山南麓建造双峰寺,并以该寺为县之首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邑中文武官员都会集中从专门修筑的官道来寺进香礼佛,大头岭埔地处官道和寺院之间,当时附近一些乡民便瞄准这一商机在岭上设摊摆卖奉佛的礼品和纸节。由于寺院香火旺盛,来摆卖的商贩日益增多,圩场便慢慢形成了。尽管圩场创于宋时仅是一口碑传说,并未见诸文字记载,但它很贴近生活,近乎常理;且无独有偶,据《白塔区志》记载,白塔元联村员埔圩也是鸡啼岭建了长寿寺之后形成的,因此这一口碑是可信的。
明朝初年,天下太平,社会安定,一些在大头岭圩发了财的商户便在圩埔上购地建设屋宇房舍定居,恰好此时堪舆大师何野云(虱母仙)路过此地,大家就请他帮忙找个好地方开凿水井。何野云笑笑对大伙说:“找地方开井是很容易的,但你们要此井开后三日出千丁,还是三十年出千丁?”三日那有可能出千丁?圩中的青年人一时好奇兴起便不顾老辈劝止戏哄起来说:“要三日出千丁!要三日出千丁!”其中一个人还特意走到何野云面前问道:“先生,是不是从今天算起,第三,第六,第九,都会出千丁?”这时虱母仙已心知众商户与福地无缘,便不再多言,点了点头,就让大家在他站立的地方造起井来。说来也巧,在水井挖成之后日子里,逢每旬的三,六,九三天圩场集市贸易就相当活跃,来赶集人非常多,商户们这才明白是这样“三日出千丁”的。这口水井至今还在,据说千百年来从不干涸过,只是近年井沿的防护墙崩了,不能饮用了。
明朝万历年间(1563年前后),桂林乡刘和明来大头岭圩做生意。由于他买卖公道,待客诚信,很受欢迎,家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他的儿孙辈也相继在圩场中开设行铺,出了胜记,勤业等远近闻名殷商巨贾。很快的,刘家在圩场内建造厅堂宫庙。再不久,圩场及附近山园田地全归刘家所有。刘家祖上原居普宁桂花篮村,系世家望族,因遭朝中权臣构陷,于明洪武六年(1373)被剿破寨,族人星散之时,长辈告诫:“千万莫忘祖地桂花篮,日后若有长进,当将安身立命之地冠以‘桂’字。”刘氏不敢违背祖训,遂将大头岭圩改称“桂岭圩”。 1957年,磐西区分拆为桂岭和霖磐两个大乡,桂岭乡就是因为乡府驻在桂岭圩而得名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桂岭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明及清初的磐溪都上社社址,清同治六年(1867)以后的磐溪都上约局局址均设于圩内。1928年,修圩场,建圩门,由名秀才吴雨三(双山村人)榜书“桂岭市”三字镌于南下圩顶(今教堂边)。据说民国年间今桂岭镇境内分为红旗派和白旗派,传统上为两派乡村共有的桂岭圩并在白旗派内,红旗派乡村不服,两旗派便常因此发生口角。某年春节,任守约学校校长的客洞村秀才王景唐为此特撰一联,联云:“桂影森森红日近,岭峦叠叠白云深”。联首冠“桂岭”圩名,中嵌“红”“白”两字意寓桂岭圩为两派所共有,两派人物深表叹服,争执遂止。
如今的桂岭圩街道纵横,高楼林立,集市内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揭东县西部一处文明,繁华的城镇。
http://www.jyrb.net.cn/content/20101031/detail67648.html